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理社会工作者习题: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助理社会工作者习题: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小张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乐观向上的学生,但是,六年级时,小张的父母离婚,此后,小张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

班主任注意到这一情况,带小张向专门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请问,小张这一服务对象属于()。

A.主动求助者B.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成为服务对象C.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D.自愿型服务对象2.小王是某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他一直在帮助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中学生小刚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

在他介入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小刚的爸爸每天游手好闲,缺乏对小刚的正确教导,于是,希望将小刚的爸爸也纳入到自己帮助的对象中,此时,对小刚的父亲,小王的重要任务是()。

A.告诉他小刚的情况,让他以身作则B.要求他反思自己的行为C.给他找一份工作让他不再游手好闲D.消除他对机构和自己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接受服务3.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的过程。

A.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B.双方职责C.双方角色D.服务对象需求和目的4在界定服务对象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是()。

A.他人对服务对象的看法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C.专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看法D.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5小芳是一名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很多反常现象,奶奶将小芳送到社会工作名小吴那儿寻求帮助,在通过面谈后,小吴发现,小芳表现出的种种反常现象是由于她有自闭症,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但是,小吴所在的机构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在决定工作进程时,小吴应该()。

A.转介其他服务B.自己学习心理学,帮助小芳C.终结服务D.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6社会工作者小陈与因家庭暴力有心理障碍的刘女士进行接案面谈时,小陈询问了刘女士的问题和需要、交流了双方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这一过程体现出的是面谈技巧中的()。

A.倾听B.沟通C.主动介绍自己D.询问7在收集资料时,询问这一方法可以借助的方式不包括()。

A.问卷B.咨询C.角色扮演D.会谈8下述有关预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对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详细了解和评估就是社会工作预估阶段要做的工作B.预估的目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以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介入C.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D.预估是—个认识社会工作者自我服务水平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9.孟凡,女,18岁,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从小受到周周人群的歧视,自己也变得孤僻。

负责帮助孟凡的社区工作者小李根据孟凡的情况撰写了预估摘要,在摘要中,小李评估了社会上有关艾滋病患者的政策法规,这一部分内容是对()的预估。

A.孟凡自己的预估B.孟凡的家庭系统的预估C.实施目标的预估D.孟凡所处的社会系统的预估10.下列不属于介入方法的是()。

A.个人辅导B.社区介入C.小组活动D.学校教育11.下列有关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行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个别化C.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D.与服务对象相互独立12.年幼的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生活照顾,满足他们营养和健康的需要,发展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以及接受学前教育等。

此时,建立一些农村幼儿园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一举措符合选择介入行动中的()原则。

A.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C.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D.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13.“选择介入行动”这一步骤属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阶段。

A.接案B.预估C.计划D.介入14小鹏因为成绩差与班上同学走得很远,而且觉得老师、父母、同学都因为自己成绩差而笑话自己。

帮助他的社会工作者通过要求小鹏的父母与他多交流、老师多鼓励小鹏、同学们主动与小鹏玩这些措施增强了小鹏的自信心,小鹏的成绩也因此得到进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对小鹏个案的介入属于()类型。

A.间接介入B.直接介入C.综合介入D.多层次介入15基线测量是指在()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介入行动效果进行测量的标准基线。

A.计划B.介入C.预估D.接案16过程评估是对整个()过程的监测评估。

A.社会工作实务B.帮助C.介入D.预估到介入1 7.相对于差别影响评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的局限性在于()。

A.测量比较困难B.测量比较粗糙C.有时服务对象会倾向于给予积极的评价D.带有服务对象的主观色彩18社会工作者小王一直在介入所在社区小张妻子与母亲婆媳关系改善融洽的个案,但是一日,小张的母亲疾病突发去世,小王只好结案。

在这一过程中,小王结案的类型属于().A.目标已经达成的结案B.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C.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有原因的结案D.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接案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

A.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B.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C.面谈D.订立初步协议E.决定是否接案2.根据服务对象的来源按照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可以把服务对象分为()。

A.自愿型服务对象B.现有服务对象C.目标服务对象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D.潜在服务对象3.在接案这一阶段,面谈的主要任务包括()A.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B.激励服务对象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C.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D.澄清社会T作者和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和义务E.实施介入计划4接案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

A.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B.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C.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D.判断收集的资料是否可行E.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5.在撰写预估摘要时,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B.对实现目标的预估C.对解决手段及过程的预估D.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E.对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系统的预估6在制定服务计划时,应注意的原则有()。

A.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B.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C.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D.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E.详细和具体7小刚生活在一个家庭暴力的家庭,父亲经常殴打他和母亲,为此,小刚向社区工作者求助,帮助自己和母亲摆脱困境,让家庭变得和谐融洽。

这些目的所关注的对象包括()。

A.小刚的家庭B.小刚父母的夫妻关系C.小刚的父亲D.小刚父子之间的关系E.小刚母子的关系8服务计划的构成部分包括()。

A.社会工作者的期望B.目的及目标C.关注的问题与对策D.对目前情况的描述E.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9.下面关于设定目标时包括的程序和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B.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C.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的的目标D.让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目标E.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10介入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各种不同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形成的介入的不同类型主要有()。

A.单独介入B.直接介入C.间接介人D.综合接入E.多层次介入11.下列关于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中,表述错误的是()。

A.要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个别化与类型化并举C.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D.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E.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12.评估的目的包括()。

A.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客观程度B.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C.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D.进行社会工作研究E.激励服务对象并促进服务对象适应角色13.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有()。

A.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B.角色扮演C.调查收集数据和事实案例D.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E.自我感受14基线测量的操作程序包括()。

A.建立基线B.进入介入期测量C.调整基线数据D.分析和比较E.完善测量数据15.评估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

A.注意服务对象的目标与需求的完成程度B.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C.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D.要切合实际需要E.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16.结案的类型包括()。

A.目标实现的结案B.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C.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D.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E.计划时间到期的结案1 7.小王已经介入张女士的个案一年了,也到了结案的时候,但是,小王为了避免张女士出现负面反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悄悄离开,不让张女士知道,等时间久了再告诉张女士B.结案前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介入工作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C.在结案之前,告诉张女士结案时间,让她有心理准备D.逐渐减少与张女士的接触E.不告诉张女士结案的事情,慢慢地与张女士疏远让她独立【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案例中,小张的问题是由班主任发现并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故属于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服务对象的来源。

考生可以从主动和被动两个角度掌握该知识点。

2.【答案】D【解析】小刚的爸爸是小王在工作中主动接触到的服务者,是通过外展工作而来,针对这一群体,在接案阶段,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针对不同来源的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的考查。

重点是对不同对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的侧重点是存在差别的。

3.【答案】A【解析】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

4【答案】D【解析】在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界定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工作者在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答案】C【解析】在决定工作进程时,通常有三种可能: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可能终结服务的情况包括:机构缺乏合适的工作人员;缺乏具有必要技能的工作人员。

这一点是上述案例所存在的问题,故此,小吴需要做出的选择是终结服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做出终止服务的决定,小吴也有责任帮助服务对象去获得其他服务的机会。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面谈过程中,针对服务对象的各种情况,做出有关工作进程的不同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