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民商法、刑法
物权的概念、特征 • 概念: • 是指权利人依法 对特定的物享有 直接支配和排他 的权利; • 包括所有权、用 益物权和担保物 权; • 物:包括不动产 和动产。
• 特征: • 对世性:权利主体特定,义 务主体不特定; • 支配性:直接支配物权; • 特定性:是实现物权支配力 的客观要求; • 排他性:一物上不能设定互 相排斥的物权; • 绝对性:不依赖义务人的行 为; • 公示性:物权变动须使公众 知晓。
代理的分类及代理权的行使
• • • • • • • • • • 代理的分类 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2。一般代理(概括代理或全权代理)和特别代理 3。单独代理和共同代理; 4。本代理(原代理)和再代理(复代理、转代理) 代理权的行使 滥用代理权: 自己代理,双方代理,恶意串通; 无权代理: 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超越代理权的代理,代理权终 止后的代理。
《物权法》第
债权
债的収生原因: 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缔 约过失,单独行为等。 债的履行原则: 实际履行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 则,经济合理原则,情势变更原则等。 债的保全: 代位权制度,撤销权制度。 债的担保: 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反担保。
代理的概念及特征
• • • • • 代理的概念: 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 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而由被代理人承受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代理的特征:
• 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被代理人; • 在代理权限内代理人有独立意思表示的权 利; • 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代理行为; • 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发明专利 在我国受 保护的期 限是: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人身权 人格权: 是法律规定作为民 事主体所应享有的 权利; 包括:姓名权、荣 誉权、名誉权、生 命权、身体健康权、 自由权、肖像权; 身分权: 是因民事主体的 特定身份而产生 的权利; 包括:知识产权 中的人身权利,监 护权,公民在婚姻 家庭关系中的身 份权(亲权)、 继承权;
自首
概念: 犯罪后自 动投案, 如实供述 自己的罪 行的, 是自首。
条件: 针对不法侵害; 不法侵害正在进 行; 为了合法权益; 针对实施不法侵 害人; 不能明显超过必 要的限度。
紧急避险
概念: 是为了使国家、公 共利益、本人或者 他人的人身、财产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 在发生的危险, 不得已而采取的损 害另一较小利益的 行为。
法律知识
2010年 民商法、刑法
民法
民法的概念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 物权法 债权法 知识产权法 继承法 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
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 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财产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债权 要约的概念 要约的条件 要约邀请的概念
要约邀请的条件
向不特定人发出 不必具备实质性 条款 不存在要约责任
一般向特定人发出 具备实质性条款 承担要约责任
承诺的概念: 承诺的条件: 必须与要约内容一致
二。承担违约责问的形式1:
继续履行, 采取补救措施,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 给付或者双倍返还定金等。
专利权与商标权 专利权: 是指专利 权人对其 发明、实 用新型、 外观设计 依法享有 的专有 (即独占) 的权利。
商标分类: 构成标准:文字商标、图形 商标、组合商标; 识别对象标准:制造商标、 销售商标、服务商标; 法律保护标准:注册商标、 非注册商标。 商标作用: 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犯罪构成1
1.犯罪客体 是刑法保护,被行为人侵犯的 社会关系。 问题: 某人在街上遇到抢劫,请问犯罪的 客体是什么?
犯罪构成2
2.犯罪主体 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
责任的人; 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 当事人;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问题: A.已满十四周岁的学生是否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B.精神病人是否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C.公司是否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第一顺序:
遗产分配原则
遗产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 遗产分配原则: 一般平均原则:经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平均; 照顾原则:对生活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 承人,予以照顾;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协商原则:法定继承时要互谅互让、和睦团 结,协商处理。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2. 公平原则 3. 意思自治原则 4. 诚实信用原则 5.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6.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 是指民事法律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是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著作权 著作权人:作者; 著作权的对象: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中的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 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报酬权、演绎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 文艺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影视 作品、图示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定的其他 作品等九类。
保险合同
财产保险合同: 保险标的: 财产; 保险性质: 补偿性; 保险权利: 有代位追偿权。 人身保险合同: 保险标的: 人身; 保险性质: 定额性; 保险权利: 无代位追偿权。
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犯罪的特征 犯罪构成 犯罪过程 刑罚 量刑
刑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法律行为
概念:
是指民事主
分类:
双务法律行为与单务法
体设立、变 更或者终止 民事权利义 务的合法行 为。
律行为; 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 律行为; 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 性法律行为; 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 法律行为;
代理
被代理人 代理人 相对人
A B(原A代理人) C 合同(A :C)
诉讼时效
• 1.一般诉讼时效 • 一般诉讼时效期间:2 年 • 2.特殊诉讼时效 • 下列情形诉讼时效期间 为1年 •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 偿的, •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 品未声明的, • 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 D.寄存的财物被丢失或 毁损的。 • 诉讼时效的概念: • 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 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 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 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的制度。 • 性质: • 属于消灭时效, • 仅消灭胜诉权, • 不消灭程序意义上诉权 • 不消灭实体权利。
罪刑法定原则: 是否构成犯罪,应受何种刑罚,属于哪类犯罪, 都应有法律明文规定; 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 罪刑相当原则: 有罪当罚、无罪不罚; 轻罪轻罚,重罪重法; 同罪同罚,罪刑相当; 刑罚的性质与犯罪的性质相适应。
犯罪的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刑事违法性 3.应受刑罚处罚性
习题
• 在下列人群中,行为 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 A:无辨认能力或者 无控制能力的人 • B:醉酒的人; • C:未满16周岁的人 • D:又聋又哑的人 • E:生活不能自理的 弱智儿童。
• 《刑法》第17条第3款:已 满14 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 罚 • 第18条第1款:“精神病人 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 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 负刑事责任,” • 第18条第4款:“醉酒的人 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第19条:“又聋又哑的人或 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 轻或者免除处罚。”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
公示公信原则: 公示原则: 当事人必须以公开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的变 动; 动产物权公示方式:交付; 不动产物权公示方式:登记; 公信原则: 公示后法律赋予该物权变动的完全效力; 善意第三人基于对公示的信赖,不负返还义 务。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种类,物权的内容,物权的效力均不得 由当事人设定; 物权取得、变更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 一物一权原则: 一物:指法律上独立的标的物; 一个物部分之上不能设立物权; 多个物的集合体上只能设立一个物权。
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实际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的资格;
法人概念及其条件
1.概念 法人是具 有民事权利能 力和民事行为 能力,依法独 立享有民事权; B.有必要的财产或 者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 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
法定继承的顺序
父母包括: 生父母、养父母、 配偶、子女、父母 有抚养关系的继父 第二顺序: 母; 兄弟姐妹、祖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 外祖父母; 同父同母、同父异 子女包括: 母、同母异父、养 婚生、非婚生、养 兄弟姐妹、有抚养 子女、有抚养关系 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的继子女;
条件: 为了避免合法权益遇 到危险; 危险正在发生; 必须是不得已的行为; 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 限度; 对负有职务上、业务 上特定职责的人不适 用。
犯罪过程
犯罪预备: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 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 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物权的效力
物权表现为: 支配力: 财产所有人具有直接支配物的权利; 优先力: 物权优先于债权行使,买卖不破租赁, 但是承租人无权干涉出租人出卖自己的财产; 妨害排除力: 所有人行使权力遇到妨害时,有权要求排除 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