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虽然不是韩国特有的一种电影叙事形式,但随着韩国电影的不断提升和创新,这类电影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在韩国大批出现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是lw54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创作分析。
希望能帮助大家!摘要:本文通过对影片的分析,来探究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这种电影类型,以影片《熔炉》、《杀人回忆》的分析为基础贯穿全文研究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创作方法,通过电影产生的背景以及题材分析来概述这种电影类型,还原真实事件,分析情节和创作特点来进行创作分析,并且来评述该电影类型带来的社会效应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对中国电影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韩国;真人真事;《熔炉》;《杀人回忆》;创作 ;影响前言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虽然不是韩国特有的一种电影叙事形式,但随着韩国电影艺术的不断提升和创新,这类电影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在韩国大批出现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种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现实题材的电影大部分是以某个民主事件或者某个犯罪案件等为电影的原型,在诉说各种离奇悬疑的同时,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影片以外甚至是事件以外的对于社会的思考和某些情感诉求。
虽然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剧情上可能会挑战观众的心理底线或者涉及到国家的政治,带有某种政治色彩,但是不得不说它从某种程度上显现的艺术价值跟人文主义情怀还是让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的。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种电影类型的创作手法。
近几年来,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这种电影类型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线,而该类型电影集中且成批出现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集中。
虽然此类电影早期在好莱坞、中国就出现过,但当是在韩国并不是特别盛行,之后由于多种社会因素促使这类电影在韩国繁衍生息、经久不衰。
一、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概述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已经成为近几年来观众熟知的一种电影类型,顾名思义这种电影就是由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所改编经过艺术创作加工而成,满足了观众的心理诉求。
(一)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产生的背景早期的中国电影市场还不是特别开放,是很难看到韩国电影的。
而现在我们最少可以了解到近十年来的韩国电影。
早期的韩国电影是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但却一直伴随着一种电影审查制度,而这种电影审查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的。
在电影刚刚传入朝鲜半岛的时候,其实是连这电影审查都没有的,但是伴随日本的侵略和殖民入侵逐渐出现了这种制度,从这里不难看出,为了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
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电影制度在朝鲜半岛愈演愈烈,日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加强了电影审查制度,从而进一步限制电影的创作拍摄。
韩国政府在成立之后这种电影审查制度依旧挥之不去,原因是当时的韩国掌权的依旧是军政府。
直至韩国废除陈旧的电影审查制度后,大大减少了电影创作和拍摄的限制,所以大量的色情片开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所以出现了后来的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分级制度正式确立之后,对于电影的创作大大放宽了限制,提高了创作热情,所以出现了多种故事结构和电影类型。
电影审查制度走向电影分级制度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和完善了韩国的电影创作水平和拍摄手法,由此提高了韩国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二)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选材分析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选材大部分以一些离奇、悬疑、惊悚、暴力、恐怖事件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比如《熔炉》《韩公主》《青蛙少年失踪事件》等等,通过对事件的尽力还原和对主人公的刻画来揭露社会的显示,同时由电影反映出的视角来了解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不满、无奈、愤懑,而观众通过电影的表达也可以释放自己的一种情感诉求。
二、韩国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案例分析(一)影片事件分析——以《熔炉》《杀人回忆》为例1、《熔炉》——但愿我们不被现实融化影片讲述的是韩国光州一个聋哑学校中发生的性侵事件,从2000年开始直到2005年全校从校长到老师10多人多学校部分7到20岁的听力障碍者进行时报或性侵,然而事件中所牵扯到的学校负责人等并没有受到法律该有的制裁。
之后该事件受到女作家孔泳枝的关注并创作成小说,由此受到人们极大的追捧和关注,随后被改编成了电影上映,而在电影上映之后,事件被重新调查,罪犯终被绳之以法,电影带来的不止这些,韩国还修改了原有的法律条文,保护弱者的权利,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换来的却是一个国家进步。
2、《杀人回忆》——回忆的还有那个特殊的时期影片的创作和拍摄是以20世纪80年代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为蓝本进行的,影片不仅仅是把案件发生的始末展现出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当时韩国的政治体系,当时的韩国执政的依然是军政府,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司法体系混乱,示威游行经常在发生,可以看出当时的韩国并不是一个安定太平的国家。
而华城连环杀人案直至公诉期失效也没有抓到凶手,也反映出当时韩国警察的无能,虽然此案件从此成了一个迷,但影片留下的是观众对于那个时代的思考。
(二)影片情节分析1、《熔炉》(1)雾津,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但影片的开始它带给观众的就是一种雾蒙蒙看不清前路的感觉,让人内心很压抑很闷。
铁轨上衣衫褴褛满身伤口的孩子,被主人公不小心撞死的小动物,我们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透露出来的那种无助和绝望却直指人心。
(2)当主人公抱着一盆兰花走向校长办公室的时候,表达出来的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和讽刺,因为兰花自古以来素有“花中君子”的美称,常常被人用来寓意高尚、德高望重。
当主人公走到校长办公室门前时,看到的却是民秀遭毒打,就在观众都为这个孩子心疼,为他不平的时候,主人公翻身将施暴的老师打倒在地,我们的内心也在为他的这个举动而欢呼,终于要想这世界的不公平而战斗。
(3)后半段主人公为了取得判决公正而走上无比艰辛的道路,但还是败给了腐朽肮脏的金钱和权利,在性侵证据确着、罪名可以成立的情况下依旧判了缓刑,此时镜头里所有人都乱作一团,为遭受到不公的判决而打抱不平,不只是他们,连同银幕前的我们都会怀有一种愤懑、痛恨、无力和绝望。
(4)民秀最后的就结局也是让我们揪心不已,本来可以上庭作证却被告知奶奶已经原谅了那些人签了和解书并且收了他们的前,得知这些后民秀已然内心已经崩溃。
就像他说的“凭什么原谅他们,我都还没有原谅,他们杀死了我的弟弟”但有时候世界就是这样,让人崩溃让人无助让人不知所措,此时的民秀心里该是恨死了这些伤害他和弟弟的人,但是法律给不了自己公正,所以被逼无奈他只能选择跟伤害他的人同归于尽,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也不是法律应该给予被害者的结局,在可怜这个孩子的同时,心里的那种悲痛和震惊是无法表达的,为受伤的孩子们也为这个社会。
2、《杀人回忆》(1)案件发生后,警察逮捕了智力障碍的光浩,在审问过程中不断拳打脚踢进行逼供,荣久对光浩进行殴打并不单单指这个人或者这个案件,而是当时韩国警察界的一个缩影,也能够表现出当时在转型时期的韩国混乱的法侓体系。
(2)一天晚上,一名女子又遭到侵害,但死者并不是穿着红色衣服,所以由此推翻了之前专杀红衣服女子的结论,案件由出现了新的转变。
导演用几个简单的镜头表现出了这名受害女子在出门前犹豫不定的心里状态,纠结再三最终还是脱下了红色外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这个案件带给民众的恐惧感是很强烈的,已经达到了人人自危,人人恐惧的地步。
而在案发现场警察泰允极力劝阻围观群众绝对不要破坏案发现场,但恰巧就是出现了一个老头偏要在案发现场才了脚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韩国当时的群众是几乎没有什么法律意识的,整个法律体系和民主意识一片混乱。
(3)所有观众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影片的最后,十七年以后的斗满已经是一个商人,途经此地,还是大片的金色麦田,还是当年的景象,不自觉的又来到了当年发生杀人事件的水渠旁。
路过的一个小女孩问他为什么要看那里,并且充满好奇的告诉他不久前有个男人跟他一样,做了同样的动作,都向水渠里看,她问了跟现在相同的问题,对方给他的回答是“他记得很久以前在这里做了一件事,所以回来看看”而斗满惊讶的问到小女孩那个人长什么样子的时候,小女孩也只对他说“有点平凡,很普通的那种”。
此时的斗满眼眶泛红,好像丢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让观众也为之动容。
最后的斗满盯着镜头是在控诉那个无情的时代也是对于那个年代的种种无可奈何,凶手往往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也是最最平凡和普通的。
(三)创作意图分析两部影片都是震惊整个韩国的事件,在尽力还原事件本身的同时,也在揭露社会制度和权力黑暗丑陋的一面。
在影片《熔炉》中这些聋哑孩子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疼爱,缺少家庭的温暖,但是无情残酷的现实却又浇了一盆冰冷刺骨的凉水,彻底把所有人的那一点点希望都浇灭。
让我为之动容的一个场景就是主人公捧着民秀的遗像在雨中跟路人诉说“这个孩子叫民秀,他听不见,也不会说话……这样的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最终主人公被警察摁倒在地,而民秀的遗像也摔在地上被人践踏踩碎,此刻我相信所有人的心也跟着遗像一起碎了,难道正义永远都抵不过金钱的诱惑和权力的腐朽么?本身影片还有另一个亮点,结局并不是像一般的电影结局那样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善恶有终。
而真实的事件却比电影还要让人揪心让人感叹这个社会,真正的事件要比电影里展现出来的残酷很多,现实中很多人想要帮这些孩子,但其中的很多人都因此自杀,生病,甚至被报复遭到杀害,我们只是通过电影,通过新闻看到了解这件事,但真正身处其中的他们究竟会受到多大的打击和伤害我们不知道,也不能真正的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我们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的发生,不禁想问,这个社会怎么了?面对腐败的权力体系和金钱的诱惑,受害者就得不到应有的公平公正么。
但可以慰藉的是,影片公映之后带来的反响是巨大的,起码因为它的出现,案件被重新调查,施暴者们也得到了该有的惩罚,韩国也修改和添加了关于加强妇女和儿童保护措施的法律条文。
在为正义而战的道路上注定是孤独和艰辛的,面对一个我们无力改变的世界,做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吗?就像影片最后徐干事的一句话,我们之所以这么努力,并不是要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要做的就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就是伟大的,就是有意义的,就是坚持下去的理由,这就是导演想要从影片中告诉观众的东西。
《杀人回忆》可以说是韩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一个外国人而且是90后,我无法体会到那段历史、那个时期带给韩国人民的是什么,可是抛开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部电影也是很成功的,它带给你的震撼和导演留给你的思考是无法言喻的。
当时的韩国被独裁笼罩着,全国上下生活在一片迷雾之中。
韩国总统朴正熙在1979年被刺杀身亡之后,汉城迎来短暂的春天,好景不长,由全斗焕领导的军事独裁继续统治韩国人民,镇压民主政治运动,还拘捕和杀害民主运动领袖和大批学生,给韩国带来了一场政治灾难,但同时也加快了韩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到来。
《杀人回忆》拍摄的事件背景就处于这样一个环境当中,从荣久殴打光浩的几个镜头久可以看出警察刑讯逼供不过是家常便饭,这不过是当时警察办案的一个缩影,是整个军事独裁体系下的一个缩影,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