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第四讲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Ø 相关性(relevance):提高 Ø 可靠性(reliability):减弱,但没有绝 对的可靠性 结论 盈余管理不能盲目说成是坏事,它也有 好的一面。关键是盈余管理要能反映企 业的发展前景。
l
盈余管理的动机 资本市场的动机 Ø 初次发行股票:盈利要求、发行价格,2倍 限制。 Ø 避免亏损 Ø 报告盈余的增长:股价走势 Ø 满足证券分析师的预期 Ø 上市政策:审批制(额度、指标)、核准制、注 册制,案例红光实业、海南凯立。 Ø 配股政策:10%、6%、现金分红等,案例:配 股现象、10送4配3分1? Ø 摘牌政策:ST、PT、*ST


人力资本的动机:提升、经理人员变更、 经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抬高收购门槛) 信号动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内幕信 息、发展前景。

l
盈余管理的模式 巨额冲销:Big Bath,应用情况? 收益最小化 收益最大化 收益平滑
l
盈余管理的手段
收入确认
提前确认:案例,有条件的销售,年前销年后, 分期收款销售等。 延后确认:现提货,后开票。 凭空捏造收入 :对开增值税发票
第四讲 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1、 盈余计量 l 怎样定义收益/盈余的概念:取决于盈余报 告的目标 l 盈余用于计量创造的财富(过去创造的财 富) 资本保全观:与经济理论一致 财务资本保全:历史成本计量 实物资本保全:现时成本计量 历史与现值会计
l 盈余用于提供预测信息(将来的报酬 和风险) 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目的:投资者(报酬) 与贷款人(风险) 经常发生与非经常发生的变化(经营业 务与非经营业务) l 盈余用于计量效率非经常项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国际会计准、中国会计准则。非经常项目的定 义不同。 非经常性项目确实是暂时性的吗?中国 单步骤与多步骤收益表:信息含量及解释力 具体收益表项目的预测价值:案例,预测能 力:利润表项目 统一性与灵活性:中国vs.美国
每股收益 美国实务的历史:国际协调的证据,每股收 益,稀释每股收益,完全稀释每股收益。 对中国含义:案例,见年报。预期会发生什 么变化? l 分部报告 国际上最近的发展 中国现行的实务:分业务(行业或产品),分 地区 分部信息有用吗?提高对将来前景的预测能 力,判断赚钱的产品、业务、地区及其变化。
操纵经济业务
操控信用政策 控制应收款项的账龄 控制研发投入 业务安排:非货币性交易分拆为货币 性交易 组织设计:子公司变为非子公司,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子公司定义 为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 问题讨论:还有哪些盈余管理的手法?
l 经济后果 盈余管理能否被识破,是否对资源配置 构成影响?募集资金资格、价格定位等 l 实证研究及其证据 计量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的变化 国际和中国的证据:多。
问题讨论: 如何判断下属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
关键是判断下属公司经理层是否具有盈余管理的 动机,下列情形下属公司管理层可能具有较强 的盈余管理动机: o 对下属公司定有任期目标制和业绩考核指标: 满足目标和指标 o 定有年度奖励计划 o 经理人员变更 o 微利或巨亏 o 面临连任或提升 o 业绩大幅波动或变脸 o 债务契约 o 税收动机
契约动机 Ø 补偿计划:奖励方案的设计,货币奖金VS. 股票期权。问题:年薪制如何设计? Ø 债务契约 税收动机:减轻税负 问题:股价VS.税负矛盾?会计与税法分腿走路 政治和管制动机 “政治成本”的概念,我国垄断性行业是否存 在政治成本的问题?如邮政、电力、电信等公 益事业行业。案例:广东省春节公路运输价格 听证会,民航运输价格听证会等。
会计选择 未违反公认会计原则 过度确认各种准备 并购过程中高估研发成本
影响现金流量的选择
“保守” 会计
延迟销售 加速研发或广告投入
高估重组费用和资产减值
“中性” 盈余 “激进” 会计 以中立方式进行会计处理得出的盈余 低估坏账准备 低估其他各种准备 违反公认会计原则 提前确认收入 “欺诈” 会计 虚构收入 提前开具销售发票 高估存货 推迟研发或广告投入 加速销售
为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除应当具有公司 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董事的职权外,上市公司还 应当赋予独立董事以下特别职权: 1、重大关联交易(指上市公司拟与关联人达成的总额高 于3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关 联交易)应由独立董事认可后,提交董事会讨论;独立董事 作出判断前,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作为其判断的依据。 2、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3、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4、提议召开董事会; 5、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 6、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独立董事行使上述职权应当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之一 以上同意。 如上述提议未被采纳或上述职权不能正常行使,上市公司 应将有关情况予以披露。 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提名等委员会的, 独立董事应当在委员会成员中占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
4、 盈余管理的监管
l 实务中如何发现盈余管理 关注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动机决定 行为 关注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类型及其出具 审计意见可信吗?是否操纵审计意见 , 证据。 审计职业面临的问题:制度安排的先天 缺陷。



关注管理层的说明:疑问能否自圆其说? 关注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什么理由,影 响多大? 关注关联交易:单独披露,比例、价格? 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没有持续性的收益, 如,委托理财收益,营业外收入,财政补贴收 入。 关注企业前后年度业绩的变化:原因,风险 与前景问题。主业、投资、营业外? 关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信息的可信性,公 司运作的评价。董事会人员的构成,如来源是 否分散,有无独立董事及其比例,董事长与总 经理是否一人担当等。
l 实务中的交易观:平衡盈余计量不 同目的的妥协产物(投资者与管理层) l 收入费用观 收入与费用的定义:资产的流入或流 出 实现原则 配比概念 传统方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盈余
l
资产负债表法 收入与费用的定义:净资产的增减 与资本保全观有关:增值观 国际会计实务的当今趋势:资产负债 表的确认与计量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与费用化:新经济 的影响 财务报表采用公允价值:审计师法律 责任的影响
l
l
中期报告 国际实务 中国现行实务及其可能的变化:半年 报、季报 更频繁的报告能改进信息的有用性吗? 及时性,公司够呛
3、
l
盈余管理
什么是盈余管理? 投机观与效率观:正面VS.反面 欺诈会计与激进会计:操纵 (Manipulation )VS.管理(Management) 问题:欺诈与盈余管理的区别?是否违 反会计标准。
l

如何减少和控制盈余管理
修订会计标准 目的:缩小会计标准的弹性空间 案例:取缔或限制公允价值的应用 Ø 债务重组准则:郑百文,深华源等 Ø 非货币交易准则 Ø 关联交易准则(修订):关联购销利润<=120%, 资金利息<=110%。 问题讨论:修订会计标准能解决盈余操纵的问题吗? Ø 有限制和抑制作用:公允价值取缔(债务重组 准则修订,非货币交易准则修订,关联交易准则修 订等) Ø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增大企业操作的成本 和难度而已。证据:《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会计环境: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加强监管力度 谁来监管:政府、中介机构、公司内部 如何监管:会计标准、审计、独立董事 副作用不可忽视:成本与效率的问题 强化独立审计的作用:经济警察 培育机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分析能力:分析 解读,选优弃劣功能。中国99.06%散户。

改进公司治理结构
好像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内在约束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权力安排和制衡 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对管理人员的约束 与激励,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等。
l 中国当前正在尝试的公司治理改革

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三权分设,股东大会、 董事会、监事会。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状况: Ø 历史产物的问题: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 等现象异常突出。反例,分权治理不是万能的。 Ø 同股同权的缺陷:大股东剥夺中小股东的 权益。 Ø 监事会监督不到位 高管人员谈话制度:提醒、警戒,“三个代 表”在市场监管中的运用?
费用确认
费用资本化 延期确认费用:利息费用不预提 提前确认费用:预付款项作为费用 费用不入帐:费用凭证不入帐 待处理财产损失、潜亏挂帐:账实不一致不予处 理。案例,政府部门批准费用挂帐 在建工程长期挂账

利用关联方交易 商品购销与劳务提供 托管经营:托管协议 转嫁费用负担 计收资金占用费 资产置换 :先置换,再出售。 债务减免 :增加净资产的效用
l
盈余管理:“好事”还是“坏事”? 盈余管理能否肃清? NO,本质上会计是主观性的,应计制会 计存在判断和估计。譬如,内幕信息难 以消除:随意应计项目(discretionary accruals)要求职业判断,如折旧费用、 坏账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等。
盈余管理的好处 Ø 传递内幕信息的一种工具:信息不畅 问题(blocked communication),某一项 目的发展前景(盈利的趋势),持续盈利能 力等。反映了管理层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和信心。 Ø 契约不完善:订立时不可能考虑将来 的方方面面。譬如,避免违反债务契约 (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管理报酬契约的以 丰补歉(公交企业的非典影响)。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出售或置换资产 补贴与减免(税收) 债务重组:有用吗?

会计变化 变更折旧年限或折旧方法 变更坏账的估计比例或方法 变更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VS. 权益法。 变更报表的合并范围 问题:单纯依赖会计准则能解决盈余管 理的问题吗?比如,公允价值改为账面 价值是否能解决问题,案例,2000年报 十大不该发生的新闻(ST陕长岭)。
独立董事制度
西方独立董事制度:单元制结构,美国、
英国等。解决同股同权制度设计中缺陷。 我国资本市场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 中小股东的利益被大肆侵害。 案例:ST猴王,济南轻骑,“三九”制 药等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