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课例:《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阅读课东台一小韩新萍一、阅读目的:1.通过推介和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内容,初步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
2.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带着准备去读书,学习做读书笔记。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二、课前准备:1.了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及其作品。
2.到图书馆借阅马克·吐温的最有影响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书名1、有这么一位作家,他被人们称为“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仗义执剑的骑士”“幽默文学的泰斗”,童年时代,他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
他曾先后做过印刷所学徒、矿工、领航员、士兵和新闻记者等工作。
他的文章充满了喜悦、冒险、进取、轻快、幽默的意味,他的作品有(书单缓慢上移)……福克纳说他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最后出现马克·吐温像)2、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丰富的生活阅历,让马克·吐温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作品,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生齐: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师:在他的作品中,有一部小说,就是根据他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
板书: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海明威说,这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别林斯坦说,不只是孩子,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高级读物。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马克吐温,走近他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展示本书),一起来读一读书名!生齐读。
(二)、设置悬念,巧妙荐读1、看封面,初步了解。
读报读题,看书看皮,这是本书的封面,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有一个男孩举着火把带着一个女孩走出黑乎乎的山洞。
师:你估计他是——再看看,画面上还有什么?生:作者、译者、出版社等。
师:这一切给你什么感觉?(紧张、神秘、刺激、汤姆很勇敢)这样一本书,你最想了解什么?2、认识汤姆,了解历险人生。
同学们都很关注主人公汤姆,他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呢?书中是这样写的,听老师朗读,你们边听边把听到的文字变成画面。
师朗读,生想象。
波莉姨妈亮开嗓子朝远处高声喊道:“汤姆呀,汤姆!”这时,在她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声,她转身一把抓住了一个小男孩的短外套的衣角,他想跑都跑不掉了。
“哦!我早该想到储藏室的。
瞧你那嘴,那是什么玩意儿?”“我不知道呀,姨妈。
”“你不知道?!我可知道,那是果酱!我给你说过几十遍了,如果你再动我那果酱,准剥掉你的皮。
现在,自己去把鞭子拿过来吧。
”鞭子悬在空中,看来,一场皮肉之苦在所难免。
“天啊!你背后是什么呀,姨妈?”汤姆神色紧张地忽然叫道。
老太太以为有危险,急忙撩起裙子,转过身去。
汤姆拔腿就逃,顷刻他爬过高高的木栅栏,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①师:初次见面,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②师介绍汤姆的身世:汤姆是一个孤儿,被波莉姨妈收养。
可是他不服管教,抽烟打架逃学,让波莉姨妈操碎了心!三、精选片段,初步感受1、这不,汤姆又一次因逃学被姨妈狠狠教训了一顿,又受到了自己最喜爱的女孩子贝基误解,他觉得自己没救了,没有人会爱他了,他决心离开村子再也不回来了。
他的两个好朋友乔埃和哈克决心誓死追随他。
夜深人静,他们划着一只大竹筏来到了离村子三里远的一座荒岛上。
【荒岛历险】他们在荒岛上干什么呢?出示句段,指名三生开火车读。
汤姆叫醒了另外两个海盗,他们大声呼喊,吵吵闹闹地跑开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边脱光身上的衣服,在白色沙滩的淡水里彼此追来追去拥作一团。
正当乔埃切咸肉准备早餐时,汤姆和哈克要他等一等,他俩走到河岸一个颇有希望的隐匿处,丢入钓鱼线,没几分钟就有鱼上钩了。
早餐后,他们躺在树荫里休息,哈克抽了两口烟,然后大家一起出发到森林里去探险。
师:比照一下你的生活,汤姆的这次荒岛历险,让你有什么感受?生:我羡慕他们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师:你觉得他们在荒岛上还能做些什么呢?也请你来做一回作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汤姆的荒岛生活!生:一只野兔从林子里蹿了出来,汤姆赶紧撒开脚丫子跟上,边跑边撒出手中的渔网,嘿,兔子成了网中之鱼啦!生:夜幕降临,汤姆和哈克合作,生起一堆篝火,他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篝火晚会,汤姆唱歌,哈克哼起了流浪者小调,乔埃表演了一段单口相声。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编的故事很精彩。
我要告诉大家,像这样精彩的故事这本书里还有很多。
(板书:精彩的故事情节)初次见面,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师:你看到了汤姆叛逆、向往自由的一面!2、汤姆的梦想是做一个海盗,他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他的死党哈克是圣彼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
为了帮哈克送走脚上的疣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汤姆和哈克提着一只死猫来到坟地,却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印第安人乔杀死了鲁滨孙医生却嫁祸给醉汉莫夫波特。
【墓地历险】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为这起命案的目击者,汤姆和哈克刚开始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出示文字:汤姆又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哈克,你肯定不会说出去么?”“汤姆,我们一个字也不能说。
这你很清楚。
如果我们走漏了风声,而他们又没有把他绞死的话,他会把我们淹死的,那对他来说就像淹死两只猫一样容易。
汤姆,我们得互相发个誓——没错,就这么干——发誓绝不说出去。
”指名一生读。
你能理解汤姆和哈克的做法吗?生辩论。
师: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庭审开始了——出示文字片段,自由地读一读!“现在,孩子,把那里发生的一切都告诉我们——慢慢说——别漏掉任何细节,也别害怕。
”于是汤姆开始讲了——一开始他讲得还有点犹豫,但慢慢他就越说越起劲,越说越流畅了。
师:由发誓不说到犹豫不决再到说得起劲,你知道汤姆心里是怎么想的吗?生畅所欲言。
师评:你是一个感情细腻、极富正义感的孩子,你读懂了汤姆的心!师: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
(板书:细腻的心理描写)现在,同学们对汤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师:汤姆战胜了怯懦的心理,勇敢地站出来了!3、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在他童年的某一个时刻,总会有一个想法:想在什么地方挖出一大批的宝藏出来。
汤姆和哈克把村子周围都挖遍了,可是一无所获,这一天,他们冒险闯入阴森森的鬼屋。
【鬼屋历险】师:自由读一读这段文字,猜一猜:他们在鬼屋里遇到了谁?出示文字:两个男人拿出一些事物,饱餐了一顿。
一阵漫长的沉默之后,只听见印第安人乔说道:“这样吧,兄弟——你先回你在上游的地方。
在那等我的消息。
我会找机会再到镇上去打探打探。
等我摸清了情况,找到机会我们再做那件‘危险的’事儿。
然后就去德克萨斯!我们一起去。
”生猜。
读了这段文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师:是的,我们的视线都被那件‘危险的’事儿吸引住了!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手指板书:其实,这精彩的故事情节、细腻的心理刻画,都是语言表达的功劳。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静静地欣赏这几段文字——出示:天刚蒙蒙亮,凉气袭人,森林还沉浸在静谧之中,透着一种梦境般的甜蜜与祥和。
没有一片叶子在颤动,没有半点声音打扰大自然的沉思。
树叶和草尖上都挂着露水……”夜空中星光点点,夜幕下万籁俱寂,宽阔的河流像平静的大海一样流淌着。
外面骄阳似火,远处层青叠绿的卡迪夫山在热浪中仿佛蒙上了一层微光闪闪的纱巾,远处的天空染上了一抹紫色,几只鸟儿懒懒地扑扇着翅膀掠过高空。
视野之内除了几头牛之外别无它物,而它们也都在打着盹。
你最喜欢哪一句,先给大家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是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同时,它也是一部成功的写景抒情散文。
在马克吐温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美!出示:有一天,汤姆正在给裂缝“喂药”,这时他姨妈喂养的那只黄猫彼得咪咪地叫着走过来,眼睛贪婪地盯着汤匙,好像是要尝一口。
汤姆说:“彼得,要不是真想要,就别要了。
”可是彼得表示它确实想要。
“你最好别弄错了。
”彼得拿定了主意要。
“这可是你自找的,我就给你,我可不是小气,你要是吃了觉得不对劲,别怨别人只能怪你自己。
”彼得并无异议。
因此汤姆撬开它的嘴,把止痛药灌下去。
彼得窜出两三码远,狂叫着在屋里转来转去。
它砰的一声撞在家具上,碰翻了花瓶,弄得一塌糊涂。
接着它昂起头,后腿着地,欢快地跳来跳去,按捺不住发出高兴的声音。
随后,它又在屋里狂奔乱跑,所到之处,不是碰翻这个就是毁了那个。
波莉姨妈进来时正好看见它在连翻斤斗。
它最后哇地大叫一声,从敞开的窗户一飘而出,把余下的花瓶也带了下去。
再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你又感受到什么?师:马克·吐温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和对事物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所有的读者都深深地爱上了他的作品——(板书:生动的语言表达)4、在一次郊游的过程中,汤姆和贝基走失了,他俩被困在山洞里三天三夜。
贝基情绪崩溃,汤姆不断地安慰她,并且积极地想办法。
汇报【山洞历险】观看视频。
师:在身陷绝境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汤姆呢?听了大家的交流,我们仿佛经历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之旅,他在你脑子里的印象肯定越来越清晰了!谁来说一说?师:是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感觉到汤姆由一个任性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小小男子汉!(板书:鲜明的人物形象)当然,这部作品的妙处远不止这四个方面,一部名著,它的博大精深只有在阅读中才能被体会,课后,同学们就去读一读这本小说吧!四、制定计划,课外阅读1、现在,我宣布,《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之旅正式启航!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五个阅读小组,各小组自行推举出小组长,完成本月《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计划表。
3、组员交流,完成计划表。
3、小组汇报,形成班级读书计划表。
班级读书计划表说明:①本月第一周周五为读物推介课。
交流一周来的心得和感受,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从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向同学们推荐本书。
②本月第二周周五为方法指导课。
结合学生的阅读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偏见,师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交流中归结出阅读方法,用方法指导后续阅读。
③本月第三周周五为交流赏析课。
教师创设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精心选择话题,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进行讨论交流。
课后各小组完善读书笔记,编排小品,完成阅读月报,以多种形式为下一周的读书汇报作准备。
④本月第四周周五为成果展示课。
展示形式可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两种。
静态展示,如展示自己设计的书签、手抄报、展板,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等;动态展示,如课本剧表演、演讲、辩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