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职高一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三校生(含答案和答题卡)

2016年中职高一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三校生(含答案和答题卡)

瑞金中专职高部2016年秋高一级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Ⅰ卷选择题(总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玷辱.(lǔ)酒馔.(zhuàn)期.(qī)年桀骜.(ào)B、仓廒.(áo) 迤逦..(yǐ lǐ) 便.宜(biàn)陨.(yǔn)首C、洗.(xǐ)马应.(yīng)门朔.风(shuò)穿梭.(suō)D、优渥.(wò)彤.云(tóng)堵塞.(shā)盘桓.(h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肆业碟血扭捏绿草如茵B、恶耗翌年契约陨身不恤C、泯灭作揖家具平心而论D、讴歌气慨班驳揠苗助长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

②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③儿女的生命是不着父母所投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A.性格使命依靠B.个性命运依靠C.个性使命依顺D.性格命运依顺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微蹙..:微微的皱、收缩(眉头)/黯然..:情绪低落的样子 / 相濡以沫.:浸润;B.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逡巡..:安详自在地散步 /万劫不复....:表示永远不能恢复;C. 游目..:纵目眺望 /忍尤而攘诟.:责骂 /竞周容..以为度:苟合求容,迎合讨好;D. 体无咎言..:卦象;不吉利 /洵.美且异:的确,确实 /躬自悼...矣:自身独自伤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

6、下列各组搭配中,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司马迁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施耐庵C、《群英会蒋干中计》——《三国演义》——罗贯中D、《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曹雪芹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明代于谦有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抒写的是;清人纪晓岚亦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抒写的是;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抒写的是;好读书,读好书,润泽我们的心灵。

①安适闲恬、沉醉书香的淡然②愁苦与共、乐在其中的陶然③漫卷诗书、情有独钟的怡然A. ①②③B. 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梁实秋,学名梁治华,代表作有《雅舍》、《荷塘月色》B.老舍因创作《我的母亲》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C.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代表作有《受戒》。

D.《黑黑的眼睛》是南疆民歌代表作,而《阿娜尔姑丽》是北疆民歌代表作。

这两首歌的作者是王蒙二、诗歌鉴赏(9分,共3小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1、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1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邹忌讽.齐王(婉言进谏)形貌昳丽..(光艳美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齐王纳谏.(直言劝告)B.朝服.衣冠(穿戴)孰.视之(通熟,仔细)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爱)C.客之美.我者(美丽)谤.讥(诽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期.年(周)D.王之蔽.(受蒙蔽)皆朝.于齐(朝见)莫.不私王(没有谁)间.进(间或)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服衣冠A.余朝.京师 B.于是入朝.见威王C.皆朝.于齐 D.朝.济而夕设版焉15、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四、(5分,每空一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暗风吹雨入寒窗。

②宫女如花满春殿,。

③明月松间照,。

④杜甫《登高》中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7—21题:(17分)①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火烧过地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上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

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强,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

②“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

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不大便处。

……③“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推窗展望,俨然来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轰然一声而泥如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④“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

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

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

”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

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选自梁实秋《雅舍小品》有删改)17、在文章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雅舍”的? (4分)答:18、本文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2分)答:19、结合加点的字,品读下面词句的特点。

(4分)(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火烧过地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上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答:(2)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答:20、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21、作者为什么认为“雅舍”可爱?你认为雅舍可爱吗?谈谈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4分)答:(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22-26题。

(13分)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

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