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农贸市场新建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中心农贸市场是我市最早建成的大型集贸市场,自1998年改建以来,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齐全的经营品种、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使之成为奎屯市区广大市民餐桌消费的主要场所,是我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市场流通的商品远销周边,其在我市的经济发展及民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届市委、政府领导重点关注,广大市民消费者也一直关心着它的发展变化。
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的提升,消费环境的档次、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各类型、高档次的消费场所应运而生,快速发展。
相比而言,中心农贸市场的整体状况明显滞后,已不能适应奎屯市的城市整体功能提升的要求。
市场的硬件设施落后,配套设施跟不上,摊位出租率及客流量、交易额呈逐年下滑趋势。
而该区域内产权众多,商户云集,人流物流车流量集中,乱搭乱建、卫生死角、食品安全等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因管理而引发的各种矛盾也更加凸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改变这种状况,为广大消费者及经营者提供良好经营购物场所,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市场秩序,繁荣市场经济,确保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进而推进流通现代化,改善城市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安全,应尽快对中心农贸市场实施改造。
一、指导思想2011年,市委书记赵永龙在市委五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所作工作报告中,将中心农贸市场实施搬迁改造列入2011年为民办理十件实事之一,我们将结合奎屯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5年),按照现代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的标准要求,本着“高起点、多功能、可扩展、高效益”的原则,围绕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消费需求和对购物环境提升的要求,将市场建设成为集农副产品交易、存储、保鲜、加工、配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服务、管理高效、竞争有序,具有很强集散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力争打造全疆设计标准最高、综合规模最强、管理最规范、服务最好的星级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填补新疆高端农贸市场的空白。
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奎屯市的农贸市场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形成了专业与综合、批发与零售相配套的农贸市场体系。
而中心农贸市场是我市城市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公益性极强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在促进全市商贸流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管理,农贸市场的建设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差、功能不全、管理粗放、“脏、乱、差”严重、占道经营、食品安全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也严重影响农产品的顺畅流通和城市文明形象。
为推进流通现代化,改善城市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安全,中心农贸市场的提质改造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的建设是一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实事,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农贸市场的提质改造工作。
农贸市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场所,它也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具有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
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工作是提升城市形象、优化购物环境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加快中心农贸市场改造应该说正当其时,符合国家通过扩大投资、改善民生、拉动消费来扩大内需的思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四、建筑设施、行业布局及管理标准要求(一)设施要求1、建筑消防设施应符合GBJ16-1987和GB50222-1995的要求。
2、地面铺设地砖要符合吸水、防滑、易清洁的要求,并向通道两边倾斜,内墙和立柱四周所贴磁砖不低于1.8米。
3、市场灯光明亮符合经营、购物要求。
主出入口应设置应急灯。
4、水管、电线要暗线铺设(电线应穿管)。
摊位内应按经营要求单独配置符合安全的用水、用电设备。
5、场内上下水道应确保畅通,采用沉井式暗渠(暗管)排水系统,并设防鼠隔离网和污物隔栅。
主通道与购物通道交叉处应设窨井,窨井间距不宜大于10米,柜台内侧设地漏。
污水排放符合GB8978的要求。
6、统一配置保洁桶等卫生用具,垃圾入桶(箱),并集中设置规范的垃圾箱房。
7、设立电子屏幕系统及监控设施。
8、设立农药残留检测室,检测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市场公厕达到二级标准,不得设在熟食经营区附近。
9、设置顾客休息区域。
(二)布局要求1.商品分区按蔬菜、肉类、豆制品、熟食、水产、活禽等商品分类进行划行归市,布局合理,区域标志明显;食品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鲜活畜禽与其他经营区域隔开,宰杀相对独立、封闭;生食与熟食、代加工与直接入口食品摊位分开。
2、场内主通道宽度不小于3米,购物通道不小于2.5米,污物运输等其他通道不小于2米。
出入口不少于4个,每个出入口宽度不小于4米,出入口处不设摊位。
3、蔬菜、活鱼、肉类等摊位的设置符合市场特点并与市场整体环境相协调,果疏及肉类柜台高度为70-80公分,柜面宽度不少于80公分,长度不少于1.5米。
柜面外侧设有护栏,高度5-10公分。
活鱼摊位高度一般为50-80公分。
摊位设置隔水护栏于鱼池(盆)上沿约5-10公分,以防水外溅造成通道湿滑,有剖鱼操作台(也可设置专间)。
肉类柜台宜用厚质木板铺面,便于切割;用于剁、切肉的砧板可直接固定在原质木板的台面上,或在柜台内统一设置摆放砧板的位置。
肉类区柜台上方应设有专门的悬挂肉类产品设置和长度统一的挂钩,便于整齐悬挂。
4、经营冷冻冷藏食品必须配备冷柜;冰鲜水产品要配备冰台;豆制品、半制成品销售要配备冷藏设施。
5、活禽摊位相对独立、封闭,并设置排风设施。
活禽专用封闭宰杀间的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备有收集废弃物的加盖容器,设置排气设施,污水排放设隔栅并保证畅通。
6、熟食卤味、豆制品、酱菜等直接入口易污染食品将设立专用间,面积符合卫生规定要求,与活禽、活水鱼柜台的距离应大于8米,与厕所、垃圾厢房的距离应大于10米。
前店后场的热食卤味专卖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5平方米,其中经营场所的使用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预进消毒间不小于2平方米。
其他专卖间的使用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
前店后场的卤味专卖间应设隔油池。
(三)管理要求1.进出口处设立经营区域导购图,设立公示栏、服务台、复秤台。
2.经营者字号及标牌必须统一规范。
3.场内卫生清扫一天不少于4次,保持动态保洁。
4.经营户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并建立进货台帐。
5、市场建立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禁止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
五、建设规模经过调查了解和科学认证,结合目前奎屯市中心农贸市场及周边各类经营规模、业态、安集海市场现有经营户数量,初步设想奎屯市中心农贸市场建设规模如下:建设地址位于北京东路以南,奎屯第四小学对面,总占地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200平方米,市场规模设计为地下二层,负二层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分设保鲜、冷藏库3000平方米;分拣配送区;农残检测室;配电室;停车场1862平方米,主要用以停放经营户车辆。
负一层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摊铺72间,主要经营小五金、小电器、厨房用具、清洁用品等家庭日杂用品。
地上一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沿街店铺43间,面积1800平方米,大厅面积3200平方米,分为四大区域,包括水产区、鲜肉区、果蔬区和无公害产品区。
地上二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功能划分为两大区域,其中3000平方米为卤制品、土产干果、糕点、面制品、禽蛋等;2000平方米为餐饮区。
地上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分别为新疆名优特产品展示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副食品专业市场,面积1500平方米。
地上四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包括西餐厅、商务中心、大型会展中心。
大型会展中心位于中厅,与五楼相通,顶部钢架采光,高度8米,面积1740平方米。
地上五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市场管理办公场所,2间小型会议室、1间大型会议室、商务洽谈办公区。
六、行业规划布局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坚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按照商品划行归市设置交易区,以经营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副食品、新疆名优特色产品为主,集购物、餐饮、服务、旅游于一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超市化购物环境,功能分区情况如下:1、负二层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分设保鲜、冷藏库3000平方;分拣配送区;农残检测室;配电室;停车场1862平方米,主要用以停放经营户车辆。
2、负一层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摊铺72间,主要经营小五金、小电器、厨房用具、清洁用品等家庭日杂用品。
3、地上一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沿街店铺43间,面积1800平方米,大厅面积3200平方米,分为四大区域,包括水产区、鲜肉区、果蔬区和无公害产品区。
4、地上二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功能划分为两大区域,其中3000平方米为卤制品、土产干果、糕点、面制品、禽蛋等;2000平方米为餐饮区。
5、地上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分设为副食品专业市场,面积1500平方米;新疆名优特产品展示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
5、地上三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分设为副食品专业市场,面积1500平方米;新疆名优特产品展示中心,面积3000平方米。
(1)副食品综合交易区: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经营糖烟酒、饮料、特色小食品、干货、品牌粮油产品等,将建成一个集产品展示、推介、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可为奎屯市经营副食品的广大商户提供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交易平台。
专业市场要谋求发展,就得升级换代,向大型商场、购物中心转型是专业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内地城市的副食品专业市场发展越来越规范化、特色化,副食品行业更加有序、健康、快速发展。
奎屯市副食品市场现年交易额己达多万元,商户个,对活跃经济,方便群众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形成了各自为阵、单一经营、规模较小、品质较低、成行不成市散点经营的传统业态,缺乏龙头且具有公信力的专业大卖场来引领市场。
因此,建设副食品专业市场可进一步规范我市副食品市场交易秩序,调整副食品市场的商品结构,加大对外地品牌副食品的引进力度,有力保证副食品食用安全,将填补新疆无副食品专业交易市场的空缺,依托即将新建的北疆粮油食品仓储物流园,逐渐发展成为金三角地区最大的副食品综合交易市场。
副市场交易区将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按照副食品的类别来规划,将副食品市场变身为高档购物中心,主要以品牌店为主,打造成无论在卫生、质量还是环境上,都上得了档次的精品市场,改变消费者对副食品市场的旧有观念,并在市场四层为经营大户的接待、洽谈设置商务洽谈办公场所。
(2)新疆名优特产品展示区域:面积3000平方米,主营商品以新疆名优农副土特产品和地方传统工艺品为主,展示和推介一批新疆名优特色农产品及精深加工品,如新疆特色林果干鲜果品、畜产品、特色农产品、部分粮棉油产品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