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从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和血压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治疗高血压的合适方法。
方法对mhd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其平均比例为85.2%,剩下的22.8%同时具有两种指标升高。
结论透析间期体重过快增长、未能充分透析、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这些都是影响透析之前收缩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那么有效掌控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降低容量负荷成为治疗mhd患者高血压的一些必要措施。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容量负荷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其中一个有很大几率的并发症就是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长时间的病症下身体会产生左心室扩大、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症状,然后致其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死亡。
不过高血压这个危险因素是可控的,对高血压的有效控制能够增加mhd患者长期存活率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该文是在分析研究合并高血压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后提出一些合适的治疗mhd患者高血压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我医院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时间不少于3个月,每周进行每次透析4h的3次治疗,透析时的相关要求为,血流量为200ml/min左右,透析液流量和温度别为500ml/min、35.5℃-36.5℃。
1.2 研究方法对其特点进行考察后,研究未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原因,然后通过合理举措改进,半年之后再观察治疗后高血压达标率情况。
[1]
对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程等人口学资料进行登记,收集透析前后体重、干体重、钙、磷、血肌酐(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kt/v、血白蛋白(al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u/w)等指标的临床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利用研究组建议的药物使用量衡量单位“限定日剂量”(ddd)来收集降压药物使用状况。
根据1999年的who/ish规定章程和同年10月中国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成年人(18岁及以上)高血压定义为:没有服用高血压药物状况下,病人收缩压不少于140毫米水银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水银柱,或者是服用降压药者的患者,这些患者任务是为高血压患者,根据k/doqi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vd)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透析前血压小于140/90毫米水银柱为血压达标,而要通过至少两周的测量透析前舒张压和收缩压平均值获取血压指标。
1.3 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影响高血压因素使用多元回归分析,p70%,甚至有报道称在该透析中心76.8%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而通过对2535例mhd 患者的研究发现,有高血压的患者为86%,而且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情能够有效控制。
可以看出在mhd患者中,高血压非常普遍,同时很难掌控。
研究还发现,mhd患者主要为单纯收缩压升高,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只有3%mhd患者是单纯舒张压升高。
[3]
通过这些研究分析,可以看到,透析前收缩压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和增加率正相关,如果能够在对患者通过限水、限盐、减少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加强超滤等方面进行强化控制,那么通过半年的治疗之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和增加率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通过减少降压药物的服用量而血压达标率增加可以发现在患者透析前
测量血压中容量负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临床上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还没有能够大范围使用的临床方法,更多的是依靠临床指标和相关经验,并且实际临床中会有患者存在容量负荷但可能未到引起临床显性水肿程度,那么这些给临床判断患者的容量状态造成极大的阻碍,制定干体重不能做到精确,所以干体重过高估计也是常见问题,这对于造成mhd患者高血压难以掌控也是可能的原因。
除此之外,对于作为动态指标的干体重来说,要定期评估患者容量负荷,以便调整干体重,对于使用三种以上降压药,但血压还是很难掌控的患者,必须要考虑到容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陶水兴,赵久阳.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门诊复诊降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02).
[2] 金克锋,杨秀芹.高通量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顽固性高血压21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2,(09).
[3] 蒲超,陈永忠,邹德平,朱再志,许志忠.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