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学习分享
参考文献
• 胡付品,汪 复,孙自镛,陈中举等.2012年中国CHINET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 5):382-386. • 胡付品,朱德妹 ,汪 复 ,蒋晓飞 , 孙自镛 , 陈中举等.2013年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 14 ( 5) :365-374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 培养基的选择 1.血平板:适合各类细菌的生长,一般细菌检验标 本的分离,都接种此平。 2.巧克力血平板:含V和X因子,适合苛养菌的生长, 如嗜血杆菌,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大巧添加 了万古霉素,抑制了G+菌的生长。 3.麦康凯平板:供分离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肠道 杆菌。(粪便) 4.XLD:主要用于分离志贺氏菌属,亦可用于分离沙 门氏菌。(粪便) 5.CLED:(胱氨酸乳糖无电解质培养基):无抑制性, 用于泌尿系统致病菌的分离和培养(尿标本的接种) 6.罗氏培养基: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 7.营养肉汤:各类标本及细菌的增殖。
[5]
2012年中国CHINET碳青霉耐药肠杆菌科细 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 2012年 中 国CHINT细菌耐药监测网15所医院临 床分离的CRE( 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和厄他 培南中任一种耐药者),共1499株 • 分离自门急诊患者138株(9.2%),住院患者1361株 ( 90.8% )
常见标本的采集
• 血液标本:严格无菌操作,用0.5%的碘伏消毒瓶 盖和静脉采血部位(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 瓶),不得放入冰箱,应立即送检。 • 尿标本:嘱咐病人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留尿前应 仔细清洗会阴部,将前段尿排去,中段尿留取约 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杯中。 • 痰标本:(漱口)晨痰为佳,用力咳出呼吸道深 部的痰,吐入无菌标本杯。应大于1ml。 • 粪便标本:采集脓血,粘液部分2-3g,外观无异常 的大便应从不同部位取材,放入无菌杯中。
标本的处理
• 标本的处理: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 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病等应保温并立即送 检)。其他标本最好在采集后2h内送检。 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在一定环境下保 存,如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 本应在保存在4℃环境中。
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 1.不染色细菌标本的检查 • 2.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1)革兰染色: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 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G+G- (2)抗酸染色:大多数为非抗酸性细菌,所以只针 对麻风病,结核病的细菌检查 (3)荧光染色:敏感性强,效率高且容易观察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3.E-text法:该方法结 合扩散法和稀释法的 原理和特点,操作简 便如扩散法,但可以 同稀释法一样直接定 量测出药物对待检菌 的MIC。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结果的测量
科玛嘉琼脂培养基
细分布情况 • 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所有分离菌株的44.8 % , 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克 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变形杆菌属; 不发 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6.7 % , 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不动杆菌属、 铜 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谢谢聆听!
现在使用的是《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 • 革兰氏阳性菌
• 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
• G+: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α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 菌等),β型溶血链球菌(A组和B组),非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链球菌、肠球菌属,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 • G--菌: 奈瑟球菌、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 杆菌) 、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布鲁菌 属、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伤寒沙门菌、沙 门菌属、志贺菌属、鼠疫杆菌等) 、流感嗜血杆菌,脆 弱拟杆菌、核酸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肉毒杆菌、艰难梭菌,弧菌科,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 杆菌。 • 其他病原微生物:放线菌属、诺卡菌属,立克次体属、支 原体属、衣原体属、各种病毒、某些原虫(疟原虫、弓形 体等)和各种真菌等。
不同种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 率和敏感率
对碳青霉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相关药物
• 药敏结果显示多黏菌素类,替加环素、 磷霉素和 阿米卡星对CRE菌株有良好抗菌活性 。根据临 床研究资料, 上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均优 于单药治疗。采用的联合给药方案有黏菌素或氨 基糖苷类( 主要为阿米卡星)联合碳青霉烯类、黏 菌素联合替加环素或利福平、 氨基糖苷类联合磷 霉素。目前在耐药革兰阴性菌菌株不断出现以及 新抗菌药物的研发进展缓慢的形势下, 一些传统 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得到重新评估, 如磷霉素对 MRSA、 PRSP 、CRE均有较高的敏感率 。
二.细菌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操作流程 • • • •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标本的显微镜检查(细菌的形态检查)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细菌的鉴定(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不常见 的细菌会用到细菌自动鉴定仪) • 药敏试验 • 向临床发送报告
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
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病程早期,急性期,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无菌:要确保无污染菌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例如,尿 液标本,疑为厌氧菌感染,要用无菌注射器行膀胱 穿刺术抽取尿液 4.采集适量的标本(血培养瓶大人5-10ml,儿童13ml) 5 .注意自身安全
[3]
2013年中国CHINET耐药监测菌种分布[4]
二.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 肠杆菌科细菌 :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 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 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 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4% 、 31.8%和16.5 % 。上述产 ESBLs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 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甲氧啶 - 磺胺甲口 恶 唑的 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 ESBLs株。产酶大肠埃希对 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接近或 高于50% 。肠杆菌科细菌对3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 率仍然较低,不同菌种的耐药率大多在10 %以下。
检验科微生物室学习分享
目录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用抗菌药物简介
真菌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
2013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情况
一.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 细菌的分类:1.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为 依据的分类2.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 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 分类 •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 细菌分类系统:国际上普遍采用伯杰分类系统
各类培养基图片
各类培养基图片
细菌的接种
• 1平板划线法:一般细菌的接种,及分纯都使用此 方法。 • 2.斜面接种法: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或 者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 3.液体接种法 • 4.涂布接种法:常用于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鉴定
细菌鉴定用到的各类生化反应: 1.糖类的发酵试验 2.七叶苷水解实验 3.吲哚试验 4硫化氢试验 5.枸橼酸盐试验 6.氧化酶试验 7.触酶试验 8.凝固酶试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