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线路板制作流程知识

一般线路板制作流程知识

钻孔流程(Drilling)
客户资料
合格
QE检查
PE制作
标签
钻咀翻磨
钻孔生产
PE制作胶片 及标准板
绿胶片检孔
钻带发放
5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钻孔基本流程(Drilling)
钻带发放
钻带发放:按照客户的要求,编写钻孔的程序 ,为钻孔的操作提供依据。
钻孔 翻磨钻咀
钻孔:通过钻带的资料,选取要求的钻咀, 按叠数的规定进行。


其中后处理为微蚀或火山灰磨板,其主要作用是对板的表面进行清洁 及粗化处理,以适合下工序对板面的要求。
19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影像转移(Image transter)
整体流程:


面 处








退




蚀褪 刻锡
菲林制作
20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前处理工序(Surface Pre-Treatment)
即将已调稀的非水溶性绿油油墨,以水帘方式连续流 下,在水平输送前进的板面上均匀涂满一层绿油,待 其溶剂挥发半硬化之后,再翻转做另一面涂布的施工 方式。
32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丝印(Solder Mask) 喷涂印刷(Spray Coating) :
利用压缩空气将调稀绿油以雾化粒子的方式喷射在板 面的绿油印制方式。绿油印制技术已由早期手工丝网 印刷或半自动丝印发展为连线型(In-Line)涂布或喷 涂等施工方式,但丝网印刷技术以其成本低,操作简 便,适用性强特点,尤其能满足其他印刷工艺所无法 完成的诸如塞孔、字符印刷,导电油印刷(碳油制作) 等制作要求,故而仍为业界广泛采用。
7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钻咀的使用:
钻孔工序(Drilling)
钻孔
够Hits数
翻磨
清洗后标记
8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钻孔工序(Drilling) 机械钻机的工作原理:
钻机由CNC电脑系统控制机台移动,按所输入电脑 的资料制作出客户所需孔的位置。 控制方面分别有X、Y轴坐标及Z轴坐标,电脑控制 机台适当的钻孔参数,F、N、Hits、D等,机器会 自动按照资料,把所需的孔位置钻出来。
9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钻孔工序(Drilling) 成孔的其他常用方法:
镭射钻孔: UV钻孔,CO2钻孔
(主要针对盲孔工艺的制作流程)
10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磨板 除胶渣 孔沉铜 全板电镀
磨板:在机械磨刷的状态下,去除板材表面的 氧化层及钻孔毛刺。
除胶渣:在自动系统及药液作用下,将钻孔过 程产生的孔壁胶质体清除,使之粗化及洁净。
蚀刻:是将未曝光的露铜部份面蚀刻掉。
褪锡
褪锡:是通过较高浓度的褪锡水将保护线路 铜面的锡层去掉。
24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影像转移(Image transter) 图形电镀的作用:
将合格的,已完成干菲林图形转移工序的板料,用 酸铜电镀的方法使线路铜和孔壁铜加厚到可以满足 客户要求的厚度,并且以镀锡层来作为下工序蚀刻 的保护层.
超声波清洗: 使用超声波孔内得到充分清洗 ,孔内铜粉及粘附性颗粒得以清除。 高压水洗:利用高压水往复运动冲洗板面及孔 ,使粘附较牢固的颗粒粉尘在水 压的作用下被 有效地清洗,水洗压力在60~100bar之间。
烘干:将磨刷后的层压板用冷风与热风吹干 后,在下流程开始前存放时,不会被氧化, 同时可为检孔流程作准备。
外层制作流程: 钻孔(Drilling)
线路蚀刻(Circuitry etching)
除胶渣/孔内沉铜(PTH)
防焊油丝印(Solder mask)
全板电镀(Panel plating)
表面处理-金/银/锡(surface treatment)
图像转移(Image transter)
外形轮廓加工(profiling)
12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除胶渣流程:













13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除胶渣作用: 除胶渣属于孔壁凹蚀处理(Etch back),印制板 在钻孔时产生瞬时高温,而环氧玻璃基材(主要是 FR-4)为不良导体,在钻孔时热量高度积累,孔壁 表面温度超过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结果造成环氧 树脂沿孔壁表面流动,产生一层薄的胶渣(Epoxy Smear),如果不除去该胶渣,将会使多层板内层 信号线联接不通,或联接不可靠。
翻磨钻咀:通过分度导磨或超声波洗涤的磨 削作用,将已钝的钻咀重新研磨至符合要求 的规格,再应用于生产。
6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钻孔工序(Drilling)
钻孔使用的物料:
基本物料:
钻咀 铝片
钻咀胶套 底板
管位钉 皱纹胶纸
叠板块数PL/STR :
每叠板的块数主要取决于板的层数,板的厚度、钻机类 型、最小钻咀的直径以及板的内层特性(如HWTC)等。
孔沉铜:通过钯媒体的作用下,在孔壁上将 铜离子还原为铜,起到导通各铜层的作用。
全板电镀:全板电镀是作为化学铜层的加厚 层,增加导电层的导电性。
11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磨板流程:
机械磨板 超声波清洗 高压水洗
烘干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机械磨板:在机械磨刷的状态下,去除板材表 面的氧化层及钻孔毛刺。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全板电镀:
全板电镀是作为化学铜层的加厚层,一般化学 镀铜层 为0.02-0.1mil而全板电镀则是0.3-0.6mil 在直接电镀中全板用作增加导电层的导电性。
18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全板电镀流程:







白字也叫字符,其作用在于标识PCB表面粘贴 或插装的元件。
31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丝印(Solder Mask) 丝网印刷(Screen Print) :
在已有负性图案的网布上,用刮刀刮挤出适量的绿油 油墨,透过网布形成正形图案,印在基面或铜面上。
涂布印刷(Curtain Coating) :
33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丝印(Solder Mask) 丝印流程(Process flow) :






低 温


U V 紫

高 温






菲林制作
34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板面处理 丝印 低温锔 曝光 显影
UV紫外
丝印(Solder Mask)
板面处理:通过酸洗,除油,清除铜面的氧化。
铜层+全电层
基材
A H
D
29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影像转移(Image transter) 褪锡的原理:
锡与褪锡水中HNO3反应,生成Sn(NO3)2,反应式: Sn+2HNO3 Sn(NO3)2+NO2
30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丝印(Solder Mask) 丝印的表述:
丝印也叫防焊或阻焊,其作用在于保护PCB表 面的线路。
图形电镀(Pattern plating)
最后品质控制(F.Q.C)
3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钻孔工序(Drilling) 钻孔目的:
1.在板料上钻出客户要求的孔,孔的位置及大小 均需满足客户的要求。 2.实现层与层间的导通,以及将来的元件插焊。 3.为后工序的加工做出定位或对位孔。
4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是将露铜的铜面蚀刻掉,被锡覆盖的铜面被保留。
外层蚀刻的原理:
Cu2++4 NH3+2Cl- Cu(NH3)4Cl2 Cu (NH3)4Cl2+Cu 2 Cu(NH3)2Cl 2 Cu(NH3)2Cl+2 NH4Cl+1/2O2 Cu( NH3)4Cl2+H2O 蚀刻反应实质就是铜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Cu2+ +Cu 2 Cu1+
将湿绿油内的溶剂蒸发掉,板面绿油初步硬化, 为准备曝光提供条件。
低温锔板方法:
采用隧道锔炉的方式。温度一般设定在70~75度。
37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丝印(Solder Mask) 操作区间温、湿度控制:温度-20±2℃; 湿度50-60%.
丝印:通过印机的作用,涂刮上印油于板面保护 PCB表面的线路。 低温锔:通过锔炉的处理,将印油进行半固 化的状态。 曝光:利用紫外光的作用,使干膜中的光敏物质 进行光化学反应,以达到选择性局部硬化的效果 ,而完成影像转移目的。 显影:通过药水碳酸钠的作用下,将未曝光部分 的干膜溶解并冲洗后,留下感光的部分。
14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孔沉铜流程:
























15
第五部分:外层制作原理阐述
孔内沉铜/全板电镀工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