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大学生创业现状比较调研报告正式版

中外大学生创业现状比较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中外大学生创业现状比较调研报告正式版中外大学生创业现状比较调研报告正式版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大学生人数增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而一些国家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发现决定学生是否选择创业和创业是否成功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和创业制度。

当这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时,中国大学生创业者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国际比较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创业即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

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

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高校也开展了创业计划大赛,这些都极大地鼓励了大学生创业者。

但总的来看,大多数学生仍不敢创业或不善于自主创业。

相反,国外有许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从乔布斯到比尔·盖茨都是大学时代便开始创业之路。

我们认为,这既有创业者个人能力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及制度的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国内外大学生。

针对国内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于国外大学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比较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一)影响大学生是否选择创业的因素1、家庭影响在大学生是否选择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学生的家庭情况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82.16%认为家庭对他们创业产生过影响。

这一影响又可分成物质和非物质两类。

物质影响包括初期资本积累和信息、人脉资源等;非物质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和榜样效应。

在各种家庭因素中,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两种影响因素。

①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在创业遇到困难时会更加自主,敢于冒更大的风险;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创业者会更加在乎创业的成败,考虑创业将会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有的家庭主要成员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或影响,使创业者早期便能结识一些有利于将来从事创业活动的关键人物。

也有的家庭是继承并不断扩大家庭传统的创业项目,多年的经营为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经营经验和经营项目,使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往往容易成功。

调查显示,在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12.27%表示家庭为自己提供了最初的人脉,7.24%表示家庭为他们提供了启动资金。

在家庭经济条件方面,中外家庭均有贫富,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而言,中外没有太大差别。

②家庭教育。

家庭是创业者早期接受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向下一代传授“生存能力”的教育。

生存能力包含知识、技能、习惯、人品等。

如果能获得创业意识的培养,无论家庭条件好坏,对创业者来说都有可能成为有利因素。

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不足,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过于强烈,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创业问题上不够自主。

调查显示,在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5.24%表示家庭给自己的创业提供最初指导,7.79%表示家庭教育使自己形成独立进取的精神。

总的来看,在自立能力、坚强意志、独立人格、理财意识的培养方面,中外差距尤其明显。

2、学校影响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它对学生影响也是最大的。

大学生是否会选择进行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中的创业氛围、校方给予创业者的制度和资金支持。

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许多高校采取了开设创业培训课程、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和高科技创业园区等做法,取得了积极效果。

如北京大学创立了包括融资服务(money)、营销服务(market)与管理服务(mentor)于一体的3m创业模式,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业。

但调查发现,国内高校在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上做的不够,不足以吸引潜在创业者。

在没有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对于政府、学校出台的扶助大学生创业的政策,60.12%“听说过,但不太清楚”,28.37%“表示完全不知道”。

鼓励大学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除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创业指导。

高校应该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调查显示,仅18.01%的学生反映学校有过创业指导,7.27%表示学校提供过创业资金支持。

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如近年来兴起的创业大赛,由于起步晚,影响力度仍不够大。

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德克萨斯大学的奥斯汀分校就举行了创业大赛。

之后创业大赛在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陆续展开。

从1990 年开始,美国每年都有几家新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并有相当数量的创新计划以高价转让给一些高新技术企业。

在由创新计划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为营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

而我国很少有创业大赛的成果转化为企业利润的,从创业大赛中获得启动资金的创业者也只占极少部分。

我们认为,国内高校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指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

对于有效提高创业能力的途径,52.33%的学生希望进行与创业有关的社会实践,25.09%希望参加创业比赛,33.84%希望与创业成功人士接触,27.92%希望注重创业相关理论教育。

上述需求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学校来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校中逐渐出现一些指导创业的机构,如创业协会,一方面在学校中开展各种讨论和交流活动,定期联系部分业内人士在校内举行讲座,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另一方面搭建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互动桥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

3、社会影响社会影响主要是指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

现在,社会渐渐开始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在访谈中一位交大同学谈到,“全社会都在推崇一种创业的精神,大家都在积极创业,我希望能够让大家能分享这一点,创业是一种人生态度、过程,创业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一种成就感、一种幸福感、一种满足感。

如果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跟自己的理想、责任完全相符的话,创业的过程就达到了一种完美状态。

我想这就是我创业的动机吧,追求人生的一种完美状态。

”韦伯在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进行研究后指出,西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正是因为新教伦理中内含的追求财富的企业家精神。

这种精神一旦在整个社会中发挥其作用,不仅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更将为整个社会带来活力。

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这种创业氛围中诞生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五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有10余年的历史,影响非常之大。

从1990年到现在每年都有五六家新的企业诞生,并且有相当数量的“计划”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

风险投资家们蜂拥而入大学校园,寻找未来的技术领袖。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几大问题1、个人素质方面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往往对创业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调查中,受访学生无论是否进行过创业活动,都表示“企业家精神”十分重要。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最应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14.85%选择较好的组织能力,15.08%选择专业的背景知识,20.90%选择较好的沟通能力,16.03%选择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①知识理论往往与实践脱轨。

我国教育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所拥有的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大学生所学的都是书本知识,有的甚至还是无法直接用于市场实践的纯理念,要通过独自考察来选择一个有投资创业前途的项目,实在很难。

经验不足将会带来投资高风险,也使他们自主创业的意愿冷却,最终选择放弃。

在西方学校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例如法国学生在大学期间,实习课程非常多,大多数人的实习期一般为4-6个月,多的甚至有9个月,实习期间,大学生们与各企业进行多层双向交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②对政策了解利用不足。

创业初期如果能搭上政策的“顺风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对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许多大学生只是模模糊糊地了解政府和学校的优惠政策,更别提有效利用了。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走上创业道路的学生都是基于项目或技术,而少有人是基于某行业的优惠政策。

外国的学生则通过咨询机构将各类资源都很好地利用起来,也包括政策资源。

③缺乏必要的经济方面知识。

经济和管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要进行自主创业,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有一定优势。

而非经济管理专业类的毕业生,对经济市场比较陌生,尽管他们一走出校门就有独立创业的愿望与热情,但真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还会因自身底气不足而却步。

2、外部环境方面①资金难求。

14.56%的学生认为,难以获得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道路上始终存在的最大难题。

在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优惠政策难落到实处。

尽管政策规定学生可以从银行获得创业贷款,但我国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大学生实际上很难以自身的信用获得资金。

而在美国,政府几乎没有给大学生创业提供特殊优惠,但由于信用体系的完善,学生往往也能借助信用系统获得资金。

二是获取资金方式单一。

国内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银行借贷、风险投资。

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和信用体系不完善,许多学生创业者都把希望寄托在风险投资这一融资方法上,试图通过参加创业大赛和其他一些竞赛来获得风险投资。

但实际上这个渠道远不能满足创业者对资金的渴求;即使争取到风险投资,也可能在融资时过分出让自己的股权和利益,甚至导致核心技术产权的流失。

而在美国,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在起家时可融资的手段很多,如政府的各种特殊拨款项目、信用贷款、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的资金充足,因而美国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容易得到资金,公司发展快。

三是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小额贷款机构。

据有关媒体调查显示,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超过九成是民间借贷起家的,有些机构专门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设立了小额创业贷款,手续简便,门槛低,但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的机构基本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