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影像学诊断

乳腺影像学诊断


乳腺恶性肿块
结构紊乱
• 结构紊乱可见于乳腺术后、恶性肿瘤和 巨大肿块 • 肿瘤可能隐藏于正常腺体组织中,而仅 表现为结构紊乱
乳腺恶性肿块
继发征象
• • • • • 结构紊乱 不对称性密度增高影 皮肤增厚或呈桔皮样 皮肤收缩 弥漫性高密度影
乳腺恶性肿块
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乳腺良性肿块
皮脂腺囊肿
• 紧邻皮肤,但病变处皮肤无变化 • 病变较稳定 • B超为低回声囊性物,紧邻皮肤
乳腺良性肿块
脂肪囊肿
• 常见于创伤或 手术后 • 囊壁可见壳状 钙化
乳腺良性肿块
管状腺瘤(泌乳性腺瘤)
• 小于35岁的女性 • 罕见 • 影像表现类似纤维腺瘤
乳腺良性肿块
血肿
• 创伤后
乳腺影像学诊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腺解剖
• 位于第2-6肋高度,浅筋膜浅深二层之间 • 被结缔组织分为15-20个腺叶 • 15-20条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 • 乳房悬韧带(Cooper)与皮肤垂直
乳腺解剖
乳腺解剖
• 淋巴回流:腋淋巴回流 胸内侧淋巴回流 • 动脉血供:胸廓动脉、腋动脉、肋间动脉
乳腺良性病变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 密度增高影 • 边界不清 • 营养不良型细小、不规则钙化,簇状或散在 分布 • 常见于双侧乳腺
乳腺良性病变
纤维囊性乳腺(fibrocystic breasts)
• • • • 纤维化导致乳腺密度增高 可见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的囊肿 营养不良性钙化 囊内钙化--牛奶样钙化
乳腺良性钙化
• 营养不良型钙化
细小不规则钙化 多源于乳腺基质
乳腺良性钙化
• 动脉壁钙化
沿血管走行的两条平行钙化
乳腺良性钙化
• 小叶钙化
位于腺泡内,细小、光滑钙化--葡萄珠
乳腺良性病变
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 钙化多样性,常伴肿块。 • 钙化可占据全部肿块,或仅位于肿块边缘 呈蛋壳样分布。 • 肿块边界清。 • B超显示肿块为实性物质
• • • • 源于终末导管 导管内细小不规则钙化 钙化可能为钼靶X线片的唯一征象 肿块不易触及
乳腺恶性肿块
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 通常可见肿块 • 可以伴有原位癌 • 可见不规则、砂砾样钙化
乳腺恶性肿块
囊内癌
• 生长于囊肿壁
• 可源于囊壁组织或邻近肿瘤浸润
乳腺良性肿块
脂肪瘤
• • • • 边界清晰,脂肪密度 较常见 体积可以很大 也可类似于正常的脂化小叶
乳腺良性肿块
错构瘤
• 其内可见脂肪组织
乳腺良性肿块
积乳性囊肿
• 哺乳期或哺乳后女性 • 脂肪含量高呈低密度 • 蛋白质含量高呈高密度
乳腺恶性肿块
恶性肿瘤特征
• 边界光滑、分叶状、毛刺状 • 钙化 • 部分恶性肿瘤表现类似于良性肿瘤, 因此需要反复不同方法检查,直至确 诊为良性
乳腺恶性钙化
• • • • • • 簇状分布或占据整个象限 形态及大小均不规则 导管内钙化 线状及分支状 钙化数目变化快 其他:圆形、均以、长时间内无显 著变化
乳腺肿块
• 形状
圆形、卵圆形 分叶状 不规则
• 边缘
圆形 小叶形 磨玻璃 边界欠清 毛刺 晕征
乳腺良性肿块
• • • • 边界光滑 圆形或卵圆形 可见特征性钙化 超声为囊性
乳腺检查方法
• 钼靶X线照像 • B超 • MRI • 红外线
乳腺钼靶照像
• 钙化 • 肿块 • 腺体结构紊乱
乳腺病变分布
乳腺的钙化
• 钙化形态
• 钙化大小 • 钙化分布 • 钙化密度
乳腺良性钙化
• 皮肤钙化:
小环形钙化,孤立 或呈簇状分布
乳腺良性钙化
• 分泌性钙化-浆 细胞性乳腺炎
高密度短棒状钙化, 或沿乳管走行的分 支状
乳腺良性肿块
脓肿
• 临床症状明显(红、 肿、热、痛) • 急性期时不适于钼 靶照像
乳腺良性肿块
纤维腺瘤
乳腺良性肿块
放射状瘢痕
• 良性导管增生、硬化 • 中心可以透亮,但无脂化中心 • 中心无实性肿块(与恶性肿瘤鉴别)
乳腺良性肿块
叶状肿瘤
• • • • • 绝经期妇女 体积大,活动佳 15%为恶性 表现与纤维腺瘤相似 较罕见
乳腺良性钙化
• 脂肪坏死
乳腺局部手术或创 伤后脂肪坏死形成 囊肿,囊壁钙化 环形、蛋壳样钙化、 大小不一 多见于脂化型乳腺
乳腺良性钙化
• 纤维腺瘤
通常为中心型巨大无定型钙化--爆米花样
形态多样,也可见于周边
乳腺良性钙化
• 囊内或囊壁钙化
囊内钙化较小、呈颗 粒状,漂浮于孤立的 囊肿内- 呈簇状分布(水平位: 茶杯样。轴位:泥沙 样)-牛奶样钙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