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
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 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n金属冷加工:通常指金属的切削加工,即用切削工具从金属材料 (毛坯)或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从而使工件获得具有一定形状、 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如车削、钻削、铣削、刨削、磨 削、拉削等。
6.3 生物金属材料毒性及腐蚀性
n 金属热处理 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
并种在工此艺6.温方2生度 法中 。物保金持属一材定料时间制后备,与又加以工不同基速础度冷却的一
n 特点 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
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 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n 工艺
金属材料毒性
第Ⅱ族的铍、镁、钙、锶、钡、锌、镉、汞-毒性强 第Ⅲ族铝、镓、铟和第Ⅳ族锡、硅、钛、锆-无毒 第Ⅵ族铬、钼、钨-无毒性 第Ⅰ、V及Ⅷ族中:
原子量小的铜、钒、砷、锑、铁、钴、镍-有毒 原子量大的金、钽、铂-未发现毒性
抗蚀性能提高方法
合金化 表面保护层 提高光洁度
6.3 生物金属材料毒性及腐蚀性
(Fe+Fe3C含碳0.77%)。 高温莱氏体: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6.2生物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
金属材料加工
铸造 锻造 塑性加工 粉末冶金 金属热处理 金属冷加工 抛光
锻造 轧制 挤压 拉拔 拉伸 弯曲 剪切
6.2生物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 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电化学结晶法
钛酸酯法 甘油磷酸盐法 阳极氧化法 电镀技术
6.5 不锈钢
国 内 外 外 科 植 入 物 用 奥 氏 体 不 锈 钢 的 化 学 成 分
6.5 不锈钢
医用不锈钢生产工艺
Ø低纯度医用不锈钢:一般采用惰性气 体保护,真空或非真空熔炼工艺生产。 Ø高纯度医用不锈钢:一般先通过真空 熔炼,然后再用真空电弧炉重熔或电渣 重熔除去杂质,使其纯化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的组元间以一定比例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 相,通常能以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6.2生物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
机械混合物:是由两种相或两种以上的相机械的混合在一起而得到 的多相集合体。
铁素体:是碳在α-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是碳在g-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是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 具有一定力学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是锻压
(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金属塑性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通常是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
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制品的一种基本的金属 加工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 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以及各种 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
适应功能需要
n 易于加工造型和制作, 易植入和再次手术。
n 价格低廉, 来源易得.便于推广应用。
6.2生物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
金属材料种类
黑色金属:铁、铬、锰 有色金属
金属材料组织
金属 合金 相 固溶体 固溶强化 金属化合物 机械混合物 铁素体 奥氏体 渗碳体 珠光体 高温莱氏体
合金:是一种金属元素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元素,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结
医用高纯不锈钢加工
Ø热加工 Ø冷加工 Ø机械加工 Ø清洗 Ø杀菌 Ø包装
6.5 不锈钢
外科用316L不锈钢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标准力学性质
金属材料腐蚀
均匀腐蚀 点腐蚀 电偶腐蚀 缝隙腐蚀 晶间腐蚀 磨蚀 疲劳腐蚀 应力腐蚀
均匀腐蚀:是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全部在暴露表面上或在大部分表面上均匀 进行的一种腐蚀。
点腐蚀:发生在6金.3属生表物面金某个属局材部料,毒也性就是及说腐在蚀金性属表面出现了微电池作
用,而作为阳极的部位要受到严重的腐蚀。 电偶腐蚀:发生在两个具有不同电极电位的金属配件偶上。缝隙腐蚀是由
其它
钽及其合金、稀土金属、铂族金属、 其它稀有金属Li、V、Ga、Ge、Sn等
生物金属材料要求
n 生物相容性良好 n 足够的机械性能 n 理化性能良好
组织反应:ASTM—F4的 标准是在动物体内埋藏 6月,纤维包膜厚度 <0.03mm为合格。
高度惰性
n 所制成器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6.4 生物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金属表面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序号 1
3 4 5 6
物理技术 等离子喷涂技术 离子束注入/常规气相 沉积技术 磁控管溅射技术 激光熔覆涂层技术 微波等离子技术 高温烧结涂层技术
化学方法 溶胶-凝胶法
酸-碱处理法
双氧水处理法 单用酸处理法 单用碱处理法 诱导矿化法
电化学法 电泳法
于环境中化学成分的浓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腐蚀,属闭塞电池腐 蚀,多发生在界面部位。 晶间腐蚀:是发生在材料内部晶粒边界上的一种腐蚀。 磨蚀:是植入器件之间切向反复的相对滑动所造成的表面磨损和腐蚀环境 作用所造成的腐蚀。 疲劳腐蚀:是材料在腐蚀介质中承受某些应力的循环作用所产生的腐蚀。 应力腐蚀:是在应力和腐蚀介质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种加速腐蚀的行为。
生物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第6章 生物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Ø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基础 Ø生物金属材料毒性及腐蚀性 Ø生物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Ø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其合金等 Ø多孔生物金属材料
6.1 概述
不锈钢 生物金属材钴料基合金
镍钛合金
美国 不锈钢:约75%
钴:约20% 其余:约 5%(钛及其合金)
合而6成.2的生具物有金金属属特材性料的制物备质。与加工基础
相: 是合金中同一化学成分、同一聚集状态,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各 个均匀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 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 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是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 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