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命制:审核:高一政治备课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学习过程】一、预习内容问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____ 、。
2.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共性主要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_______起基础性作用。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5.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问题2:加强宏观调控1.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决定的。
及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进行的。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
宏观调控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和是国家在宏观调控种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二、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提问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一:(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普通百姓买空调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这得益于我国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
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
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1)这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
这种看法的误区何在?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归纳总结、提升拓展:探究二:(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材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要受“看不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要间接受控于“看得见的手”。
材料二:2003年到2007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主要措施有:严把土地闸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多次及时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财政、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两只手”各代表什么?在市场经济中,“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2)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4)材料二中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宏观调控手段?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归纳总结、提升拓展: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的2、某地果农在龙眼价格较高时,盲目抢种,导致龙眼价格不断下降,不少果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当地政府经过市场调查,积极引导果农调整生产,使龙眼的产销达到平衡,价格回稳。
这一事例说明()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超前性③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④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增加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C.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4、国家将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2%不等,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
这运用的是()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市场调节的手段 D.经济手段5、7月15日,民航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有人说,民航价格听证会是“有形手”和“无形手”完成的一次真诚的握手。
这里的“握手”是指()A、市场机制与价格杠杆相结合B、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C、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二、非选择题:6、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个机遇面前西部人需要树立“国家政策引导,开发市场运作”这样的机遇观。
西部开发必须靠国家投入,但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运用所学的市场经济知识分析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有()A.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C.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D.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表现在()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自主经营权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3.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
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4.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有()①财政政策②价格手段③制定和实施计划④货币政策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5.宏观调控,指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①促进经济增长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③增加就业④抑制通货膨胀⑤稳定物价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6.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更快更好地完成。
”材料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告诉我们()①社会主义国家能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②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直接化,政府通过调控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③必须重视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④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③④ C、②④ D、①③7.材料一:《人民日报》以《市长为何搬不动市场》为题报道说,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地处沈阳市南二马路的中国小食品城已小有名气。
而沈阳市五部门却与去年十月联合发出通知,限令小食品城整体迁移到浑河大市场。
虽然他们是出于对小食品城长远发展的考虑,但却未考虑到对近期经营的影响,使众多业主对此举颇有微词,不予配合,迟迟不搬。
半年过去了,南二市场依旧存在,浑河大市场也未见得红火。
材料二:记者在分析“南二风波”时说,市场经济不是“市长经济”,不是市长让干什么,经营者就干什么,既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又要看到市场的力量。
一些经济学者说,现在搞市场经济市长不管市场是不对的;可是,市长依旧沿袭老办法,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市场问题,也是做不到的。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既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又要看到市场的力量”?(2)结合材料二,指出“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是什么?市长应当怎样管好市场?探究学案答案课堂测试ACBDB6、(1)“政策引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国家宏观调;“市场运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2)第一,市场具有灵敏高效的特点。
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商品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第二,市场不是万能和完美无缺的,具有固有的弊端。
因此,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课后巩固1—5:ABCDD 6:D7、(1)第一,从经济学上看,要“看到市长有力量”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第二,“要看到市场的力量”,一是因为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越具有生机和活力。
二是因为市场规律是客观的,政府和生产经营者都不能违背。
(2)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在于他单纯用行政命令管理市场。
市长要管好市场,就必须:第一,按价值规律办事。
第二,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而不能单靠行政命令来解决市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