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181-74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及对策研究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级别划分
事故一般定义为:人们不期望发生的、造成损失的意外事件。
这里的损失包括人们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命、健康、财产、效率和环境损失5 个方面。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人员伤亡或损失程度的不同,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等4 个级别。
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一般也遵循上述的划分原则。
2、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施工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场所一般多发生于露天环境,环境复杂、高空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等高危险因素多。
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安全事故发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因素, 高温、大风、严寒、降雨等恶劣自
然气候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工程现场环境如光线不明, 视线不畅, 通风效果差, 物料及器材工具摆放杂乱, 道路不通畅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 大量的劳动力聚集,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安全意识等观念不一; 各工种交叉作业, 互为干扰, 不遵守安全操作守则, 任意而为; 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更缺乏有效管理, 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分工不明, 缺乏责任心, 对待事故发生抱有侥幸心理等各种因素都将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3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又一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 多数的安全事故发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责任, 缺乏管理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完善有序的管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武器之一, 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等。
2.4机械设备维护不当, 处于不安全状态。
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当, 缺乏责任意识, 设备只用不
管, 防护装置形同虚设, 机件老化不换等等, 工地现场防护设施搭建不规范, 甚至乱搭乱建现象严重, 防护网破损严重等, 都将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2.5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虽然在工程预算时都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费, 但是实际上这些费用往往被消减, 或者克扣, 造成安全保护用品质量差, 数量少, 起不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2.6工地现场水电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用电发生的事故也在逐年增加, 电箱及线路缺少防护装置, 电器设备安装不到位, 有的未接地接零或缺漏电保护, 电线老化、破皮、随意牵扯等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2.7消防设施缺少, 不熟悉正确的消防设施使用方法, 未经过严格的消防安全培训或达到合格消防安全人员的要求, 一旦发生火灾, 只能是望火兴叹, 束手无策, 导致事故发生延续。
2.8政府监管、惩罚力度不够, 部门责任不清,
造成了能管的部门无处罚权, 而有处罚权的却无法监管。
2.9赶抢工期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 有的项目往往只顾赶工期抢进度, 最终导致了基层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降低, 导致事故发生。
3、安全管理方面坚持落实"四项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
它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
有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能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
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
3.2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施工活动的进行
3.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培训。
这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伤亡事故的重要措施。
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必须依法对从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开展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年度培训考核,实施持证上岗;企业每年必须对职工进行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共同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3.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强化责任落实安全监督检查机构是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制止施工企业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法施工及督导企业落实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的监督管理执法队伍。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建筑
工程专业、电气专业、建筑机械专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责任安全监督员制及安全监督员岗位资格证制,建立起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的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形成完整的施工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网络。
4、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对策研究
4.1隔离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首要工作就是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隔离。
比如:现场安全检查人员要定期检查机器设备、工人生产用具等是否符合安全条件;要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密切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要确保企业安全资金及时到位,不得随意挪作他用;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工具、服装,并简化安全防护工具和服装的领取手续。
4.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经济处罚、行政
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实行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做出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要进行必要的奖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团体要处罚。
加强对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实行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制度,避免技术不熟练的新工人独自上场操作。
尽量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避免在施工后期为赶工期而延长劳动时间,造成工人身心极度疲惫,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对于工作中危险性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序,安排工人时要综合考虑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管理。
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包括向工人说明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个人劳动保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安全事故的一般急救措施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要尽量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做好通风、照明、除湿度、减噪声等工作,在现场提供开水、洗浴、卫生间等生活必需设施。
要经常了解工人在家庭生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帮助,使他们
摆脱忧郁、焦急的困境,专心从事工作。
4.3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
具体来说,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定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在企业中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培训体系;企业内部成立检查小组,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并自觉接受行业专门检查机构检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稽查体系。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