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2)分析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2)分析


2. 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集中性集中性可以用地 理集中指数(G)来定量分析。 (1)地理集中指数计算公式
xi G 100 i 1 T
n
2
式中: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 为旅游 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4)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6)
3. 旅游市场的高峰性 客源市场高峰性特征可以用高峰指数(Pn)来度量。 (1)高峰指数的计算公式:
V1 Vn Pn 100 n 1V1
式中:V1为最繁忙时期的游客数;Vn为在第n个时 期内的游客数;n为参照时段(1=最繁忙时期)。
4.2.2
R值不仅取决于旅游客源变化,而且随选择分析的
时段长短而变化。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3)
(3)季节性强度指数应用举例 桂林市1981-1985年国际客源市场季节性分析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4)
1981年 R1=4.67 1983年 R3=3.36 1985年 R5=3.05 由上述5年的R值可知,桂林国际旅游客源 1982年 R2=2.62 1984年 R4=2.66
(2)地理集中指数(G)的意义: 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 值就越接近100;G 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客源地越分散,旅游经
营越稳定,如果客源太集中,易受到客源地(国)
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化的冲击。
(3)应用举例: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5)
地理集中指数举例 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理论及其研究意 义——以南京市为例,万绪才等,《人文地理》 1998,3期。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6)
1. 南京市1995-1996年境外客源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7)
计算得1996年 G=45.40 G值较大;
但与 1995 年(G=48.16)相比有所减小。说明南京市
境外客源市场趋向较稳定状态。 2. 南京市国内客源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国内客源市场区域分布情况表
图 4- 1
2000年湖北省接待的入境过夜外国游客数排序
资料来源:湖北省旅游局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4)
(2)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分析(以房县为例)
表4-3:房县国内游客性别、年龄结构统计表
表4-4:房县国内游客职业结构统计表
表4-5:房县国内游客学历层次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5)
从表中可见,房县国内游客学历层次较高,大专以上学 历占49.46%;但硕士以上游客少,高中及初中以下游客 多为在校学生。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8)
(3)消费行为构成分析 表4-6:房县游客旅游动机统计表
表4-7:房县国内游客出游方式统计表 表4-8:房县国内游客出游信息来源统计表
表4-9:房县国内游客停留天数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举例
(1)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表4-2: 湖北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图4-1: 2000年湖北省接待的入境过夜外国游客数排序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2)
表4- 2 湖北省接待的入境游客总数中 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比重情况
≥6 5岁
1 0.5 26 3.8
总 计 194 100 693 100
人数(人)
百分比
(%)
十 堰 市
人数(人) 百分比 (%)
注:十堰市数据引自《湖北省旅游统计》(1999)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6)
表4-4 房县国内游客职业结构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7)
表4-5 房县国内游客学历层次统计表
表4-3 房县国内游客性别、年龄结构统计表
地 域
房 县
男 性 132 68.0 477 68.8
女 性 62 32 216 31.2
≤14 岁 5 2.6 3 0.4
15~ 24岁 51 26.3 199 28.7
25~ 44岁 114 58.8 346 49.9
45~ 64岁 23 11.9 119 17.2
4.2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 包括: 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分析;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客源的空间结构主要指旅游者的地理来源 和强度。 1.旅游市场范围的确定 (1)空间距离市场范围 引力模型公式: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7)
(2)高峰指数的意义: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Pn=0;当游客集中 于某些时期时,P n值会增大。 主要用于对不同旅游地进行比较或用于考察某一设 施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高峰趋势。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1.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是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构成:本地、周边、本省、省外、海外。 (2)人口学特征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 化程度构成、职业构成、收入构成。 (3)消费行为构成:出游目的、出游方式构成、 出游交通工具构成、停留时间、住宿方式构成。
旅游市场的分析 与预测
4.1 旅游市场的调查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 和总结与规划决策相关的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信息,以 了解现实客源市场和潜在客源市场,为科学地进行旅 游规划提供客观依据的活动。
4.1.1
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 ①自然地理环境 ②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
③政策法律环境
环境调查
需求调查
①总体状况
②游客消费行为
竞争调查
①竞争者的数量、分布与实力; ②竞争者的优势与不足; ③与竞争者合作的可能性。
4.1.1
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续1)
需求调查的主要指标可分两大类: 衡量来访旅游者实际状况的指标: 如旅游人次、人均消费、人均停留天数 衡量客源市场需求潜力的指标: 如出游率、重游率、开支率等。
(2)时间距离市场范围 时间距离即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所需的时
间,它是空间距离在时间维上的表达。
可以以旅游目的地为中心,将旅途所需时间相等 的旅游客源地联结起来,绘制成旅游等时线图。 一般情况下时间距离越近,旅游的机会越大。因 此,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往往集中在交通沿线。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3)
响旅游规划。
4.3.1
旅游市场细分(续2)
2. 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
地理环境因素:地理区域、行政区域等。 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家 庭结构、种族、宗教、国籍、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 文化与血缘关系等。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购买动机、购买状态、品牌 信赖程度、服务敏感程度及广告敏感程度等。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主要表现在市场时间分布
的集中性,包括季节性、节律性和高峰性。 1. 旅游市场的季节性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使得旅游客源市场具有季节性。 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可以用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R来 定量分析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1)
(1)季节性强度指数(R)的计算公式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9)
表4-6 房县游客旅游动机统计表
从表中可见,房县游客出游动机主要集中在观光、休闲 度假旅游,其比例高达63.15%;其次是公务和商务旅游。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0)
表4-7 房县国内游客出游方式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1)
R
x 8.33
i 1 i
12
2
/12
式中: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2)
(2)季节性强度指数的意义
R值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R值
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它较适用于不同年份(时段)的比较和不同旅游地
(设施)的比较。
时间变化强度较大,其中1981年最大,以后各 年度强度趋向接近。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5)
2. 旅游市场的节律性 旅游的周末集中性可用时间集中强度指数进行分析,公 式如下:
R
x 14.29
i 1 i
7
2
/7
式中:R为出游人数分日时间集中指数;xi为一周 内每日游客人数占该周游客总人的比重; i为某周某日 (周一至周日)
4.1.2
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
第二手资料调查:
1) 外部资料:各种媒体上 公开传播的有关资料。
2) 内部资料:内部的档案、 文件等。
4.1.2
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续1)
第一手资料调查:
1) 询问调查法:问卷法、 访谈法。
2) 观察记录法:
3) 实验调查法:
4.1.2
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续2)
表4-1 旅游市场调查方法比较
4.1.1
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续2)
旅游人次:指一定时期内来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 人次总数; 人均消费:为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消费总额与旅游人 次之比,也即旅游者消费额的算术平均值; 人均停留时间:即一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 留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出游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出游人次与其人 口的比率; 重游率:指来旅游地的旅游人次与旅游人数之比, 亦即旅游者来目的地旅游次数的算术平均值; 旅游开支率:指旅游开支与其年均收入之比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