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葡萄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进口葡萄酒高速增长,市场仍显碎片化我国的零关税政策促进了葡萄酒进口量及进口额2015年以来的约20%的年增速。
我们认为进口葡萄酒对葡萄酒行业整体的冲击仍然存在,但葡萄酒行业整体探底过程已经逐步完成,进入弱复苏阶段。
虽然进口葡萄酒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呈现高度碎片化的混战格局,国内龙头公司较有可能成为改变进口葡萄酒碎片化格局。
虽然葡萄酒行业景气度向上拐点仍不明朗,但建议积极关注龙头公司,静待布局时点的到来。
葡萄酒进口量进口额增长势头迅猛,散装酒进口额Q3猛增2017年前三季度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24.38%,进口额同比增长19.20%,我们预计未来进口酒占中国葡萄酒消费总量的比重将继续提高。
2017Q3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95.78%,进口价格同比增长6.97%,进口额同比增长109.43%;相比之下,2017Q3瓶装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16.43%,进口价格同比增长8.11%,进口额同比增长25.87%。
散装葡萄酒进口价格增速稍低于瓶装葡萄酒,但进口量增速大幅领先。
一方面原因是散装酒基数小,2016年进口量不到瓶装酒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原因是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对进口散酒、国内灌装低价爆款产品的需求。
进口葡萄酒市场高度碎片化,国产品牌商引进海外资源模式更为可行进口葡萄酒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呈现高度碎片化的混战格局。
国际品牌向我国引进进口葡萄酒的渠道模式众多,我们认为由国产品牌商引进海外资源的模式结合了国产龙头拥有的强大渠道网络、贴近国内消费者的营销方式以及海外品牌资源,相比之下更为可行。
市场迈向成熟,国产葡萄酒利用渠道优势嫁接海外资源葡萄酒行业的消费趋势有低龄化、理性化的特点,年轻消费者以及中产阶级的消费偏好健康化,同时更加理性、关注性价比,加之近年来厂商代理商对于消费者葡萄酒教育的倾注越来越多,我国葡萄酒行业正在快速走向成熟。
在葡萄酒行业整体迈向成熟的同时,由于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的消费占比在逐年提高,进口葡萄酒向三四线渗透使得电商渠道的低价爆款进口酒尤其受到欢迎。
基于目前葡萄酒行业现状,国内行业龙头若在自有进口酒业务上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并利用已有的营销网络与渠道优势,将有望借助进口酒东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重点关注国内葡萄酒龙头张裕张裕作为我国葡萄酒行业的领军龙头,加上张裕品牌在国内的高认可度,以及领先的渠道优势及营销经验,较有可能成为改变进口葡萄酒碎片化格局的大商。
经历2012年至2014年的业绩调整,渠道库存清理的结束,张裕开始恢复性增长,我们坚定看好张裕的长期发展前景。
风险提示:国产及进口葡萄酒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影响葡萄酒消费;食品安全问题。
正文目录进口葡萄酒增长势头迅猛,仍显碎片化混战格局 (4)进口葡萄酒增长势头迅猛,Q3散装酒进口额猛增 (4)零关税政策促进进口酒销售,国产葡萄酒受挤压 (5)国内进口酒市场高度碎片化,呈现混战格局 (6)国际品牌进入中国渠道多样,国产品牌商引进海外资源模式更为可行 (6)海外品牌商自建渠道要求巨大前期投入,绝大多数品牌难以承受 (8)贸易经销商合作渠道直接导致品牌商和经销商的利益冲突 (8)线上渠道近年发展迅猛,但消费量仍小 (9)国产品牌商引进海外资源相比之下更为可行 (9)市场迈向成熟,国产葡萄酒利用渠道优势嫁接海外资源 (10)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偏好理性消费、关注性价比 (10)大众消费成为主流,100元-200元价格带迎机遇 (11)健康饮酒潮流,葡萄酒健康价值得到普遍认同 (11)消费者教育程度日渐加深,市场正在快速走向成熟 (12)一二线城市仍是进口葡萄酒销售重点,三四线城市比重增大 (13)国产葡萄酒商积极调整价位带,利用渠道优势嫁接海外资源 (13)国产酒积极调整价位带,目前价格已调整至50-100元 (13)中低端依然会向品牌化转变,低端贴牌酒将被挤出市场 (14)高端酒依靠品牌收购,利用渠道优势嫁接海外资源 (14)重点公司推荐 (15)张裕:有望成为改变进口酒市场碎片化格局的大商 (15)线上唯一受追捧的国产葡萄酒品牌,双十一排名葡萄酒销量第一 (15)聚焦高品质和大单品,严打窜货和网上违规销售 (15)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进口葡萄酒 (15)2017年前三季收入+0.91%,归母净利润-1.04% (16)威龙:主打有机葡萄酒,开发葡萄白酒系列 (17)风险提示 (18)图表目录图表1:2008-2017前三季度进口葡萄酒数量(百万升)及增速 (4)图表2:2008-2017前三季进口葡萄酒金额(百万美元)及增速 (4)图表3:2008-2017年前三季度进口葡萄酒价格(美元/千升) (5)图表4:进口葡萄酒占国内葡萄酒总消费量比重逐渐增大 (5)图表5:我国进口葡萄酒“零关税”政策实施年份及步骤 (6)图表6: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7年9月进境不合格葡萄酒部分名单 (6)图表7:世界前十大葡萄酒公司 (7)图表8:葡萄酒主要出口国及其特点 (8)图表9:世界前十大葡萄酒公司市场份额 (8)图表10:京东葡萄酒销售前十名产品情况(2017.11) (9)图表11:葡萄酒消费者群体的年龄结构分布 (10)图表12:各年龄段消费者饮酒的前三大原因 (10)图表13: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类型细分 (11)图表14:葡萄酒的营养功效与健康价值 (12)图表15:对产区有偏好的消费者占比 (12)图表16:葡萄酒主要产区的消费者偏好分布 (12)图表17:北上广深、省会城市及三四线城市进口葡萄酒销量份额 (13)图表18:张裕主要产品当前价位带(元/750ml) (14)图表19:王朝、长城主要产品当前价位带(元/750ml) (14)图表20:2013-2017年张裕布局海外酒庄资源的具体动作 (16)图表21:2000年至2016年张裕葡萄酒收入及增速(百万元) (16)图表22:2000年至2016年张裕营业收入及增速(百万元) (16)进口葡萄酒增长势头迅猛,仍显碎片化混战格局我国的零关税政策促进了进口葡萄酒近年来的快速增长,2015年起葡萄酒进口量及进口额均保持约20%的年增速。
与此同时,进口葡萄酒价格2015年起基本稳定在4600美元/千升左右。
虽然进口葡萄酒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呈现高度碎片化的混战格局,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真正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改变市场格局的大商的出现。
国际品牌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渠道模式众多,我们认为国产品牌商引进海外资源模式结合了国产龙头拥有的强大渠道网络、贴近国内消费者的营销方式以及海外品牌资源,相比之下更为可行。
进口葡萄酒增长势头迅猛,Q3散装酒进口额猛增2015年起葡萄酒进口量及进口额均保持约20%的年增速,增长势头迅猛。
2017年前三季度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24.38%,进口额同比增长19.20%。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葡萄酒为西方舶来品,消费者心中普遍认为进口葡萄酒品质更好,短时间内消费者对进口酒的消费倾向性将持续存在;从价格角度:中国对智利、澳大利亚的零关税政策使得进口酒价格逐步下降,但2017年由于欧洲严重的冰雹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欧盟葡萄收成量降至历史性低位,进口葡萄酒价格因而上涨;从厂商行为来看:近年来进口葡萄酒产品、渠道逐步趋向大众消费市场,加速了消费者教育。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预计进口酒占中国葡萄酒消费总量的比重将继续提高。
图表1:2008-2017前三季度进口葡萄酒数量(百万升)及增速图表2:2008-2017前三季进口葡萄酒金额(百万美元)及增速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泰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泰证券研究所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Q3散装葡萄酒进口额及进口量猛增,反映出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对低价爆款酒的偏好。
2017Q3散装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95.78%,进口价格同比增长 6.97%,进口额同比增长109.43%;相比之下,2017Q3瓶装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16.43%,进口价格同比增长8.11%,进口额同比增长25.87%。
散装葡萄酒进口价格增速稍低于瓶装葡萄酒,但进口量增速大幅领先。
一方面原因是散装酒基数小,2016年进口量不到瓶装酒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市场的渠道演变。
电商渠道的扩张和向乡镇市场的渗透需要低价爆款酒,在几年前瓶装进口酒还能扮演价格杀手的作用,但随着竞争激烈化和上游涨价,瓶装酒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开始减弱,而进口散酒、国内灌装产品开始承担低价爆款这一角色。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进口葡萄酒平均价格2015年起稳定在4600美元/千升左右,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进口价为4550美元/千升,10月受到欧盟低产量影响,进口均价涨至5162元/千升。
2010年至2014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高端酒需求萎缩;且消费者日常饮用量升高,进口葡萄酒商开始调整布局,加大对中低价位酒的覆盖力度,叠加跨境电商渠道模式的完善,中介代理成本的减少,进口酒价格在2012年至2015年下降了23.6%。
不过2015年起进口葡萄酒价格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探底并开始复苏而企稳。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泰证券研究所进口葡萄酒占国内总消费量的比重从2008年起呈逐年上升态势。
2015年起行业整体回暖,进口葡萄酒增长尤其亮眼,进口酒占国内总消费量的比重上了一个台阶,从2014年的26%跃升至2016年的近39%。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8-2016年进口葡萄酒数量增长268%(CAGR(8) = 17.7%),金额增长245%(CAGR(8) = 16.8%)。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华泰证券研究所零关税政策促进进口酒销售,国产葡萄酒受挤压2005年我国进口葡萄酒关税大幅下降;自2012年起,新西兰、智利和澳大利亚相继开始享受进口葡萄酒“零关税”待遇。
从进口量增速可以发现,由于零关税直接传导至终端销售价格,促使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探,进口葡萄酒消费量对关税税率的下降反应强烈。
最终,导致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白热化,对国产葡萄酒的挤压显而易见。
图表5:我国进口葡萄酒“零关税”政策实施年份及步骤时间政策2005年葡萄酒进口关税从44.6%下降到14%2006年进口葡萄酒爆发式增长,进口量激增107%,进口金额激增63%2012年中国对新西兰葡萄酒等产品的进口关税从2%-4%降为零;葡萄酒是成为新西兰目前出口额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每年的增速达近23%2015年根据《中智自贸协定》,中国从智利进口葡萄酒关税降为零,仅征收10%的消费税;自2011 年至今,智利向中国出口的葡萄酒在数量和销售额上都实现了超过25%的增长2015年根据《中澳自由贸易协议》,意味着34.7%的葡萄酒关税将在2019年降为零2017年中国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关税已于2017年1月1日起降低至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