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长生殿_与_牡丹亭_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

_长生殿_与_牡丹亭_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

第27卷第2期V ol.27,No.2西安社会科学Xi .an Social Science 2009年6月Jun., 2009收稿日期:2009-03-09作者简介:云燕(1984-),女,河南新乡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5长生殿6与5牡丹亭6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云 燕(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2)摘 要:5长生殿6作为明清传奇的杰作,继承发展了5牡丹亭6的/情至0思想。

本文从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上讨论了二剧的关联性,并且比较了二剧在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5长生殿6;5牡丹亭6;主题思想;剧情结构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2-059-03洪昇在5长生殿例言6中说:/棠村相国(清人梁清标,字棠村)尝称是剧乃一部闹热5牡丹亭6,世以为知言0。

事实上,自从5长生殿6问世后,就有人从各个方面把它和5牡丹亭6加以比较。

洪昇的亲朋知己吴人(字舒凫,号吴山)在5长生殿批语6中说:/此剧月宫重圆与5牡丹亭6朝门重合,俱是千古奇特事。

0/此与5牡丹亭6祭杜丽娘同用一调,,,而绝无一字一意雷同。

0[1]29徐朔方也认为/5长生殿#觅魂6脱胎于5牡丹亭#冥判60。

但是古今研究者大多还是把5长生殿6的成就笼统归结于古代诗词和戏曲的影响,或者认为它的主题主要受梁辰鱼5浣纱记6启发。

但事实上,5长生殿6和5牡丹亭6共同作为著名的古代/言情0名剧,二者在思想文化上有着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

一、两剧/言情0思想的异同汤显祖在5牡丹亭#题词6中这样阐述他的思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以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0[2]1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汤显祖的观点。

首先,/情0是出于不可捉摸的天性,而不是/理0的教条。

其次,/情0可以突破生死,不能拘泥于/理0,这是借故事的夸张来表现/情0的真实震撼力。

而洪昇在5长生殿#传概6中说:/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笑人间儿女怅缘,无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

昭白日,垂青史。

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先圣不曾删5郑6、5卫6,吾侪取义翻宫徵。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0[3]1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情0拥有感天动地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它能够超越地理的距离,甚至超越生死的距离。

这和汤显祖对/情0的推崇一脉相承。

其次,/情0不仅仅是儿女私情,它也包括/臣忠子孝0,这就扩大了情的视野。

再次,洪昇在5长生殿#自序6中写道:/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

0由此可见,洪昇认可的/情0是一种充满道德理性精神的/情0。

如果我们简单追溯一下从明代到清初的思想文化的变化,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洪昇/言情0思想的发展是完全有脉络可循的。

明代是一个思想讨论异常活跃的时代,尤其是/情0、/理0之辨,几乎充斥了有明一代,表现在传奇中,就是/言情0和/风教0之辨。

在明代初期,高明在5琵琶记6中提出的/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0,对当时戏曲创作影响很大。

到了明代中晚期,随着心学的发展,/言情0的传奇成为当时的主流,汤显祖在5牡丹亭6提出的/情至0一说,振聋发聩,认为/情0完全对立于/理0,把/情0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情至论0的偏颇之处在于,/情0一旦完全脱离了理的束缚,就会造成情欲的泛滥。

明末国家危亡,异族入侵,重建人的道德责任感成了迫切论题。

此时/言情0和/风教0握手言和。

冯梦龙因此创立了/情教0,提出了/理为情之范0,/情为理之维0,并且主张/私情化公0,发展了/情0和/理0的联系,扩大了/情0的广度。

而孟称舜在5娇红记6中认为/情0出于/深0,毕竟不同于/理0,但是/始若不正,卒归于正0,就是/情正0。

[4]299可以说,这是对/发乎情,止乎礼义0的回归。

到了清代,人们对/情0的认识就更加细致和深入了。

5长生殿6对5牡丹亭6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作品主题和剧情结构两个方面。

二、两剧主题的异同5长生殿6在作品主题方面,也明显地借鉴了5牡#59#丹亭6。

汤显祖在5牡丹亭6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以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05牡丹亭6就是一部歌颂天下/至情0的剧作,就是一部写/情0如何实现对/理0的突围和超越的剧作。

但是5牡丹亭6同时还有一条副线,就是杜宝平定李全叛乱一线,但是这一线从剧情来看是非常次要的,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

5长生殿6的主题一般也被认为有两条线索构成,即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

而且通常被认为这是受到梁辰鱼5浣纱记6的影响。

但是细细考究曲文,我们应该能够看出,5长生殿6受到的影响还多是来自于5牡丹亭6。

首先,从5长生殿#传概6,我们能够看出该剧主要是为了颂情;另外,5自序6和5例言6,也能看出该剧作者的主要意图还是写/情0,而政治只是一条副线,是为了衬托主线中李杨爱情的/乐极哀来0。

其次,从剧情来看,前半部分,主要也是写李杨爱情的发展,而政变只是一条隐线,篇幅大大少于写/情0的篇幅。

而后半部分,有关政治的部分就更少了,而且只是作为对前半部分政治部分的补充交代,并且不再影响李杨爱情的发展。

再次,政治副线在5长生殿6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体现/情0毫无顾忌的自由发展会造成/乐极哀来0的后果,以便/垂戒来世0。

也就是为了体现/情0需要和/理0结合,达到/情正0,才是/情0的正途。

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出, 5长生殿6的政治副线多是夸张之语,也不尽是史实,所以,它的作用也绝不是为了写实。

5浣纱记6也有两条线索,但它的主要线索是吴越之间的政治斗争,西施和范蠡的爱情只是作为副线来串络全剧,并且他们的爱情是绝对服从于君臣政治和国家大义的,也就是/情0服于/理0。

梁辰鱼在5浣纱记#家门6中写道:/家客难再遇,胜游不再逢。

夜月映台馆,春风扣帘栊。

何暇谈名说利,漫自倚翠偎红。

请看换羽移宫,兴废酒杯中。

骥足悲伏枥,鸿翼困樊笼。

试寻往古,伤心全寄词锋。

问何人作此?平生慷慨,负薪吴市梁伯龙。

0[6]121可见此剧主要是感叹历史兴亡和功名际遇,所以,5长生殿6和5浣纱记6的架构只是略有相似。

在爱情主题方面,5长生殿6也对5牡丹亭6有进一步的发展。

/5牡丹亭6描写杜丽娘处于重重禁锢之下,还没有进入现实的爱情,就已死于对爱情的渴望。

0[3](p166)而且5牡丹亭6更多的是表现杜丽娘和柳梦梅一同以/情0对抗/理0,他们的/情0也是简单地起源于欲,二人之间并没有主要的矛盾冲突。

5长生殿6则/主要表现在李杨如何排除宫廷爱情中的杂质,由不专向专一发展。

0[3]166在这里,爱情有了更具体的内容和表现,比如定情的钿盒、唐明皇对杨玉环作曲才华的赞赏和杨玉环的嫉妒。

而且在从现实进入梦幻后,他们由欲开始的情再一次超越了欲,而变成一种对对方生死不渝的纯粹爱情。

三、两剧结构的异同5长生殿6在剧情结构方面,明显受到了5牡丹亭6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部剧作都有生死梦幻的内容。

正如洪昇的女儿洪之则在5三妇评牡丹亭杂记6中所记载:洪昇认为剧情的关键,也就是/肯綮在生死之际0,/记中5惊梦6、5寻梦6、5诊祟6、5写真6、5悼殇6五折,自生而之死0,写了杜丽娘青春觉醒,对恋情求之不得而至郁郁而终;/5魂游6、5幽媾6、5欢挠6、5冥誓6、5回生6五折,自死而之生0,[5]136写了杜丽娘的魂魄把/-梅.、-柳.二字,一灵咬住0,苦苦追寻柳梦梅直至最后为情复活。

也就是5牡丹亭6全剧可以由杜丽娘的生死为界,分成两个部分。

而5长生殿6根据剧情,也可以以第二十五出5埋玉6为界,也就是以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为界,分成/自生而死0和/自死而生0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杨玉环和唐明皇情意渐渐深厚,互相盟誓,但是由此导致唐明皇/弛了朝纲0引起安禄山兵变,不得不自缢的过程,后半部分是杨玉环死后情悔,但二人情真意重,得到神仙同情帮助,最终被度脱到仙界的过程。

这很明显是对5牡丹亭6的巧妙借鉴。

5长生殿6的剧情结构虽然效仿5牡丹亭6,但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模仿。

在5牡丹亭6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是由梦幻进入现实的,但在5长生殿6中,杨玉环和唐明皇的爱情则是由现实进入梦幻的。

在5牡丹亭6中,杜丽娘是一个被管束极严的大家闺秀,连困了闲眠一会儿都要被父亲责备。

而家中有一个花园,她都不知道。

游园被发现后,也受到了母亲责备。

她的师父陈最良更是一个腐儒,丝毫不通人情。

但这一次,仍然阻挡不住她自然天性的萌发。

5诗经#关雎6启发了她,而游园更是让她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命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0现实像一个笼子,她插翅难飞,所以她只能向幻梦中寻求自己的梦想。

除了梦,她又能有什么办法遇到自己心仪的情人呢?而不脱离她被礼教禁锢的身体,她又如何自由地追寻柳梦梅呢?汤显祖说5牡丹亭6:/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0[6]162梦幻在这里为/情0插上了翅膀,让/情0逃离出/理0的樊笼。

而现实依然很严酷,5冥誓6一节,杜丽娘即使已经和柳梦梅情投意合,还是不敢向柳梦梅吐露真情,直到柳梦梅发了誓言,表示了对/情0的绝对认可,杜丽娘才敢告知自己是鬼魂。

之后一对有情人依然要面临/理0的刁难,杜丽娘的父亲不肯认女儿,而皇帝最后定夺的情节也显得颇有点牵强,只是作者坚决地认可了/情0对/理0的超越。

可见,梦幻和现实在汤显祖这里分别代表了/情0和/理0。

二者的不相容就是/情0和/理0的对立。

而梦幻对现实的胜利就是/情0战胜了/理0。

5长生殿6的主人公和5牡丹亭6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

他们是皇帝和妃子,这就注定他们的结合是没有困难的。

所以,他们不用像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幻中才能结合。

但是同样是先有欲后有情,5长生殿6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情0的相互性和专一性上。

可以说,这是对5牡丹亭6主题的一个深化。

杨玉环作为一个可以拥有深宫佳丽三千的皇帝的妃子之一,她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在现实中做出了坚决的斗争。

第一次她因为嫉妒皇帝宠幸虢国夫人被遣返回家,虽然她因为献发被复召,但是她的爱情充满了动荡不安。

/君恩如水付东流,得宠忧疑失宠愁。

0为了进一步得到皇帝的爱,她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才华, 5制谱6为她赢得了皇帝的称赞,/似你绝调佳人世真寡,要觅破绽并无毫发0。

然而皇帝朝三暮四,旧情#60 #难忘,又召幸梅妃,杨玉环不由得因妒而伤心,甚至主动提出让皇帝斥放自己。

但此时皇帝和杨玉环也渐渐情深,明白/情深妒亦真0,向杨玉环道了歉。

到了5密誓6一节,两个人才终于心心相印,对牛郎织女双星许下了盟誓。

这是一段艰难的获得/至情0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