入境旅游韩国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张弘
一、韩国入境客源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一一国内现状
表一:
2009年中国各地区接待韩国旅游者人数统计
单位:人次
从表一可以看出在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中,黑龙江省排名第13位,接待韩国游客数量117248人,仅占排在首位山东省接待数量的10%,在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接待韩国
游客人数不到辽宁的14%,比吉林省少130519人,居末位。
表二:
2009年15个副省级城市韩国游客接待量
单位:万人次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韩国游客接待量仅为1.18万人次,位居末位,仅为第一位的杭州接待量的2.82%。
(二)我市现状
1.近三年接待韩国游客入境人数比较:
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统计,2008年哈尔滨接待韩国入境游客数量为24444人,同比下降17%;2009年哈尔滨接待韩国入境游客数量为11774人,同比下降52%;2010年哈尔滨接待韩国入境游客数量为13095人,同比上涨11%。
表三:
2009年哈尔滨市入境客源市场接待量
单位:万人次
2010年哈尔滨市入境客源市场接待量
单位:万人次
从表三可以看出,2009年和2010年哈尔滨市入境客源
市场中,韩国尚居重要位置,均排在第五位。
因此,巩固住韩国市场,就相当于巩固住了入境市场的重要一部分。
二、存在的问题
(一)韩国游客对哈尔滨旅游服务满意度不高。
韩国游客
对哈尔滨的服务不满意的是交通和购物。
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将会不利于哈尔滨的旅游形象,最终导致韩国来哈
游客数量增长速度放慢甚至降低。
(二)市场潜力不大。
韩国人口有限且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因此韩国几乎不可能长期作为哈尔滨的重要客源国。
(三)我市能够吸引韩国游客的景区景点少,除了一年一
度的冰雪节,就只有安重根纪念馆、七三一日军侵略遗址。
(四)韩国首尔和延吉通航后,分流了一部分来哈的韩国
游客。
在没通航前,许多韩国游客从哈尔滨转机去延吉,现在首尔与延吉通航,制约了大部分游客来哈。
(五)旅行社单独赴韩国与当地旅行社搞外联力量薄弱,
效果不大而且费用高,效果不明显。
三、解决的方法
(一)与南航合作或鼓励其制定促销政策。
目前,南航与韩亚航空公司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哈尔滨通首尔的机票价
格仍有下调的空间。
2010年夏季的四个月里,南航就开展了对旅行社团体票打折的活动,对韩国游客来哈起到了促进作
用,很多赴延吉的韩国游客也由于来哈票价低廉而选择了来
哈转火车赴延吉。
可以继续开展此项活动,或与南航合作开
展降价送景区如七三一遗址或安重根纪念馆门票活动。
(一)鼓励韩国包机来哈并给予奖励。
对于韩国游客来哈的包机,我市旅游局应给予重点支持,积极给予奖励以兹鼓励。
(一)开发修学专项旅游,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组织韩国学生修学旅游对处于淡季的哈尔滨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契机。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民间旅游外交活动,修学旅游被
定为韩国学生的必修课,我们的诉求对象重点是可以参加海
外修学的高中学生。
通过市外侨办、市教育局和已与韩国建立联系的旅行社,邀请韩国教育部门官员或学校领导来哈尔
滨参观考察,确定哈尔滨作为韩国学生修学旅游在中国的主
要目的地,待制定计划后,通过旅行社带领大批韩国学生来
哈修学旅游。
(一)与韩国县市建立政府间的旅游合作机制。
在交流上,要建立信息互置合作。
利用韩国也急需开发中国旅游市场的心理需求,加强与韩国各大城市旅游职能部门联系,建立信息、资料互换共享,互为派发宣传品,媒体宣传互换、广告信息互置等多层面、多领域合作,共享资源、合作互利。
(一)在宣传上,要多措并举。
一是开展媒体宣传,加强与韩国政府的宣传部门、旅游部门及旅行商的合作,进行整合
宣传和合作宣传,围绕产品线路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有重点、有目标、有效率的宣传,联合市委宣传部在韩国几大重
点城市电视台及街路大屏幕上投放体现“哈尔滨风光”的多媒
体视频广告;二是发放宣传品,印刷专门的宣传材料向韩国
旅行社、政府部门、宾馆、机场等地发放,主题为“哈尔滨(或六市一区)旅游手册”,内容包括哈尔滨(或六市一区)的旅游
产品、旅游线路、韩国组团社和哈尔滨地接旅行社的资料及
联系方式等等;三是召开旅游产品说明会,向韩国旅游企业
说明哈尔滨(或六市一区)最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同时
公布我市的奖励政策;四是与韩国重点媒体合作策划和组织
活动,形成强势宣传,邀请韩国各大媒体来哈采访宣传,多
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营销,增加哈尔滨旅游的知晓度、吸引力;五是发挥好网络营销的便捷、受众面广的作用,实现两地远程营销。
(一)加强对旅行社的指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在地接社的组织安排上,要调动企业积极性开展促销活动。
作为服
务旅游企业的政府部门要考虑周到、服务到位。
一是定期、
免费向市内重点的几家地接社提供哈尔滨旅游韩文宣传材
料,包括风光片及印刷品等,用于旅行社的境外促销;二是组
织市内重点国际地接社全面考察哈尔滨市内现有的旅游资
源,以便形成全新的旅游产品,制定有特色、有创新、有突破、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三是加强东北区域和黑龙江省各地旅
行社横向联系,形成东北三省和我省旅游企业互换客源的局面。
(一)在服务上,要提升服务质量。
要不断提高导游员素质、宾馆饭店的卫生环境和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通过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功能配套,构建良好旅游服务环境,展示哈尔滨良好的旅游形象。
市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合作处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