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报告题目:读《理想国》有感小组成员:王宇薇张雅文赵汗青叶梦婷张心怡吴雅菁专业班级: 13国贸1班指导老师:张滇波读书日期:2015年6月23日书籍名称:《理想国》书籍作者: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出版信息:商务印书馆主题:探讨政治科学、伦理学及知识、什么是正义选择理由:《理想国》中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真善美的一个政体,是人类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读完此书,其中关于教育的美好理念,关于“善”的理念,以及对正义的深刻理解,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任务分配:叶梦婷-前五章读后感张心怡-后五章读后感王宇薇-整合读后感吴雅菁-演讲稿张雅文-读书报告赵汗青-写讨论记录认识感悟《理想国》其实是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这本书也是柏拉图一生的突出贡献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面识为度。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3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3种品性。
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
3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
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
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
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
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
柏拉图甚至设想在建国之初就把所有10岁以上的人遣送出国,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难以改变。
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
教育内容要经严格选择,荷马、赫西俄德的史诗以及悲剧诗人们的作品,一律不准传入国境,因为它们会毒害青年的心灵。
柏拉图自称这是“第一等好”的理想国,其他的政体都是这一理想政体的蜕变。
理想政体由于婚配的不善引起3个等级的混杂,导致争斗,军人政体随之兴起。
军人政体中,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形成寡头政体。
贫富矛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产生民主政体。
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时又会被僭主政体所取代。
《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这是他在叙拉古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
《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
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
他认为,真政治家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
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
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
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12卷的《法律篇》中,设计了他的“第二等好”的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
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中的正义之邦相比,在具体措施上有很大区别。
主要有: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体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
《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
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
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这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
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我的阐述还是片面而肤浅的,因为还有很多细节之处不明白,需要更加深入的仔细阅读书籍并清晰认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的对其文章进行解读。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钻研学问,读懂文章,还学会了思考人生,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等等。
名家的哲学思想给了我许多人生启迪。
读书,要学习书中的学问,更要从学习书中品味人生。
不管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对于我们的国家,发展远远不够成熟,对于《理想国》中的思想,我们要在自身原有的框架下,不断探索和改善,对于西方的政治思想更是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己所用。
柏拉图思想的博大精深,当然不是这么些话可以说的清楚的,关于对其思想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它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启示,它其中蕴含的关于教育的美好理念,关于“善”的理念,以及对正义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铭记借鉴和思考。
愿我们沿着前人思想理性的光辉,去不断探索人生的真理,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之,在那个年代,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突破和跃进。
不愧为一代哲学大师。
附录——读书讨论记录时间:2015年6月24号地点:友仁1307宿舍人物:王宇薇张雅文赵汗青叶梦婷张心怡吴雅菁内容如下:吴雅菁: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我读完了《理想国》这本书,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赵汗青: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张心怡: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将自己哲学思想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王宇薇: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叶梦婷: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往。
王宇薇: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相似之处。
张雅文: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王宇薇:那大家都赞同柏拉图在书中的观点吗?吴雅菁:通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
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可以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张心怡:我认为,柏拉图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已经是具有创新意识、目光深远、有改革思考的智者。
赵汗青: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这决定了他的政策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服务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张都不见得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也不见得是真正正义的。
张雅文: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很多规矩、礼仪、道德,都没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从小时候开始的教育来引导人的行为和方向。
吴雅菁:这些从小抓教育的理念,是很有远见的,并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张雅文:世界上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因为有恶,人们才可以感受到善;因为有丑,人们才能体会到美;因为邪恶的存在,人们才追求正义。
吴雅菁:对,摒弃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极端只会适得其反。
赵汗青:无论是艺术还是思想,都只有丰富、全面、博大精深时才是最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叶梦婷:或许不应该过分去追求社会思想的统一和单调,人的思想是不可能长期永远的被压制的。
张心怡:《理想国》几乎是一部“哲学大全”,大部分由对话体写成,文体之优美,思维缜密。
吴雅菁: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联系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能主观能动的认识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认识会受立场、知识、世界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张雅文:虽然我和柏拉图的世界观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善、对于美,我们都是心怀感恩并敏锐感受着的,对于它们的歌颂我们有一颗同样的心。
王宇薇:看这本书,不仅能了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风俗人文等,还能跟着苏格拉底的辩论培养一些哲学思维,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吴雅菁: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启迪。
读这本书,收获良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