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1) (8)

小升初语文衔接班(1) (8)

第九讲: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同学们,学好文言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文言文翻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

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2.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3)“补”,就是增补。

a.变单音词为双音词;b.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c.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 5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 6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四、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我们对于出于课外的文言文阅读题,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

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

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

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

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

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

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

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小考的选考内容。

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小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

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

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

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

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六、文言文阅读题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②至之市()③而忘操之()④反归取之()⑤何不试之以足()
(二)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②辄默记辄()③儿痴如此痴()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四)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最后一句是()。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