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3: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湘教版 公开课 精品)

必修3: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湘教版 公开课 精品)


备注 有利于人们了 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 护和改善
环境 监测 灾害 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 虫害、森林火灾等 泥石流、地震、农 林病
有利于 防灾减灾
思考完成P93——94活动
1.首先对三幅图的主要地物进行判读,比 较相同地物在面积、数量、密度、长度等方面 的变化,然后运用相关原理进行解释。 从三幅图的主要对比可以看出,黄河 三角洲的面积在扩大,主要是泥沙沉积作 用造成的;植被覆盖区的范围增加,是由 于植树造林产生的;黄河水的泥沙增多, 原因是水土流失的加剧;居住区和水产业 建筑区的面积增加。
农业
1、在卫星图像上,怎样通过颜色差异判断植 物的生长状况? 2、根据植物健康状况在反射波谱中变化的原 理,遥感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1.在特定的卫星图像上,健康的植被往 往呈鲜红色;长势比较弱的植被颜色比 较浅,由此可判断植被生长状况。 2.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 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 的工作有:判断水体污染、分析城市大 气污染、监测灾害、普查资源等。
5 .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 .只接收地面物体的反射波谱 B .只记录接收地面物体辐射波谱 C .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 电波信息 D .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
行星探测器等
2.遥感技术的类型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比较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大气层内飞 行的各类飞 机、飞艇,高 度<20千米 近地遥感 三角架、遥感 塔、遥感车(船) 建筑物的顶部 等
比例尺最大,覆盖 率最小,画面最清 晰,多为单一波段 成像
遥感 平台 及高 度
解析: ( 1 )可直接从图中找出健康植物与重度 病害植物反射波谱曲线的交.点,向横坐标作垂 线,可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的波段大致是 0 . 60 ——0 . 80 微米。 ( 2 )植物的健康状况可 通过遥感技术来判断,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低也与 作物的健康状况有关。( 3 )水体污染与否,城 市大气质量状况均属于“地物的不同状况”,它 们的反射率也不相同。
备注
人们只需要分析 遥感图像就可以 划定蕴藏矿产的 大致区域
矿产 资源
生物 资源
为农业、林业、 城市绿化、环 境保护等部门 服务
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部门 林业 应用 清查森林资源、检 测火灾和病虫害 识别农作物、估算 产量、灾情预报 主要原理 着火树木,病害树 木与正常树木反射 光谱不同 植物生长情况不同, 其反射波谱特征不 同
例 ( 2004 ·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 图回答( 1 )-( 3 )题。
( 1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 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D )
① 红外线 ② X 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2 )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 术直接 ( ) C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 静止卫星 圆轨道卫星 (地球观测卫 星) 小卫星
航天飞机 天线探空仪 高高度喷气机
高度 36,000km
500km— 1,000km 400km左右 240km— 350km 100m— 100km 10,000— 12,000m
目的·用途 定点地球观测 定期地球观测
各种调查
其它 气象卫星
陆地卫星Ⅴ、Ⅵ的运行周期为16 天,即每16天可以对全球陆地表面成 像一遍; 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接收两次 覆盖全球的图像。 动态监测、实时传输 这种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病虫害、 洪水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为抗灾、 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遥感技术不仅仅是打假,遥感技 术是地理信息技术中获取地理信息的 重要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 探测技术,遥感因近些年来广泛应用 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备受关注
火箭发射
法国 SPOT-4卫星
国P86 遥感技术——拓展人类观察力的工具
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为什么能 进行遥远的感知呢?
因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 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而且不 同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反射、吸 收的特性不同
例如,植物的叶子看起来是绿色的,是 因为叶子中的叶绿素对太阳光中蓝色和红色 波长的光强烈反射的缘故。 物体的这种对电磁波固有的特性叫做光谱特性
一、遥感 技术概述(RS)
(一)遥感的概念与发展
遥感——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 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 电磁波的辐 射、反射、散射等信息。并通过 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 综合探测技术。
结构整合
练习
1 .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C ) A .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B .不同地物的表面温度不同 C .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D .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2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 人工监测相比.优点有( )
D
① 获取资料快,可及时进行动态分析 ② 受地面限制少.避免人员伤亡 ③ 获取信息量大 ④ 探测范围大,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 ( D )
① 识别各种农作物 ② 计算种植面积 ③ 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 ④ 农作物灾情预报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 .遥感技术可为开发、保护海洋提供 支持,下列内容适合运用遥感技术的是 ( )
C ① 海上冰山漂流监测
② 海上石油污染监测 ③ 近海赤潮灾害监测 ④ 海岸港口工程规划 A① 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成像 特点
位于大气层外 的卫星、宇宙 飞船等,高度>80 千米
比例尺最小,覆盖
比例尺中等,画面 率最大,概括性强,具 清晰,分辨率高,可 以对垂直点地物 有宏观特点;多为多 清晰成像;多为单 一波段成像 波段成像
应用 动态性好,适合对某地 动态性差,适合 做长周期(几个 特点
区连续观察,周期性好 月及更长)观察
2.我国的环境与灾害问题有: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植被破坏、 水旱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农林病虫害、 森林火灾等。
遥感技术可以及时探知森林火灾发生的地 点和范围,可分析大火蔓延的方向,为灭火总 指挥部制定灭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科学 依据。
3、根据不同地物的不同状况 有不同的反射率,可以利用遥感 判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美国利 用卫星图像研究烟尘污染,监测 到纽约因倾倒垃圾、酸液所引起 的污染范围。
灵活机动,费用较低, 适合小范围探测
【 阅读指导 】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 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 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上图显示了松 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 可以看出,不同地物的反射率是不同的,通 过对不同地物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 判断地物了。
阅读课本P86“遥感技术的发展”
第一架照相机拍摄的第一张风景照片就 可以称为遥感,是利用近地面平台成像遥感, 利用气球作为遥感平台是对近地面遥感的进 一步发展; 20世纪初第一架飞机诞生、1915年世 界上第一台航空摄影专用相机产生,标志 着航空遥感技术产生,但航空遥感最早被 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领域,直到1920年以 后航空遥感才开始在民用领域得到应用;
Landsat SPOT MOS等
不定期地球观测 空间实验 各种调查 (气象等)
侦察大范围调查
中低高度飞机 500—8,000m 飞艇 直升机 500—3,000m 100—2,000m
各种调查航空摄 影测量
空中侦察各种调 查
各种调查摄影测 量 各种调查摄影测 量 各种调查摄影测 量 各种调查 遗址调查 飞机直升机 牵引滑翔机
1).什么是遥感技术?它有哪些环节组成?
遥感技术—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目标物 传感器 遥感 平台
成果
物体辐射或 反射电磁波
收集
传输
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
专业图件 统计数字
2).从不同角度,遥感有哪些不同分类方法?
根据运载工具: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辐射源: 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
① 划分植物类型 ② 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 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 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 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D )
① 判断水体污染 ② 判断人口分布 ③ 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 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三.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不仅为人 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 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 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 的治理和保护。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 海上冰山漂流、海洋 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你知道吗? 遥感技术可以打假!
曾有报道,北京中关村某高科技厂家在建设 厂房时要求使用一种高科技合成(具有质轻、防 晒等功能)材料作为房顶,但施工方在施工过程 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有些房顶只使用一般材 料,由于外观看不出差异,厂家被蒙在鼓里,一 年后,北京某遥感专业的实习学生在判读中关村 多种波段的遥感图像时,发现这家工厂的厂房屋 顶材质不同,于是向厂方了解,厂方否认用了不 同材质,经实习学生的进一步解释,厂家终于明 白施工方用了劣质材料,因此,施工方不得不承 认这一事实,并加以赔偿。为什么肉眼难以分辨, 遥感却具有“火眼金睛”?
二、遥感与资源普查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 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 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