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管理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10期顾越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33)摘要:中国企业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从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既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又要将科学理论付诸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之中。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融合网”(即以人为本的企业结构);在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确立富有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神。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企业精神;创新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1)10-0073-04进入21世纪之后,企业竞争已进入“文化制胜”时代。
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中国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现代社会,企业文化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重视正在形成千姿百态的企业行为。
对于单一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文化具有指导全体员工行为表现一致,引导员工、约束员工的作用,有利于员工进行企业优质产品与卓越服务的价值传递。
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它们的背后都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
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气公司等,其经营业绩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
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基石。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它是企业之间沟通、交流与合作的通用话语和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
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典型性发展方向的新经济时代,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动态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并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更新倍显必要。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1.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CC )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系统,是在组织各个层面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到下一代员工的企业的运作方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关键的软件基础架构。
关于文化,易经上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从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在解决其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的问题时,所学到的由群体自身发明创造的一组基本假定类型,因为这些基本假定类型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而被视为有效,由此被新的成员所接受,并作为处理相同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1]事实上,企业文化的概念只是在近几十年才产生的。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同时,它又以观念的形式,从非计划、非理性的因素出发来调控企业或员工行为,使企业成员为实现企业目标自觉地组成团结互助的整体。
2.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和保持起着根本性作用。
(1)企业文化本能地具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企业在给予员工物质鼓励的同时,还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使抱有不同事业目标、不同经济需求的员工在共同分享公司前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公司变化带给其精神层面的满足。
而约束力体现在由企业伦理、职业道德、公共舆论、人际关系等形成的软约束,它能弥补企业规章制度在管理硬约束上的不足。
(2)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员工感受到自身价值。
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精神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对于员工个人是强大的激励。
同时,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
在企业目标的指引下,员工会自觉地为他们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
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将原有的企业文化去粗取精的过程,通过对企业各种元素的深层次挖掘,使文化由隐性向显性转变,然后将阻碍企业发展的部分剥离,将有利于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的部分进行系统整合,形成文化,发挥效应。
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为企业建立一整套完善、有效的运作体系,并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具有较长时期内的普遍适用性。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历史与传承回顾数百年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企业也和自然人一样经历着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
企业文化同样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谈中国企业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中国企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企业兴起于1840年以后,经历了两次春天。
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
鸦片战争的沉重教训激起了中华民族“自强、求富”的坚定信念。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些官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
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兰州制造局、山东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基隆煤矿、开平煤矿、山东平度金矿、黑龙江漠河金矿、上海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官局等企业。
到19世纪20年代,清政府垮台后,民族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其中著名企业包括张謇位于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的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在河北唐山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刘懋赏、冯济川的保晋矿务公司。
这些企业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民族资本主义虽然代表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进步方向,但是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排挤与影响,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但实际上具有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后来,随着对精神激励作用的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
这种状况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开始被我国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并逐渐升温(那时我国企业开始真正从垄断走向竞争)。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中国企业。
一时间,在全国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
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关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并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并产生了一些成功案例。
比如,海尔集团汲取《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的传统思想,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无小事”、“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日事日毕,日清日新”,独特的海尔文化成就了卓越的海尔业绩。
海尔模式被写入哈佛大学MBA课程,成为中国企业构建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的楷模。
但是,总体而言,相对于国外企业数十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来说,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刚刚开始,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
三、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纵观国内外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既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又要将其科学理论付诸于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发展适应于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在构建企业文化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融合网”所谓“融合网”,即以人为本的企业结构。
在传统的企业结构中,等级森严,讲究级别、界限和分工,限制了信息的沟通,限制了人与人的正常交往。
“融合网”是把领导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高高在上,强调要让员工方便接近领导,参与企业决策。
领导者不是简单发号施令,而是提供对话平台并不断参与对话,通过不断扩大影响力来实现其管理目标和任务,促使员工在平衡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更有动力地投身于工作。
“融合网”不是取消企业内的等级,而是提倡各等级间公开交流式的运作方式,改变员工被动式的工作状况。
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这种文化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是可以被企业员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2.在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国外企业文化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充满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但任何一个国家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都必然要受到世界性文化的影响。
在构建中国企业文化时,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更要吸收传统中国文化的精华。
在目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现实生活中,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至关重要。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政府部门,只有赢利才能生存和发展。
但同时企业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利益的要求。
诚信是中国企业道德的核心,现代企业的价值观也应是义利并重。
3.确立企业精神是关键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
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居支配地位。
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On the Role Corporate Culture Plays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GUYue-ying(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100033,China )Abstrac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light of complex market economy,China's enterprises should update their idea of operation and ways of management,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ies of corporate culture to upgrade the enterprises'core competitiveness.Developing corporat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understand and follow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corporate culture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ory and practice.We should not only strengthen research on corporate culture and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ut also apply the scientific theories to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people as the center"and construct the "integrated network"(namely the corporate structure taking people as the center);we should draw upon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le drawing on and making us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dvanced cultures of other countries;we should invoke the corporate spirit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 ;modern enterprises ;corporate spirit ;innovation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