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院系名称课程名称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任课教师宋专业自然地理学号姓名日期 2013-12-20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制1读书报告读《人与自然和谐的水需求—生态水文学新途径》一、本书概况书名:《人与自然和谐的水需求—生态水文学新途径》著者:malin falkenmarkjohan rockstrom 译者:任立良束龙仓等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页数:226页出版日期:2006年09月第1版二、作者简介falkenmark是国际水文应用和名誉教授,前瑞典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会员,多年在斯德哥尔摩瑞典气象和水文研究所担任专家。
自1965年起她担任科学部长,后来成为水文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
falkenmark最有影响力的成就在瑞典林雪平大学主持跨学科研究的计划。
她早期主持的工作包括气候,水的利用模式,技术和水管理等。
johan rockstrom在研究全球水资源和策略来构建弹性水稀缺的地区可谓领先的科学家,有超过15年的热带地区应用水研究经验,并且在土地应用、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100多部出版物,在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担任副科学顾问。
因为他在土地变化、政策和社会研究方面的工作,在2009年被授予“年度瑞典人”称号。
三、内容概要《人与自然和谐的水需求—生态水文学新途径》这本书是一部有关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主要涉及与水相关的且发挥不同作用的4个主要方面:生活和生产供水、植物生产用水、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中涉及到的水要素、干旱。
作者围绕水循环、植物生产、雨水等重要概念,分析全球尺度的淡水资源.对很多与人类和生态系统有关的水的功能及角色进行了分类,解释了对不同地区的雨水进行绿水(气体)和蓝水(液体)的分类及水资源利用的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不同模式,全面 2 这本书在一定深度上讨论了如何获得更加合适的“绿”水资源,以满足未来两代人事物生产的需要以及在灌溉过程中通过不同方式使单位水量得最大产量是多少,还有多少水去“别处”寻找,而这个“别处”又是指哪里。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特别注重热带半干旱地区的研究,因为这些地区具有最大的挑战性。
当人口问题困扰着湿润地区,而干旱气候和畜牧业制约着干旱地区的同时,在热带半干旱和稀树草原地区,更多地粮食生产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冲突,显得尤为突出。
四、读书感想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在诸多方面,自然赐予人类很多很多,包括物质和精神的。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人类要尊重自然,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水对人与自然都极其重要,水是农业的命脉,生命的源泉,环境的支柱。
它滋养着整个生态系统,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不仅是基础型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而且是公共性社会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生命性资源。
与水相依的人类必须在人类需水和自然需水之间寻求平衡人类文明最早出现在水源充足且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水对人与自然都非常重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变化中,水扮演者重要角色。
水作为营养物质的携带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决定性要素,又是水生生态系统的生境。
在社会系统中,水作为迁移介质、运移溶剂、微气候调节者和全球尺度的能量携带者,对于支撑人类生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粮食生产、能源生产。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推动力在运转。
预计在接下来的50年里人口里人口增长将达到50%,并且城市化与工业化正在继续。
为了养活从现 3 在开始两代人之后的世界人口,每年还需要额外3300km3 “绿水”,全球粮食生产的增长需超过50%以上,因此土地利用必须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南部非洲国家和南亚地区。
那么所要增加的这部分“绿”水需要从哪里来呢?一个选择是将作物生产水平扩张到未开发的可耕地上,主要是在非洲和南美洲。
该选择意味着“绿”水的挪用。
目前绿水量和陆地生态系统包括稀树草原、森林、湿地上的总政发有关,而稀树草原、森林、湿地都在提供基本的生态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指导性方针来指明。
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是学会与变化共存,并保证生命给养系统提供食物、生物量和生态服务的功能,同时保证其抗干扰和变化的能力。
必须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获取生态系统对自然干扰和人类反干扰的恢复力。
因此必须保持一个最小的有机体组合,以维持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保障能量流和元素循环的畅通。
淡水在这里是有关过程的基础。
从轮作到连续耕作,农业随着时间的逐步发展阐明了这一点,并且最后达到不同的农业生态极点,在比较成功的现代系统中可以达到6—10t/hm2 ,而在不太成功的非洲耕作系统则小于1/t/hm2 。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水已经成为生命给养的基础性条件。
在这些地区,对隐线水危机的日益增长的认识带来了对未来的普遍关注。
已有人警告,淡水可能会变成为新千年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人类需要清洁的水,但污染物的产生在人类活动中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需要更多地粮食,但是,作物生产要消耗水,而且生产的扩大会减少下游的使用者和生态系统所用水。
当前人口的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但不能以生命系统受破坏和降低其满这样子孙后代需求的能力为代价。
人类在从自然资源利用中获益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尽管人们已为此奋斗了40年,但许多问题仍在继续恶化。
在联合国盛世宣言中,部分领导人希望能摆脱困境,消除贫穷、饥饿、疾病,而所有这些都与人类及维持地球生命的生态系统有关。
因此,需要我们对生命系统的运作及人类应如何利用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需要在两个矛盾体,即人类安宁与保护自然资源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而人 4 类的安宁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之上的。
本书主要涉及与水相关的、且发挥不同作用的4个主要方面:生活和生产供水、植物生产用水、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中涉及到的水要素、干旱。
因此,盛世宣言所要达到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有关社会一生态水文的平衡问题,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基本生活供给、保护基本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平衡。
早期的研究只局限于水生生态系统,而本书也涉及陆地生态系统,其表述是建立在莫斯科大学milvovich教授关于在不同的生物群落中单位面积内生态水文系统的破坏程度的观点上,同时也把本书献给m i lvovich教授以示纪念。
他的这个观点是从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研讨会上提出的绿水概念中提炼出来的,在该研讨会上涉及到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蒸气,而陆地上有2/3的降水直接消耗于光合作用。
应多多关注不可见水人类历史或多或少是成功治水的历史,治水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如日常生活供水和生产人类所需事物的灌溉水。
水的实用功能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在整个历史中,人类发明了无数巧夺天工的设施,他们将水从湿润地区调配到干旱区域。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降水是一种能源。
自第二次大战以来,水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
很多年前,大多人都关注河流域含水层中的可见水。
尽管水是植物生长的两大原料之一,生态学家更多关注能量流和养分流方面的研究。
另一方面,工程师认为农作物生产是灌溉问题。
但对于农作物自身而言,其根系吸收的水与是否来自降水入渗还是来自灌溉并不相关。
无视植物生长的耗水是令人惊讶的。
由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环境学者们警告大规模的灌溉将不取,因此很有必要去关注土壤中之物生长所必须的不可见水。
据观测,未来十几年内在热带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区域进行大规模的灌溉将不可行,所以对雨养农业的不可见水进行研究更有必要。
从生态学角度讲,参与植物生长的水(如土壤水)总是与土壤紧密联系。
水是土壤的非生物因素,不具有生物功能,仅为土壤性质的一个方面。
水是植物生长过程必备的条件,生产是指能量与物质的相互 5篇二:《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班级:地质11102班姓名:李显峰任课教师:刘宗保(老师)时间:目录浅谈矿山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矿山水文地质设计 (2)摘要.............................................................................. . (2)关键词.............................................................................. (2)0 前言.............................................................................. (2)1 水文地质问题对矿山的影响 ............................................................................. (3)2 水文地质问题对矿山的损失 ............................................................................. (3)3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 ............................................................................. . (4)4 矿井水文地质设计基本情况 ............................................................................. (4)5矿井水文地质设计的工作思路 ............................................................................. (5)5.1找矿勘察阶段 ............................................................................. .. (5)5.2矿山基建阶段 ............................................................................. .. (5)5.3矿山生产阶段 ............................................................................. .. (6)6 结语.............................................................................. (6)参考文献 ............................................................................. (7)浅谈矿山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矿山水文地质设计摘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且具有不可逆性,矿山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防治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