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心理学论文

运动心理学论文

1.1.2 健身运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由于健身运动与其他参加健身的个体接触, 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等进行自我评价, 而个体主动参加健身运动一般都会促进自我知觉。同时, 个体参加健身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进行的选择, 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 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并能在健身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
1.1. 5体育运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运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运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体育运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Key words: sports, psychology, healt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适应是指个人通过作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而发展是指个体的成长和才能品质在时间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体育也成为热门研究预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对理论和实践还有不足,因此本文对体育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1.1健身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
健身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 在通过健身运动辅以治疗后, 不仅生理疾病减轻, 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1.1.1健身运动能促进智力发展
健身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运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 有目的地运用知觉( 观察) 、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 经常参加健身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 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改善和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 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相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提高。经常参加健身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 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 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 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 6 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 健身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 能降低焦虑水平, 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 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1.1.6体育运动能治疗心理疾病
根据助故(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口沁的人则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这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运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墓本机制尚完全情楚,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己开始流行起来。Boss cher(l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运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运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运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动队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是实现地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也已经在政策取向上肯定了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体教结合已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字:运动,心理,健康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Abstract
mental health i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psychology very active field. According to the body - mind interaction theory,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are closely connected. At present,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but in China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just started, the research also generally with blindness and repeti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deep step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sports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results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concept,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its mechanism is discusse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status in this fiel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1.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的发展变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对健康定义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好的一种状态, 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然而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并没有确定的说法, 1930 年白宫会议报告就指出, 心理健康可以界说为个体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 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 这个说法充分理解了心理健康作为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精神内涵;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能对社会作出良好适应, 充分发挥身心潜能的心理状态。两者的定义有不谋而合之处, 为确定心理健康的内涵, 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操作性定义和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等人提出了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自我安全感、认知、人格、人际关系、情绪等十个方面对其含义进行了论述, 西方心理学家雅荷达提出六大要素, 以帮助我们衡量心理是否健康, 分别从个体的自我认识、人格、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述。[1]刘协和指出的五条心理健康标准是: 1.没有心理异常; 2.正常发育的智力; 3.健全的人格; 4.充沛的精力; 5.丰富的情感生活等。[2]
1.1.4健身运动能减轻应激反应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关系
它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在课堂中, 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心理相容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课堂心理境况好坏的重要标志, 只有师生与同学间心理相容, 关系融洽, 说起话来才有共同语言, 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同心协力, 遇到困难才能同舟共济, 共获进步, 同享快乐。
2.体育运动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
美国学者 COX 总结前人的研究提出六项假说:认知行为假设; 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分散注意力假说; 心血管功能假说; 胺假说; 内腓肽假说。[11]姒刚彦总结以前的研究提出体育活动心理效益的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体育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左半球电活动在运动后降低, 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激活水平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 有许多办法可以达到, 但运动是一种无副作用的途径, 运动中和运动后生化活动的改变同样也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 剧烈体育活动引起安道芬的血浆水平增高和一种与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益处的“安道芬假设”, 即具有和吗啡同样的止痛心理欣快感的作用。②体育活动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良好的身体素质能稀释对紧张因素的交感反应, 能使受到紧张影响的身体各系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③体育活动对自尊的影响: 运动能力、身体条件、身体外表、感知到的力量, 这些知觉将影响身体自我价值的情感, 进而影响综合的自尊感。④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胜任经验的效果。⑤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分散注意力的结果。[26]关于身体活动为什么能促进身体心理健康不应仅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 而应该多角度、全方位探讨其机制。
3.2 虽然大量研究从运动项目特点、人群、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尝试性分析和研究, 得出了一些结论, 但到底哪种因素真正发挥了作用, 是一个一直争论的问题。甚至不能明确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效益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还是根本没有稳定的联系。因此对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复杂关系必须使用多重观点综合分析, 丰富和扩大研究领域。
1.1.3健身运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 健身运动就成为一个增进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运动, 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 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 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 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健身运动中, 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 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 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