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金山上》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是人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各方面条件日渐丰富,孩子们有一样东西却似乎渐行渐远,那一种叫做“快乐”。
我们应该很高兴也很荣幸成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让我们将快乐传递,让快乐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音乐课堂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快乐。
教学内容:《北京的金山上》课型:综合课教材分析: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是感知性的艺术,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了解藏族音乐风格与文化。
本课将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年级:五年级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等。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了解藏族音乐风格与音乐文化。
2 技能目标:学生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学习上波音及藏族歌曲振谷唱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欣赏藏族舞蹈《弦子舞曲》,学生了解和热爱藏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学生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教学难点:
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学习与基本掌握上波音及藏民族振谷唱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 教师微笑走入教室,了解班级情况与特点(学生回答),用亲切的语言,适时表扬学生与集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一起微笑,拉近师生距离。
2 观看学生是否做好课前准备与良好坐姿,及时调整与纠正。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是一堂课的基础,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与“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哪怕只是小的进步。
教师及时对课堂常规进行有效加强,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走进西藏》ppt导入
1 教师课前制作《走进西藏》简易ppt,学生简单了解西藏地理环境、人口、风俗、服装等特点。
2 教师设问:老师发现同学们观看都特别的仔细、认真,谁来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题——《北京的金山上》
设计意图:音乐不是脱离现实独立存在的,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造就了每个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了解西藏相关文化,有利于更好的了解西藏音乐文化,为学生体验感受藏族民歌高亢嘹亮音乐特点做铺垫。
(简单概括与了解,学生总结,发挥学生主体性。
)
三新课教学
1 初听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特点。
教师设问:谁来告诉老师听完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歌曲有什么特点→声音有什么特点→藏族民歌声音特点:高亢嘹亮。
→藏族歌唱艺术家:才旦卓玛。
教师总结: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所以西藏民歌形成了高亢嘹亮的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音乐本身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仅仅限于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理解感受藏族音乐。
)
2 复听歌曲《北京的金山上》,随音乐默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节奏与旋律,体会歌曲情感。
教师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是一首藏族民歌(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音色等分析)呃,巴扎嘿!歌曲的名字是《北京的金山上》,是不是北京真的有座金山呢谁能说说歌曲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伟大领袖毛主席,帮助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西藏人民心存感激之心,把毛主席比作金色的太阳,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创作了这一首《北京的金山上》。
)
3 采用听唱法,跟音乐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解决基本音准与节奏。
)
解决方案:A学生跟琴默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与节奏。
B用“Lu”跟伴奏,默唱歌曲旋律。
4 教师弹琴,学生轻声演唱歌曲,基本完整演唱歌曲。
(解决方案:教师提示演唱状态,注意声音位置,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自然的声音才是是最美的,不要模仿范唱。
学习歌曲时,教师注意聆听学生声音,注意音准与节奏,结合学生特点,解决重难点乐句。
)
5 教师范唱歌曲,注意聆听,找出老师范唱与学生演唱不同。
a波音记号。
b 振谷唱法。
“振谷”唱法是藏语意为“嗓间拐弯处”,即在“嗓间拐弯处”很有规律、很巧妙地演唱,是藏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演唱技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音响感觉,先从听觉感受歌曲特点,教师范唱,学生学唱,学生进行总结,既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6 随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背唱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与掌握情况,学生能演唱歌曲和背唱歌曲,为处理歌曲做准备。
7 歌曲处理,再一次完整演唱歌曲。
歌曲用同一种力度演唱好听吗今天我们尝试用不同的力度表演歌曲。
(听录音与教师范唱,学生处理。
)
A 第一乐句你会怎样处理请学生唱一唱。
B 第二乐句。
C 第三乐句。
D第四乐句。
结束句强弱都可。
用不同速度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歌曲强弱处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作用。
8 随音乐学唱藏语版《北京的金山上》,进一步了解与感受藏族音乐文化。
(通过录音范唱,教师范唱与观看拼音版藏语歌词,简单学唱藏语版《北京的金山上》)
同学们,你们会说藏语吗都不会说藏语呢会拼音吧!(设计意图:聆听藏语版北京的金山上,并随音乐演唱歌曲,感受原滋原味的藏族音乐,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
四知识拓展,巩固提高。
1 欣赏与感受不同版本《北京的金山上》。
我们一起聆听了才旦卓玛老师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感受了原滋原味的藏族音乐,音乐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成长与变化,很多艺术家都演唱了《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不同风格特点的《北京的金山上》。
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北京的金山上》,说一说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民谣、慢摇滚、爵士不同音乐风格的《北京的金山上》,感受音乐的多样性与时代性,流行乐也更受现代学生的喜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启发学生不断的发现与探索。
2 欣赏藏族舞蹈《弦子舞曲》,并简单学跳基本舞步,伴随音乐与跳舞,在热烈、快乐的氛围中结束。
备注:
教案仅为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参照与依据,具体情况根据学生当堂学习情况,教师及时进行调整,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本课将运用基础的“幽默”语言教学与音乐自身魅力,将课堂真正做到“返璞归真”,让学生感受音乐课堂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