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指标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指标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统计
,喷丸,渗碳,渗氮,镀膜
常用电镀技术指标
电镀技术常用术语
电镀层种类
硬铬在严格控制温度与电流密度(较装饰镀铬高)的条件下,从镀铬液中获得的硬度较高、耐磨性好的硬铬层。

乳色铬
通过改变镀铬溶液的工作条件,获得的孔隙少、具有较高抗蚀能力、而硬度较低的乳白色铬镀层。

氧化及钝化
阳极氧化
通常指铝或铝合金制品或零件,在一定的电解液中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作为阳极,通过直流电流的作用,使其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的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磷化钢铁零件在含有磷酸盐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发蓝钢铁零件在一定的氧化介质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蓝黑色的保护性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化学氧化在没有外电流作用下,金属零件与电解质溶液作用,使其表面上生成一层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电化学氧化以浸入一定的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零件作为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的电化学处理过程。

化学钝化在没有外电流作用下,金属零件与电解质溶液作用,使其表面上生成一层钝化膜的处理过程。

电化学钝化以浸入一定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零件作为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的处理过程。

电解
电解在外电流通过电解液时,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将电能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阳极电解以零件作为阳极的电解过程。

阴极电解以零件作为阴极的电解过程。

镀前处理
化学除油在含碱的溶液中,借助皂化和乳化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有机溶剂除油利用有机溶剂对油垢的溶解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电化学除油(即电解除油)在含有碱的溶液中,以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化学酸洗在含酸的溶液中,除去金属零件表面的锈蚀物和氧化物的过程。

化学抛光金属零件在一定组成的溶液中和特定条件下,进行短时间的浸蚀,从而将零件表面整平,获得比较光亮的表面的过程。

磨光利用磨轮来磨削零件表面上的粗糙不平处,从而提高零件表面的平整程度的过程。

机械抛光借助于粘有精细磨料和抛光膏的高速抛光轮,对零件进行轻微磨削和整平,从而获得光亮表面的机械加工过程。

喷砂利用净化的压缩空气,将干砂流强烈的喷射到金属零件表面以进行清理或粗化的加工过程。

电镀
电流密度一般指电极(如电镀零件)单位面积表面通过的电流值,通常用A/dm2作为度量单位。

极化通常指直流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位的现象。

在电流作用下,阳极的电极电位向正的方向偏移,称为阳极极化;阴极的电极电位向负的方向偏移,称为阴极极化。

氢脆零件在电化学除油、强侵蚀、电镀等过程中,由于被还原后的部分氢以原子氢的状态渗入基体金属或镀层中形成应力,使基体金属及镀层的韧性下降而产生脆性的现象。

镀层粗糙由于主盐浓度、镀液pH值、温度与电流密度等控制不当,以及固体杂质过多,所造成的镀层结晶粗大、细微不平的现象
电镀镀层要求
多孔性镀铬(也称松孔镀铬黑铬铬镀层的质量要求
装饰铬镀层:要求外观呈略带蓝色的镜面光亮镀层,结合牢固,镀层完整,亮度基本均匀,允许在不严重影响外观的区域有轻微的夹具印迹,由于材料的表面状态不同,对某此零件允许在同一零件上有稍不均匀的颜色和光泽差别,镀层厚度为0.3~0.5μm。

耐磨铬镀层:要求其镀层厚度应达到图纸要求,结合牢固,镀层基本均匀,颜色和光泽呈稍带蓝色的银白色至亮灰色。

对于复杂件和大型零件允许锐边和棱边有轻微粗糙,但不影响装配质量。

对镀铬后需加工(精磨)的零件,允许镀层有轻微粒子、针孔等经过加工能排除的缺陷。

不允许有严重椭圆度、锥度缺陷。

镀层经精磨后起皮或脱落,需全部磨去铬镀层后重新镀铬。


银的性质和银镀层的用途
性质:银是一种容易抛光具有银白色光泽的贵重金属。

导热、导电和光线反射性能极好,同时还有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

用途:银在金属中导电性最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仪器仪表等工业中
银的反光能力强,用于按照灯的反光镜镀银。

银具有银白色美丽光泽而应用于装饰性镀银。

各种化学器皿及仪器也采用镀银,防止其在碱溶液中不受腐蚀。

镀银工艺中,光亮镀银、镀硬银、光亮镀硬银及镀厚银,应用广泛。

镀银工艺分类镀银分为氰化镀银和无氰镀银两类。

镀层的质量要求
银镀层厚度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银镀层呈银白色,或钝化后呈稍带微黄色,均匀细致,结合力好;银镀层不允许有粗糙、斑点、起泡、脱落、发暗、漏镀和明显条纹;
电镀镀层要求银镀层允许有轻微水迹和夹具印。

铜锡合金
铜锡合金镀层的性质和用途铜锡合金镀层俗称青铜镀层。

按含锡量的多少,可分为低锡青铜镀层(含锡量为2%~15%)、中锡青铜镀层(含锡量为16%~23%)、高锡青铜镀层(含锡量为40%~50%)这三类青铜镀层有其不同的性能和用途。

低锡青铜镀层中,随着含锡量的增加,镀层的色泽由粉红色向金黄。

它的硬度和孔隙率低,具有较高的防蚀性能和抛光性能。

但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含锡量越低越易变色,所以镀层表面必须套铬。

它作为防护装饰性低镍底层,被广泛用于轻工、手工、机械、仪表和其他工业中。

中锡青铜镀层呈金黄色,它的硬度和抗氧化性比低锡青铜镀层高。

但由于镀层的含锡量较高,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的底层在套铬后容易发花,所以在生产中应用较少。

高锡青铜镀层,又称白青铜镀层,也称镜铜,呈银白色。

它不易氧化变色,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经过抛光后有良好的反光性能,能耐有机酸、弱酸、弱碱和硫化物的腐蚀,同时具有良好的钎焊和导电性能。

一般可用来代银代铬作为反光器械、电器零件的接触点、仪器仪表、日用商品等防护装饰镀层。

但由于镀层有细小的裂纹和孔隙,它的抗蚀性能较差,不宜作为在恶劣环境下工作零件的镀层。

另外,镀层的性质较脆。

铜锡合金镀层的质量要求镀层均匀细致,结合力好;镀层不允许有粗糙、斑点、起泡、脱落、海绵状或暗灰色现象;镀层允许零件边缘有轻微的粗糙现象和水迹夹具印。

镍铁合金
镍铁合金镀层的性质与用途镍铁合金镀层呈白色,含铁量一般为10%~30%左右。

镀层具有硬度、光亮度高,延展性、耐蚀性好,内应力低等特性。

镍铁合金镀层还是一种良好的磁性镀层,在电子工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工业中有着特殊的用途。

光亮镍铁合金镀层,可以代替光亮镍作为基体的装饰防护性镀层而得到广泛地应用电镀镀层要求采用双层或三层镍铁合金/铬,代替常规的铜/镍/铬装饰性镀层,效果很好,广泛应用于机械、五金、轻工及家电产品中。

镍铁合金电镀的特点
装饰性光亮镍铁合金电镀有如下特点:
镀层中含有30%左右的铁,以廉价的铁代替金属镍,可降低成本。

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为光亮镀镍液的1/3,既降低了配槽成本,又减少了零件带出损失,同时还减轻了电镀废水的处理量。

不需铜作底层或其他中间层,可以在钢铁件基体上直接电镀,减少了工序。

镀液的整平性、分散能力、覆盖能力、抗杂质离子干扰能力,镀层结合力大,内应力低,硬度、光亮度高,延展性、耐蚀性优良。

工艺范围宽,镀液性能稳定,操作维护方便。

套铬容易。

光亮镀镍液容易转化为镍铁合金镀液。

可代替镀亮镍,消除了因镀液中铁杂质所产生的镀层不良现象。

镍铁合金镀层延展性极好,优于镍镀层,适用于管状零件、深孔零件和其他需要镀后变形加工的零件。

镍铁合金镀层的质量要求
镀层厚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镀层呈白色、光亮、细致、均匀、结合力好;
镀层不允许有粗糙、斑点、发雾、针孔、桔皮、毛刺、漏镀和明显条纹镀层允许有轻微水迹和夹具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