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二天)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
(10分)(1)□□□□□,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2)望西都,□□□。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分)(3)周敦颐在《爱莲说》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2分)(4)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5)请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完整。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有个意大利人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chóng()这座桥。
(2)今天开张有jìhuì(),不许穷小子进门,叫常头出去。
(3)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gù()。
(4)我吃惊的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guǎyán()。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看着人类这种_______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②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_______宝藏。
③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_______,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A.疯狂寻求焕然一新B.狂妄寻找改头换面C.狂妄寻求焕然一新D.疯狂寻找改头换面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们要响应“创文”口号,把广州建设成一个美丽文明的城市。
(把“口号”改为“号召”)B.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要出版”和“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两个部分删去其一)C.“一汽红旗”新一代国产豪华品牌汽车以其大约十几万左右的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把“青睐”改为“欢迎”)D.为了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校团委在体育馆内举行了“五四”表彰大会。
(把“纪念”改为“迎接”或去掉“的到来”)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园林、饮食等众多内容, 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我爱看舞狮,热闹活泼,乐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一)(10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是日__________ (2)余拏一小舟__________ (3)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7.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寥寥几笔,以大笔点染的方式,极尽华美地描绘出一幅朦胧悠远脱俗的西湖夜雪图。
C.引用舟子的话,似贬实褒,画龙点睛,从侧面称赏张岱的“痴”,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D.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景因为人的存在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二)(9分)以盗治盗长安市多偷盗,百贾苦之。
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
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
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
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
”敞皆以为吏,遣归休。
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
吏坐里闾阅出者,见污赭,辄收缚,一日捕得数百人。
穷治所犯,市盗遂绝。
(节选自刘安《汉书·张敞传》)9.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敞既视事/其视下也B.居皆温厚/居庙堂之高C.小偷悉来贺/悉以咨之D.遣归休/遣人随其往10.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11.联系选文,说说张敞在“以盗治盗”中采用了哪些计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到“海马冷泉”探秘海底生命绿洲①灯光的照射下,海底幽蓝静寂、海雪飞扬。
一串串珍珠般白色气泡,不停地从海底汩汩冒出来。
气泡周边,满眼的贻贝、蛤类和蚌类等密密麻麻;半透明的阿尔文虾、白色的铠甲虾、一簇簇管状蠕虫,一片片小蛇尾等随处可见。
②这片奇异的海底世界,是位于南海西沙海域的“海马冷泉”。
连日来,正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参加我国“南海深部计划”西沙深潜航次的多位科学家,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探访了这片海底的“生命绿洲”。
其中包括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南海深部计划”专家组组长、82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
③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流体渗漏至海底而形成。
海马冷泉位于南海的西沙海域,总体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水深为1 350~1 430米。
2021年因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4 500米级“海马”号无人深潜器发现而得名。
④根据以往调查,海马冷泉的浅表层富含天然气水合物;海底出露大量不同形貌特征的自生碳酸盐岩,主要呈结核状、结壳状和层状;部分区域因较强烈的甲烷气体渗漏,碳酸盐岩胶结了大量贻贝壳体;冷泉生物群广泛发育,管状蠕虫、蛤类及贻贝等多种冷泉生物共存,其中贻贝分布最为广泛;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期的生物,在空间上交互分布。
⑤“尽管早就知道海马冷泉,但乘坐深潜器到海底亲眼所见,还是非常震撼,冷泉生物量之大、丰富度之高,果然名不虚传。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说,“此次在海马冷泉系统采集到蠕虫、贻贝、蚌、海葵等丰富的冷泉生物样品,令人欣喜。
我们将进一步进行分类学和群落生态学研究。
”⑥在近1 400米深的海马冷泉附近海底,李新正乘坐的“深海勇士”号潜次,还首次诱捕到一只长15厘米的“深海水虱”。
深海水虱属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是典型的深海肉食性物种,与陆地上的西瓜虫是“亲戚”,但体型大得多。
该生物样品的获取,有助于进行海马冷泉附近海域的深海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研究。
⑦以往的科学研究表明,冷泉的初级生产者主要为甲烷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
这些初级生产者,吸引了管状蠕虫、蛤类、贻贝类、多毛类、海星、海胆、海虾等初级消费者,以及鱼、石蟹等高级消费者。
这些大型生物最终会被微生物分解,从而回归自然,形成一套完整的冷泉生态系统。
⑧“冷泉是海洋和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深入研究冷泉生态系统,探究冷泉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运机理,比较以阳光为驱动力的生态系统与以来自地球内部化学能量为驱动力的生态系统,分析两者食物网结构的不同,可望为探索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带来新的机遇。
”李新正说。
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在海底发现热液和冷泉以来,深刻改变了人们对深海海底的看法。
海底不再是地球表层物质运动的终点,海洋也不再是有下无上单向运动的世界。
深海冷泉的喷出物,不仅支持了深海独特的生物群,而且还可以影响气候环境的变化。
五千万年前,深海水合物的融化和甲烷喷发,就曾经引起了全球高温和生物灭绝事件。
⑩此次在海马冷泉,“深海勇士”号还采集了碳酸盐岩、海底沉积物、微生物、冷泉区海水等多种样品,科学家们现场考察了冷泉活动和微地貌的关系。
汪品先认为:对海马活动冷泉区进行现场的深入研究,是探讨南海深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揭示深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助于全面理解南海的碳循环;同时对我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海马冷泉”是因为2021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 4 500米 级“海马”号无人深潜器发现而得名,近日类似的“探索一号”又一次探访了这一片海底的生命绿洲。
B.冷泉系统是一种深海自然现象,由富含甲烷的海底沉积物渗漏至海底而形成。
海马冷泉位于我国的西沙海域,总体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水深超过1 000米。
C.五千万年前,深海冷泉中的深海水合物的融化和甲烷喷发,就曾经引起了全球高温和生物灭绝事件。
D.海底冷泉中蕴含的生物量之大、丰富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物种的丰富程度与陆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则说明文首先用类似散文的笔法,描写了海底冷泉的美丽景观,激发了人们对它的探索兴趣,自然引出对海底冷泉的知识介绍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