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
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人,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309万人。
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
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它适应了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③它可以吸纳大量人口就业④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A.①⑦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同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是( )。
A.自然经济 B.市场经济 C.产品经济 D.循环经济3.“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职责。
这是( )。
A.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B.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要求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D.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要求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C.调整生产力布局 D.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 )方面才能起完全的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
A.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B.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纯公共物品C.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D.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6.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A.处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地位 B.居于主体地位C.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D.不占优势7.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导致了附近地区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未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想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外部经济 D.外部影响8.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 B.明晰产权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9.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
A.新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B.新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C.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D.个体经济的同义语或代名词1O.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 )。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11.党的(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1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B.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C.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D.面向市场、自由经营、自由发展13.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
A.产品经济的存在 B.物质利益的差别C.劳动就业的需要 D.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14.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 )。
A.优化资源配置 B.改进生产技术C.进行商品交换D.物价调控15.市场活动中最直接的反映信号和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是( )。
A.价格 B.竞争 C.财政政策 D.货币政策16.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必须要求( )。
A.国家完全放任自流B.市场不受法律法规约束C.价格完全取决于政府决定D.市场竞争主体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17.宏观调控中法律调节手段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18.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炼油厂遍地开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 )造成的。
A.自然垄断 B.产权不明晰C.信息不完全 D.市场功能缺陷19.金融手段调控的对象中,核心是控制( )。
A.货币总供给量 B.固定资产投资贷款C.信贷总规模 D.法定准备金率2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21.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是( )。
A.私人物品 B.公共物品C.纯公共物品 D.垄断物品22.垄断一旦形成,市场的竞争性就会( )。
A.消失 B.增强C.减弱 D.无法判断23.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会导致( )。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24.公共医疗、环保设施、公共住房、财政补贴属于( )。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25.社会保障以生产力发展为物质基础,保障项目、保障水平等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是社会保障中的( )。
A.普遍保障原则 B.适度保障原则C.权利与业务对等原则 D.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2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宏观调控B.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国家宏观调控则主要是行政手段C.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内在统一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说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27.在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绝不是人为的,而是由( )决定的。
A.社会主义制度 B.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C.国有经济本身的性质 D.共产党的领导28.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 )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A.经济增长量 B.经济变化量C.国民生产总值 D.经济总量29.市场经济是( )。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 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30.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制度,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总和,它包括(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D.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2.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具有的特征包括( )。
A.独立的企业制度B.有效的市场竞争C.良好的社会信用D.规范的政府职能与健全的法治基础3.“大市场”和“小政府”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合理选择。
根据这一思路,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是( )。
A.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B.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两极分化C.对资源进行配置和再配置D.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E.运用经济政策干预经济运行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E.经济管制5.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
A.国家计划 B.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E.法律手段6.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障C.公平与效率统一于生产方式之中D.公平与效率统一于人类利益的追求之中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系统结构,它包括生产资料( )。
A.所有权 B.占有权 C.支配权 D.使用权8.与国家计划、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手段具有的特点有( )。
A.约束性 B.直接性C.强制性 D.稳定性E.速效性9.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 )。
A.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节B.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间接调节C.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障D.保证计划、经济、行政等手段的正常运行来调节经济运行E.通过规定、指令直接干预和控制经济活动1O.国家调控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产业政策 D.外交政策E.收入分配政策1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C.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1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
A.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B.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D.企业各自自成体系,互相封锁,造成重复建设、重复生产13.促进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原因主要是( )。
A.收入的国际差距B.各国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C.国外就业预期和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D.语言文化上的障碍E.经济的周期性波动14.我国国。
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在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利益关系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放权” B.“让利” C.“利改税” D.“拔改贷”15.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 )。
A.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B.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C.汇率水平的高低D.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E.劳动力成本16.宏观调控目标包括( )。
A.促进经济增长B.实现结构优化C.实现充分就业D.保证物价稳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17.在市场发育比较充分、开放程度较大的条件下,汇率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
A.调节进出口贸易B.调节资金的流出和流入C.影响国内物价水平从而起到协调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D.使本国货币升值,增加本国财富18.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 )。
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E.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经济体制可以有多种形式19.宏观调控手段中的法律手段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
A.具有普遍性 B.具有强制性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较强的事前调节性质20.下列关于充分就业的论述,正确的有( )。
A.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B.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就业状况C.它并不排除诸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D.一般存在4%~6%的自然失业率E.自然失业率为O21.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C.市场竞争 D.经济波动和双向选择的差异22.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 )。
A.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B.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C.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负和其他方面的负担D.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2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