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度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心血管内科不少于2 d的患者2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5例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145例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舒适度的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法,将收集到的数据用Epi Data3.0录入和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为47.6%,对照组为28.3%,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舒适度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舒适满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心血管;舒适度;护理;影响
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目比较多、管理比较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优化治疗效果,笔者对本科室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心血管内科不少于2 d的患者290例,其中,男144例,女146例。

30岁以下45例,30~50岁136例,51~70岁97例,70岁以上12例。

文化程度:55例为文盲,67例为小学,114例初中,41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

职业:165例为农业劳动者,28例农民工,27例个体经商,70例其他。

随机将2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舒适度护理、个性化护理等。

1.2.1 一般护理(1)实行首接负责制。

(2)空气舒适。

既要让患者入住放心,又要让患者感觉空气舒适,标准是患者视觉、嗅觉舒适,充分流通空气。

1.2.2 心理护理[1](1)实行首接负责制,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过程。

(2)开展护患沟通制,上岗前进行培训,护士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同时进行非语言沟通。

(3)加强疾病宣教,做到每种疾病都发放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单,可明显缓解患者因对疾病性质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惧心理。

1.2.3 个性化护理如有的患者喜欢安静,尽量不要去打扰,工作尽量安排有序,有的喜欢热闹,可以随时与患者交谈。

同时注意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工勤人员和各级医护人员,早上查房前避免一切卫生人员的进出、打扫等工作,各种治疗可以在一个时段执行[2]。

1.2.4 出院护理出院前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意见,宣传出院指导,有机会则要安排回访。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舒适度自我评定量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对样本人群进行访谈式调查,按照患者自己的想法如实打钩,不会填写的由其家属代替,当天收回,共发放290份,收回290份,回收率为100.0%。

舒适度满意情况内容包括:心理舒适度、环境舒适度、身体舒适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等方面内容。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详见表1。

3 讨论
舒适度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体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一切生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3]。

人一旦生病,其舒适程度逐步下降,对周围环境会不适应,身心会出现某些病理现象。

护理人员的工作需要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现护理价值,这也是护理的最高境界,使患者恢复健康,达到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4-6]。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入院要求最高的舒适度,传统的一般护理往往达不到患者的要求,舒适度护理是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对较高舒适度要求而进行的护理干预,在环境、心理、身体等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经过舒适度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舒适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由此可见,舒适度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舒适满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如芬. 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18-19.
[2]廖红辉. 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6(5):40-41.
[3]李爱兰.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42-43.
[4]胡丽青.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4-75.
[5]刘海英.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 亚太传统医药,2009,7(4):72-73.
[6]杨晓媛,李洁. 心血管病防治新概念与护理学面临的挑战[J]. 中华实用医药,2010,4(1):1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