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食品辐照保藏

第四章 食品辐照保藏


2. 导致微生物和昆虫的死亡
辐射对微生物的作用 食品经辐射后,附着在食品上的微生物和昆虫发生了一系 ( 1)直接效应: 辐射对病毒的作用 列生理学与生物学效应而导致死亡,其机理是一个十分复 细胞膜受损,酶释放出来,酶功能紊乱,干扰微生物代谢, 通常使用高达30KGy的剂量才能抑制病毒的活性。 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与下面两点 使新陈代谢中断,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有密切关系: DNA受损,即DNA分子碱基发生分解或氢键 辐射对昆虫的作用 细胞内蛋白质、 断裂等,致使微生物细胞活动紊乱,甚至停止。 辐射敏感性与昆虫细胞的生殖活性成正比,与它们的 (1) 造成遗传物质DNA的损伤; ( 2分化程度成反比。 )间接效应 当水分子被激活和电离后,成为游离基,起氧化还原作用, 辐射对寄生虫的作用 这些激活的水分子就与微生物内的生理活性物质相互作用, (2) 辐射化学效应的产物与细胞组成发生反应。 辐射可使寄生虫不育或死亡。 而使细胞生理机能受到影响。

三、辐照剂量单位 辐射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辐射能量 放射性强度 辐射量 吸收剂量 焦耳 Bq 库仑/千克 Gy J/kg ev Ci 伦琴 rad

照射量及其单位 (量度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的射线的) 照射量(Exposure)是用来量度x射线或r 射线在空气中电离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 为伦琴(R)。
5. 维生素
食品中维生素在辐射中的稳定性和食品的性 质及成分有密切的关系,其损失率随着辐射 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二、食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 抑制蔬菜发芽和果实后熟
蔬菜中的马铃薯和洋葱,主要是通过控制 其休眠来进行储藏的。在结束休眠后,如果 温度和湿度适宜时,便会旺盛地发芽;果实 采收后的成熟现象称为后熟,后熟的速度影 响着储藏期的长短。

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率及其单位 剂量当量就是用来量度不同类型的辐射所引起 的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其单位为雷姆(rem) 或希汶特(Sv)。 单位时间内的剂量当量称为剂量当量率, 其单位用rem· s-1或rem· h-1等表示。
第二节 食品的辐照保藏原理
辐照保藏食品的原理与射线照射时引起 食品及食品中的微生物、昆虫等发生一系列 物理化学反应有关,这些反应称为辐照效应, 主要有化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
一、食品辐照的化学效应 辐照的化学效应:是指被辐照物质中的分子 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食品的辐照处理,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除 了食品本身及包装材料之外,还有附着在食 品表面及内部的微生物、昆虫和寄生虫等生 物体。
辐射化学效应的强弱用G值表示,所谓G值就是介质中 每吸收100eV能量时发生变化的分子数。 例如:麦芽糖溶液经过辐射发生降解的G值为4.0 ,则表示麦芽糖溶液每吸收100eV的辐射能,就有4 个麦芽糖分子发生降解。不同介质的G值可能相差很 大,G值大的,辐射引起的化学效应较强烈;G值相 同者,吸收剂量大者所引起的化学效应较强烈。例 如G值等于3,吸收剂量为1Mrad时,每千克介质发生 变化的摩尔数为3.1×10-6,剂量提高到6Mrad时,则 每千克发生变化的摩尔数达1.9×10-2。
辐射对生物体作用的机理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但可能 与下列原因有关: (1)由于射线的辐照,细胞中的DNA和RNA受到损伤, 植物体生长点上的细胞不能发生分裂,所以马铃 薯、洋葱等经辐照后不会发芽。参见下表。 (2)食品辐照时,干扰了ATP的合成,使细胞的核酸 减少,抑制了植物体的发芽。
马铃薯经辐射后核酸含量的变化
电子射线 电子射线射程短,密度大,穿透力差,一般 适用于食品表面的照射。 如对易腐食品辐射时,选定适当的“加 速能”,就可使射线不穿透食品内部,只进 行表面杀菌。
X射线
X射线具有高穿透能力,可以用于食品辐 射加工。 但是由于电子加速器作X射线源效率低 ,而且能量中包含大量低能部分,难以均匀 照射大块样品,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低剂量辐照。

二、辐照保藏的商业化应用
1.果蔬类 防止微生物的腐败作用 控制害虫感染及蔓延 延缓后熟期,防止老化(1)辐射对水果的影响
对于有呼吸变换期的水果,在其呼吸率达最小值 辐射在水果中的商业化应用: 时是辐射处理的关键时刻。 对香蕉等热带水果十分有效, ①控制辐射剂量,杀灭霉菌 在此时辐射能抑制其后熟期,主要是能改变体内 香蕉:对绿色香蕉辐照剂量常低于0.5kGy,但对有机 ②辐射水果抑虫 乙烯的生成率从而影响其生理活动。 械伤的香蕉一般无效。 ③延迟后熟期,对香蕉等热带水果十分有效 辐射能使水果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维生素C的 木瓜:用1kGy剂量即可延迟木瓜的成熟。 破坏、原果胶变成果胶及果胶酸盐、纤维素及淀 ④增强水果中色素的合成 芒果:0.4kGy剂量辐照可延长保藏期8d,用1.5kGy可 粉的降解、某些酸的破坏及色素的变化等。
2. 蛋白质和酶
蛋白质
结构破坏 辐射交联 辐射降解
蛋白质辐照时交联与降解同时发生,而往往是交 联大于降解,所以降解常被掩盖而不易觉察。

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蛋白质,所以辐射对酶 所引起的作用与蛋白质类似,酶中所含的巯 基(-SH)由于容易氧化会增大酶对辐射的敏 感性,但在复杂的食品体系中,由于其他物 质的伴生存在而使酶得以保护,欲使酶钝化 需要相当大的辐射剂量。
我国批准的辐照食品
第一节

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
一、电磁辐射线 α 主要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X射 -射线:相对质量较大,电离能力大,穿透能力小 线。 β -射线:为α-射线质量的几千分之一,点电量为 -射线大。 其一倍,穿透能力比α α、β、γ等射线辐射的结果能使被辐射( 辐照)物质产生电离作用,因此常称为电离 • γ -射线:电离能力比α、β射线小,但穿透能力 比它们大。 辐射
吸收剂量、剂量率及其单位 (量度被辐射物体吸收量的) 在辐射源的辐射场内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所吸收 的射线的能量称为吸收量,其单位为拉德(rad)或 戈瑞(Gy)。

戈瑞与拉德的关系:1Gy=100rad 吸收剂量率——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单位时间内吸 收的能量(Gy/s)。 吸收剂量率:D=dE/dt
完全杀死果实中的害虫。



(2)辐射对蔬菜的影响 辐射可影响新鲜蔬菜的代谢反应,如改变蔬菜的 呼吸率,防止老化,改变其化学成分等,作用效 果与辐射剂量有关。。 低剂量0.06~0.15kGy对控制根茎作物如马铃薯、 洋葱、大蒜的发芽是有效的。但辐照剂量过高, 会腐烂。 辐照可防止蘑菇开伞,延迟后熟。
• X-射线:电离能力小,穿透能力很强。
都具有使被辐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作 用的能力和不同穿透程度的能力。
二、辐照源 1.放射性同位素辐照源 辐照源:放射性同位素 天然、人工制造 电子加速器 x射线发生器

辐射源是食品辐射加工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分 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电子加速器两大类。 (1) 放射性同位素 60Co辐射源、 137Cs辐射源 (2) 电子加速器 电子射线、X射线
辐照食品标志


辐射加工是一种高效加工手段,具有穿透性强、 可在常温下进行、节能、无残毒、易控制等独特 优势。 食品辐射的特点: 1.“冷杀菌”;2.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3.辐照 处理食品能耗低;4.对环境的污染小。
与微波的区别:
辐射是利用原子核衰变产生的电磁波来处理食品 ,而微波则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来处理食品。
第四章 食品辐照保藏
食品辐射(照)的意义及特点
食品的辐射保藏: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照射食品或 原材料,进行灭菌、杀虫、消毒、抑制鲜活食品 的生命活动,从而达到防霉、防腐、延长食品货 架期目的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和技术。这种技术 又称为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技术。 辐照食品:经辐照技术处理后的食品。在我国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附则中定义:辐照食 品是指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 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照射加工保藏的 食品。
3. 糖类
糖类在辐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主要是降解作 用和辐解产物的形成,若干故态糖类的辐解 产物见下表。
辐射不同固态糖类的主要辐解产物

葡萄糖
辐解产物
甲醛 乙醛 丙酮
G值
0.06
500krad时浓度(10mg· kg-1)
0.095
葡糖醛酸
葡糖酸 5-脱氧葡糖酸 果糖 甲醛
0.4
0.8 0.32 2.5
4.1
8.2 3 4
蔗糖
甲醛
果糖 葡萄糖
0.16
0.25
甘露糖醇
甲醛 果糖
0.8 0.56
1.26 5.2
4. 脂类
脂肪和脂肪酸被射线照射时,饱和脂肪比较稳定 ,而不饱和脂肪容易氧化,出现脱羧、氧化、脱氢 等作用。有氧存在时,由于会发生自动氧化作用, 饱和脂肪也会被氧化。辐射促进自动氧化过程可能 是由于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和过氧化物的分解,并使 抗氧化剂遭到破坏。 食品中的脂类组分受辐射而产生的化合物,除了 有辐射诱导的自动氧化产物外,也有非氧化的分解 产物。
核酸 照射剂量 (krad) 0 RNA 5 核酸含量(mg· g-1干物质) 12月 140 61 3月 140 83 4月 154 84
8
0
57
170 131
65
170
DNA
5
8 121
108
121
120
123
( 3)植物组织处于休眠状态时,其生长点缺乏植物 生长激素或生长激素被钝化,若把经过辐射的马 铃薯放入一种生长激素 — 赤霉素酸溶液中,马铃 薯就开始发芽(下表)。
赤霉素酸对g辐照的马铃薯发芽的影响
处理法
剂量 (krad) 赤霉素酸浓度 (ppm)
处理 数
5日 后
发芽率
10日 后 15日 后 20日 后
8
8
0
2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