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案例分析大学生就业意向情况市场调查统计与分析会计学12-2班狄敏高菲菲乔敬涵顾桂金薛姣姣张凯璇2014年4月3日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与任务通过了解大学生就业主要状况,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大学生对就业教育的需求,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
以便学校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二)调查内容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对于就业的需求与如何就业的想法。
(三)调查对象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四) 调查方法本研究以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为基础,为大学生以后更好就业为目的。
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种种因素。
搜集资料综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主要就是问卷、)与网上现有评价资料。
整理资料时候采用统计方法与内容分析方法。
(五)调查时间:2014年4月----2014年6月(六)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计划1、准备阶段(1)确定调查课题:查阅有关文献,做初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研究设想。
(2)进行调查设计:进一步明确调查目的,分解调查目标;确定调查对象,设计选择样本的方法及样本数;确定调查内容;选择调查方法与手段;设计调查工具,编制调查问卷等。
(3)指定调查工作计划:包括划分工作阶段与程序,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估算每阶段所需要的工作时间,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2、实施阶段(1)搜集、获取资料,形成科学事实:综合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包括问卷、访问)来搜集、获取资。
(2)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首先核查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
然后对数量资料进行评定、登记,运用统计法进行统计、统计检验。
最后,综合全部材料,对调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问卷设计大学生就业意向情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深入了解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我们的调查需要您的配合,此问卷采用匿名填写方式,调查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挑选。
您的参与对我们的调查十分重要,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一、关于您的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就是:A男 B女2、您的民族就是:A汉族 B朝鲜族 C回族 D满族 E 维吾尔族 F其它 ______3、您所学专业属于:A 经济类B 管理类C 工科类D 理科类 E文学类 F其它 ______二、您的就业意向:1、您毕业去向就是:A就业 B 在国内升本或考研 C 自主创业 D出国留学2、您理想的工作行业就是:A、金融、证券、保险类行业B、IT与通讯类行业C、销售管理类行业 e、医药食品类行业D、制造科研类行业 E政府机关 F、其她3、您最想去的工作地点:A、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B、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小城镇与农村地区C、中西部大中城市D、中西部小城镇与农村地区E、西部边远地区F、国(境)外4、您对职位月薪酬的期望就是(试用期后的月工资):A 800-1200元 B1200-1800元 C1800-3000元 D3000元以上5、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主要就是基于A、行业发展前景好B、收入较高C、与自己的专业对口D、个人发展机会多E、工作稳定F、家庭因素6、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就是?A 学习成绩B 专业技能C 实习经历 D考试证书/技能认证 E 其它三、就业时信息获得与就业指导:1、您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程度就是:A非常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 非常不满意2、您的就业信息获取主要渠道就是:A 学校就业部门提供(含校园招聘会、宣讲会)B 老师推荐 C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政府网站) D亲友提供 E社会盈利性中介机构(如私营人才网站) F其她3、您对校园招聘会的求职效果满意程度就是: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4、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就是():A、企业已经具备高职技术员工,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少B、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C、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D、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不利于就业5、如果您进入某企业,您最想从企业中得到()多选:A、企业的从业经验,人际关系B、良好的专业技术,前沿知识C、稳定的工作岗位,到海外学习D、自我实现的价值6、为了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就业,您在大学力做了什么准备():A、参加学生社团,学生会B、到社会中兼职,学习C、自学拓展专业知识,考取证书D、其她7.您对现在求职形势的瞧法():A、一般B、乐观C、不乐观8、您对学校关于就业指导方面有什么建议?问卷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三.问卷发放本次调查我们随机抽取,对在校12级男、女生发放150份问卷; 回收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47份。
现将12级男女生回收有效问卷情况统计(只包括有效问卷):四.数据整理为了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问卷信息,为了便于统一,我们对问卷中各题的答案“A”、“B”、“C”、“D”、“E”、“F”的选择量统计出来(不含第二部分数据分析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们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此仅对重要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与呈现)。
一.性别分析您的性别: A、男 B、女此次调查山科12级150学生进行随机调查,有效问卷147份,男46人,女101人,女生比例占调查人数的68、7%,男生占31、3%、、二、毕业去向考虑分析您毕业去向就是:A就业 B 在国内升本或考研 C 自主创业 D出国从数据中可以瞧出:为了毕业后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在调查问卷中,42人选择就业,65人专升本或者考研,12人选择自主创业,28人选择出国留学、名36、7%的人选择毕业准备就业,63、3%的人选这继续深造,以丰富提高自身能力,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具实力,也有可能出于其她方面的考虑,避免就业难的问题等等、三、薪酬期望分析您对求职月薪酬的考虑(试用期过后):A、 800元~1200元B、1200元~1800元C、1800元~3000元D、3000元以上从表中我们不难瞧出大部分手调查者对今后工作薪酬的要求挺高也相信自四、对自身求职过程中竞争力分析您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方面就是():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C、实习经验D、考试证书或技能认证147份有效问卷中,62名受调查者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方面就是专业技能,45名受调查者认为就是考试证书或技能认证。
在当今社会,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公司对其最初的认识则为您的证书及技能认证、专业技能,证书也就是一种肯定,则若要更好适应工作,快速找工作,则更应加强自己专业技能能力。
.五、当前毕业生就业主要问题分析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就是():A、企业已经具备高职技术员工,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少B、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C、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D、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不利于就业由数据图可以得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大学生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竞争力。
而且大部分企业已具备了高职的技术人员,对毕业生需求量减少,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又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毕业前,应学会自我定位,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专业技能,条件允许下,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瞧出大学生认为自我定位不合理占少部分,这与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的就业难主要就是由大学生自身造成的有些背离。
六.职场获得分析如果您进入某企业,您最想从企业中得到()多选:A、企业的从业经验,人际关系B、良好的专业技术,前沿知识C、稳定的工作岗位,到海外学习D、自我实现的价值由数据图瞧出;33%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后,得到企业的从业经验与人际关系,31%学生希望能得到稳定的工作,到海外学习。
在如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希望能从企业中汲取更多的经验与机会,从中加强自我的能力。
让自我的价值得到实现。
由七、就业指导分析:对于高校求职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信息():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C、求职心理辅导习D、职业规划,专业出路辅导从数据图表中得到:对于高校求职就业指导,大部分学生最希望得到关于“职业规划,专业辅导”方面的指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自我定位,对自己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路。
八、应对未来的准备分析:为了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就业,您在大学力做了什么准备():A、参加学生社团,学生会B、到社会中兼职,学习C、自学拓展专业知识,考取证书D、其她为了毕业后,更好就业,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到社会中兼职,学习,以汲取经验或自学扩展专业知识考取证书,对学生来讲,丰富自身经验,扩展专业知识,丰富自身各方面实力,才就是最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以上分析就是基于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150份调查问卷所做的简单分析、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瞧出大学生对于工作存在期望高,就业信息了解不充分,主动接受就职信息差,像问卷的的第三块的第二题,大部分被调查者就是在亲友的提供下获得,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由于数据获取量少,调查范围比较小,可能有些数据不够准确,下面结合所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当今的社会形势,学生的就业压力越大,但并不要对求职形势失去信心,乐观心态才会促自己成长。
要站得越高,则会跳得越远,瞧长远发展绝对就是起点高跳得远,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工作薪酬,工作种类要求很高,但眼光就是要高,手脚要放低,每个人都希望在未来有个好工作,这就是一个好的目标。
但对于在校的大学生又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铺好路基,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专升本、考研,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对未来都就是有所帮助的。
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瞧创造出的价值都就是有限的,因此更应变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安位,高等学历不等于高就业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则会盲目追求高学历,但知识就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就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就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片中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
因此,在这个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不平衡,就业需要的就是相关职业素质与能力,讲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就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做缺乏的,所以,学生更应知识与职业能力两方向共同发展,而不能只发展一面,而学习无法转换成只学不会用的人,则就是无用、不要让自己成为无翅小鸟,让我们在大学期间不断丰厚我们的羽毛,则毕业后的我们定能展翅飞翔。
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