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3课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3课课件

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 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郡县制
秦朝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宰相专权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唐朝藩镇的分布和中央与藩镇力量对比图 边镇兵 : 中央军 49万 : 9万
思考地方势力威 胁中央的根源何 在?对历史产生 了什么影响?
2 唐末五代时期中央权力的削弱
政治上——自主权
节度使权
利:
经济上——控制财权
安史之乱
军事上——强大的武力 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材料:当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祖问:“吾
措施 政治上: ①派文臣任地方知州;
②设通判负责监督。
经济上: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 方开支, 其余由中央掌管。
影响
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疆域如此辽阔,如果你是元朝的统治者,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管理国家??
元朝的行省制度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
才学 知识
科举制=八股文?为什么?与现代高考制度相结合, 分析科举制的利与弊??
积极影响:
①选官任命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庶族平民得以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局限性:
考试单一,忽视实践性知识
本课小结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这首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为了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各朝皇帝动用智慧 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一 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 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历史概念解析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个人的 专权独裁;(君主专制简言之就是指君主个人专权)
宰相:中国古代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 的主要官吏。宰相不是一个正式的官名。“宰”的 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通常和丞相 是一个概念。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 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 尚书令、同平章事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宰相赵普对曰: “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 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认为国家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应该 采取什么措施??
①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 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军事上:
②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地方:设行省和宣慰司辖地
省、路、府、州、县五级地方行政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
意义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小结)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秦 (郡县)
汉初 (郡、国)
汉中后期 (州郡县)
隋 (州县)
唐 (道·州县) (藩镇)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 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北宋

(“二府三司”) (一省二院)
君主专制演进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皇帝削弱相权与将权,强化君权。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制度
方法 依据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制度
方法
汉代
察举制 推荐征召
魏晋南北 朝
九品中正制 选拔推荐
隋唐宋— 科举制 分科考试
依据 孝悌 廉正
门第
北宋

(路·州县) (省、路、府、州、县)
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强化,地方权力日益分化弱小
(一)汉武帝强化皇权朝
外朝
尚 侍常 书 令 中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有事上报
九卿
(二)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 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材料二: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
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
京师。”
(1)威胁朝廷,与朝廷对抗
郡国并存制给汉朝政局带来了哪些影响? (2)七国之乱
措施
(1)平定“七国之乱” (2)推恩令 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作用
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三)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相权一分多职
皇帝
财政 行政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 知 政
中 书 门
(三司) 事 下
军事 枢 密 院
(二府)
元:中书省制
皇帝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想想议议
以上四个制度中,哪一制度的宰相权力最大?为什么?
(小结):君主专制的演进
秦 (三公九卿)
汉 (中、外朝制)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颁发诏令) (执行命令) (审核政令)
特点 影响

户礼

部部

刑工

部部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 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 (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一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于是训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 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 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朝为什么实行郡国并存制? ——吸取秦亡的教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