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热点--“新青年”选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附范文

2019高考热点--“新青年”选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附范文

有的时候,人生的差距从很早时就已经开始了,高考是个很重要的起点。

机会是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新青年”选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附范文
作文题目
①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②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④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以上这六句话摘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所刊登的《最高领导人对青年所说的9句话》一文。

请任选两三句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题材不限,不要脱离所给材料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首先,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并确定主旨思想(子话题)
①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要脚踏实地
②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要自信自强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要吃苦耐劳
④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要勤学好问
⑤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要矢志不渝
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要奋发有为
其次,确定组合项以及中心论点
温馨提示:所给材料的隐性信息考生一定要读出来,即宏观话题,或者叫母话题。

因为六句话均出自《最高领导人对青年所说的9句话》一文,所以这个宏观大话题是“青年”,这也是本次作文的对象,对青年说!
范文展示:
1.风雨.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题记
雏鹰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刻苦锻炼,才能成长为搏击蓝天的雄鹰;
沙粒经历了血肉的打磨,艰难承受,才有“蚌病成珠”后的璀璨;
幼苗经历了生存的挑战,坚持不懈,才能长成直立于天地的巨柏。

人生变化无常,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测草莽中是否潜藏着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经历了风雨,才会看见美丽的彩虹,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们,只有经历了困苦磨难,才能走向成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苍蝇羡慕蜜蜂的工作环境,羡慕所有的生灵对蜜蜂的赞美,却不知,这些荣誉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艰辛的汗水。

有付出才有收获,不劳而获只能遭到世人的唾弃。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努力,才完成了长达500万字的《国榷》。

不料书还未出版,就被偷走,27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伤心不已的谈迁并没有就此消沉,尽管自己的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他毅然决然地重新拿起笔,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国榷》。

人生难免有风雨,面对风雨,勇敢向前,矢志不渝,才能看到最美的彩虹。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没有志向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阻遏限制。

所以有了志向便要义无反顾、坚韧不拔、勇敢追求。

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从小就喜欢舞蹈,却被上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的世界里没有声音。

可是邰丽华却没有放弃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一次次的摔倒在地,又一次次地爬起。

听不到声音,她就不放过老师的任何一个动作,趴在地板上感受节奏。

命运又总会眷顾为理想坚定不移做足准备的人,邰丽华以自己并不圆满的身体,舞出了完美的《千手观音》。

有付出,才有回报;有恒心,必然成功。

聋哑的邰丽华用无尽的汗水,浇灌出人生最壮美娇艳的彩虹。

生活是一个调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只有一种口味的人生,未免太单调太无味,只有体会过苦的滋味,才会觉得甜的美好。

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

再苦再累,无惧无畏。

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

无怨无悔,从容面对。

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永不后退.,带着梦想去追。

,做人要敢作敢为,要不屈不挠,要不达目的不罢休,如此生活才有意义,如此人生才会精彩!
2.奋斗浇开成功花
你是否看见破土而出的幼芽,它拼搏向上,只为争得一抹阳光;
你是否看见那纵横交错的根茎,它深埋地下,只为收获一份甘泉;
你是否看见清晨花瓣上流淌的汗水,它用了怎样的努力,才换来了花开的美丽。

(开头用排比句,列举了大自然中因奋斗而换来美丽的事物,直奔主题,气势恢宏,彰显文采)
一只苍蝇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羡慕不已:蜜蜂的工作环境,总是那么花香四溢,馥郁芬芳;再瞅瞅自己,生活的这片天地总是乱糟糟、臭烘烘的,更让人恼火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灵都对蜜蜂大加赞赏,而对自己却鄙夷不屑。

于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变成一只蜜蜂。

造物主真的把它变成了一只蜜蜂。

接下来的日子,它像一只真正的蜜蜂那样,每天早出晚归,采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后
在长达3年创作《最后的晚餐》的过程中,达•芬奇历尽了千辛万苦,为了创造出十二门徒有个性的头像,他需在整个米兰寻找合适的面孔。

为准确刻画犹大这个人物,他要到各种场合观察罪犯、流氓和赌徒,反复揣摸他们的心态、神态和形态,并画了大量的速写,直到找出他满意的形象,最终使这幅画取得空前的成功。

达•芬奇的人生因付出汗水并痴心不改地坚持而熠熠闪光。

(本段所举达•芬奇的人物事例跨跃广阔,体现了选材的深刻与多面,中外共用,内容充实丰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息,愿我们早日用辛勤的汗水浇开自己的成功之花。

(结尾用大气磅礴的语言收束全文,并呼告点题,简洁有力)
3.苔花未眠,奋斗在当下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题记
月光如流水般清澈而泻,洒向广袤的大地,洒向巍峨的高山,洒向壮阔的大海,同时也洒向了朵朵微小的苔花。

(排比修辞增添文采和诗意美)
苔花没有牡丹花雍容华贵,没有牡丹花绚烂夺目,没有牡丹花清香四溢。

她渺小,渺小到几乎看不见;她平凡,平凡到少有人知;她柔弱,柔弱到无力与任何花朵争奇斗艳。

但当月上柳梢头,牡丹花拢蕊酣睡时,她却在积蓄力量,努力地向花苞汇集能量,因为她心装志向——要在明日像牡丹一样绚丽地绽放。

午夜凌晨苔花未眠,只为明朝阳光下盛放心中华彩。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两组排比句,使得语言表达自然大气酣畅,拟人修辞读来生动亲切感人)
看到牡丹的惊艳,小小苔花彻夜未眠,她要付诸行动来实现心愿。

作为观者,我们是不是也深受感染和触动?
(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使得行文严谨,自然流畅)
当你看到他人金榜题名、功成名就时,内心会不会也有一种向他们学习的冲动,决定拼搏奋斗攀向人生的巅峰?殊不知你信誓旦旦的昨日却再度沦为荒废着的今日。

当你看到小小的苔花,抬头迎着朝阳绽放,感叹其迸发的力量与勇气时,你是否想过那是她经过一夜无眠积蓄力量的结果?
当你看到他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荣誉时,你是否想到那是他们刻苦努力无数个日日夜夜而换来的成果?
(以上三自然段,排比兼反问,句式较整齐,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行文富有变化,跌宕多姿。

反问给人警醒让人深思,增强思想的深刻性,观点有力度)
亲,像苔花一样有了想法便行动吧,不要虚度了你昨日在佛前竭力乞求的明日。

(过渡段,由材料到生活,由懈怠到勤奋,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有力)
当你在奋斗中失去毅力,失去信心时,不妨看看面前含苞待放的花儿,要知道,午夜花未眠。

即使像依米小花一样用数年的艰辛只换取一回的绽放,她也从未停止过奋斗。

只要绚丽地开过,奋斗过努力过,就会有收获和结果。

凌晨四点海棠花仍未眠,而你起床开始奋斗了吗?
(呼告反问,发人深省)
为了圆我的大学梦,再次回到熟悉校园,感觉自己就是渺小的苔花。

看着曾经的同学,拿着理想大学的通知书,如牡丹花般绚丽绽放,刺痛了我的双眼。

我不愿只在一旁默默无闻地欣赏她人的娇艳,更不甘心十八岁的青春错失最美的绽放机会。

即使“学”了“开”过后,苔花依旧没有牡丹的令人惊异的娇艳多姿,但对于她而言已经是最美的绽放,生命如此,足矣。

即使复读一年,仍旧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尝试过拼搏过的人生便了无遗憾。

日日伏案,焚膏继晷,废寝忘食,学至深夜,只为我的选择,我的如牡丹花般美丽的心愿。

每当学习疲惫想要放弃时,总会想起那娇小的苔花,激励自己,埋头苦读。

小小苔花学牡丹,大大启示给我们:生命不已,理想不息,奋斗不止!
(结尾部分把自己和苔花紧相对照来写,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行文过程中始终不忘点题和扣材料,非常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