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试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_________说。
( )A、风格B、境界C、神韵D、格调2、《亚威农少女》是___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 )A、立体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3、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德国理论家是_________。
( )A、康德B、黑格尔C、席勒D、费德勒4、《阿细跳月》是我国________的民族舞蹈。
( )A、彝族B、傣族C、苗族D、白族5、长鼓舞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舞蹈?( )A、蒙古族B、满族C、朝鲜族D、鄂伦春族6、《等待戈多》是________戏剧的代表作品。
(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D、荒诞派7、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20世纪20年代_______(国)的重要作品?( )A、意大利B、苏联C、美国D、法国8、电视剧《围城》是根据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 )A、沈从文B、张爱玲C、巴金D、钱钟书9、《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______50年代的代表作品。
( )A、海明威B、福克纳C、杰克·伦敦D、海勒10、《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
(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王实甫11、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______。
( )A、妙品B、能品C、神品D、逸品12、《命运交响曲》是______的作品。
( )A、海顿B、莫扎特C、贝多芬D、瓦格纳13、《霓裳羽衣舞》是我国______代著名舞蹈作品。
( )A、汉B、唐C、宋D、元14、《日出·印象》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________的代表作品。
( )A、莫奈B、凡高C、高更D、雷诺阿15、艺术创造过程包括艺术体验、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6、形象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
17、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审美感知、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18、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根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________和、________。
19、中国戏曲的主要行当是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书法史上,最常见的书体有篆书、隶书、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意大利著名画家达。
芬奇是、________时期的艺术家。
22、中国著名四大石窟包括敦煌石窟、________、________和麦积山石窟。
23、语言艺术(文学)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4、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
25、什么是灵感?简述灵感的主要特征。
26、简述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27、简述艺术家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
28、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联系实际论述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30、结合一部作品,论述艺术鉴赏的具体过程。
1.B2.B3.A4.A5.C6.D7.D8.D9.B 10.B11.D 12.A 13.C 14.D 15.A 16. B 17.D 18.C 19.A 20.B21.①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
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
③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
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22.①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所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
②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
形象思维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原有思维材料基础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生成。
23.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审美判断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以下任选三种) ①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
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②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
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折射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反观艺术家的心理状态。
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③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去寻求。
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
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④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
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24.《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曲,为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所作。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的二胡曲。
它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
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
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
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二泉映月》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
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
《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
《二泉映月》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25.《向日葵》是十九世纪末期荷兰杰出画派代表梵·高的代表作品,它是一幅静物画。
梵·高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
他曾说:“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梵·高的《向日葵》让法国南部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向日葵》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他的艺术语言既有奔放而热烈的狂躁情绪。
自然物象在梵·高的眼中,只是表达主观情绪的载体和象征,伴随着自如而流畅的笔触,他的色彩充满着紧张而激动的情绪和饱满而富生气的活力。
他用色彩来揭示人的精神,来表现人的生命。
尽管梵·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
26.完成于1601年的《哈姆雷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
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
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
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
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徬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
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
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
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
戏剧中的鬼魂申冤、主人公复仇、行动中的延宕、戏中戏和流血凶杀的结局等,都属复仇悲剧的传统手法,但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思想内容的开掘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但他又耽于沉思、自责、自我怀疑,加之忧郁与孤独,于是一再拖延复仇计划。
他身上集中体现着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映着16-17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
哈姆雷特的精神苦闷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他已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形象。
注:作品赏析题答题要求能够准确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能够恰当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能够较细致地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论述严谨,行文流畅。
27.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