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20 MODERN VILLAGE 1/2006
镇内有包括塑料、五金、电线等配件企业955家;形成了以“民用装饰类灯具”为主,“高效节能照明”和“户外装饰类灯具”为辅的产业新格局。

此外,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天宏货运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100多家货运物流公司进场经营,使古镇货运物流行业步入正轨,走向规范,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配套服务体系。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其实,灯饰灯具产业与古镇并没有历史渊源。

古镇灯饰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素有经商传统的古镇人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利用佛山、南海、小榄等附近地区塑料、电线、五金电器等产业优势,用1支灯泡、1根弯管、1条电线组装成简易台灯、壁灯,“提灯走天涯”,开始了古镇灯饰业艰难的的创业史,现在称之为“起步阶段”。

90年代初,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下,才初步建立了约300家灯饰门市的一条街,虽比浙江一带灯饰城滞后,但毕竟有了并列竞争的基础,并开始了此后近10年广东与江浙灯饰业界的“华山论剑”,这是古镇灯饰的“发展阶段”。

1999年,江浙地区民用灯具逐渐衰落,古镇适时举办了国际灯饰博览会,将古镇成功推向世界,也加速了灯饰产业资金、信息、人才、物流的进一步聚集,造就了古镇灯饰日见繁荣发展局面,这段时间称之为“腾飞阶段”。

此后,古镇灯饰产业开始进入“协调发展阶段”。

近年来,古镇灯饰企业每年以100家至200家的数量增加,仅江浙迁往古镇的灯饰企业达300家,全国各地迁入的企业200家,灯饰产业加速聚集,区域集群经济快速发展。

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集群■中山市古镇镇经济贸易办公室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现状
古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面,是
中山、江门、佛山(顺德区)三市
的交汇处,总面积47.8平方公
里,常住人口6.6万人,外来人口
6.8万人。

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
业总产值104亿元,其中灯饰产
值为76.52亿元,连续多年占经
济比重超过75%;灯饰产品出口额
达到3.26亿美元,远销全世界83
个国家和地区。

古镇是以灯饰业高度集中而迅
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镇,目前
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灯饰灯具生产基
地和销售基地,其灯饰灯具产品占
国内主要专业市场份额60%以上,
凡行业内人士都知道古镇是闻名中
外的“灯饰城”。

2002年,古镇被中
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照明电器协
会授予“中国灯饰之都”光荣称号,
2005年10月再次通过三周年复评
验收。

2004年,全镇工业企业共有
4000多家,其中灯饰企业2500
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全镇已有
规模较大的灯饰配件市场4个,
聚焦
1/2006 现代乡镇 
21
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
纵观古镇灯饰20年的发展,专业特色十分明显,区域集群经济不断升级。

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生产营销全面升级。

生产上经历了“组装—配套—仿制—研制为主”的不断升级;销售上经历了“全国推销—自建市场—专业会展”的发展变化;产业链完成了“单一组装—低端制造—细化分工—纵向延伸”的不断扩展。

二是产业规模与品种不断扩展。

至今,古镇灯饰产业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上下游配套全,国内灯具行业“二分有其一”的经济格局;同时,在品种上更加丰富,已经发展成“民用装饰灯具”为主,“节能照明灯具”、“户外装饰灯具”为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除区域品牌、专业市场、零配件齐全外,有政府创立的科技服务中心、权威的省级灯具质量检测站、100多家货运公司组成发达的物流系统、行业排名第一灯饰商务网、专业的会展服务公司等,共同构成了支撑产业发展升级的配套服务体系,也进一步加强了古镇灯饰产业的区域竞争优势。

目前,古镇灯饰产业有五大优势:一是市场占有率高。

据统计,古镇灯饰在国内各主要装饰类灯具市场上的占有率已超过6成,使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二是行业集中程度高,形成了全国知名专业市场。

经过长期引导和扶持,在成本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逐步确立的比较优势,是古镇“灯饰一条街”专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的根本保证;三是企业经营机制灵活。

古镇灯饰企业基本上都是个体、私营企业,因毗邻港澳而积累了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出口加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四是灯饰产品自身优势。

产业集聚
带来优势也促进激烈竞争,因此古镇灯饰产品更新速度更快,产品款式新颖,品种丰富。

五是产品外销的更具有价格优势。

相对国际市场,即使工艺更考究、做工更精细的高端灯饰产品,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古镇灯饰产品体现出更加明显的价格优势,因而越来越多的国际专业客商慕名而来,使古镇逐步成为世界闻名的灯饰产品集聚地。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升级的经验
古镇灯饰的产业发展与升级,从1999年后得到加速。

特别是2000年广东省科技厅开展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古镇作为专业镇的突出代表,更多地受到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怀与鼓励。

近年来,围绕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发展与升级,促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1、项目建设的背景
1999年,广东省科技厅开展专业镇建设调研。

古镇因灯饰产业特点鲜明,理所当然得到国家、省、市科技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更多的关怀与指导。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灯饰产
业虽得到迅猛发展,但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和隐患,至少仍处于产业发展的不稳定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型企业比例大、规模企业偏少;二是产品质量水平偏低,市场知名度高的名牌较少;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偏低,人才信息相对缺乏;四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五是三大产业发展不够协调,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我镇灯饰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有效改善我镇产业发展状况,镇政府提出必须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并在2001年制订了《古镇专业镇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在2002年、2005年两次制订了《古镇镇灯饰产业发展战略》。

经过几年努力,古镇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能够切实为灯饰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产业信息、技术咨询、检测认证、市场推广、人才培训等技术支撑和一站式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灯饰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项目建设的具体过程与内容
古镇灯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正着手第三阶段建设,并将完成由原来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向“灯饰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的转变。

具体建设过程为:第一阶段,在中山市古镇企业技术中心和中山市(古镇)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基础上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和经贸局支持下,与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引导企业开
展技术创新工作;第二阶段,在省、市各级政府部门领导
和帮助下,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建设包括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灯具质量检测中心、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市场开拓服务中心四大功能模块为主的产业服务中心,现已基本完成;第三阶段,建设统一规划、规范运作的古镇镇灯饰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包括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灯具质量检测中心、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公共中介服务中心、市场开拓服务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六大功能中心,现正筹建中,并于今年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

3、对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升级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通过连续多年不断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对古镇灯饰产业发展,灯饰产业集群经济升级,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镇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始,镇党委政府就清楚地认识到,我镇科技创新工作,不应贪图原始创新,而应以引进创新、技术集成再创新为主,着力点是抓好新技术、新工艺向产业的渗透。

具体工作思路是以增强企业主科技意识和质量创新意识为重点,以培育一批强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创建等工作为突破口,以镇级科技创新体系为辐射平台,积极推进灯饰产业的“横向”和“纵向”发展。

事实证明,这些工作都取得实效,具体表现为:
一是我镇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质量品牌意识都得到明显增强。

近几年统计资料表明,我镇企业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成倍增长,实施技改、申报科技立项数量大幅度提高,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获得各类质量认证产品大幅增加。

目前,全镇已有100多家企业设立了自己技术研发机构或开发部,其中欧普照明、百佳金融机具等4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获得市级认定;
二是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灯饰产品上、下游分工细化、配套完善,促进了玻璃、五金、电线、电器、包装等配套企业的发展。

目前,较大规模的专业灯饰配件市场有4个,各类配件门市1000多家、相关配件生产企业近1000家;
三是作为室内装饰灯具闻名全国的“灯饰之都”,由于较早向企业灌输节能环保、LED新技术、智能遥控等照明新概念,促进了相关灯具新产品的发展。

目前,产业已扩展到节能照明、户外灯具和LED装饰灯具等,且凸现出规模效应,“高效节能照明产业基地”、“户外装饰类灯具生产基地”已具雏形,这两个“基地”在未来三年内将会与民用装饰灯具构成鼎足之势,形成“三分天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是行业品牌、规模企业得到较大发展。

除“中国灯饰之都”区域品牌外,目前,我镇已拥有华艺、欧普、胜球、两益、奥科特、开元、东方、松本照明、三立、艳阳、越丰、振辉等一大批行业知名企业与品牌。

至2005年10月,全镇已有广东省名牌产品5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规模企业数也由2000年的60家增加到139
家。

22 MODERN VILLAGE 1/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