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
姓名:XX 学号:XXX
课程论文题目: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蒙太奇的运用课程名称:影视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蒙太奇的运用
学生:XX
XXXXX 学号XXXXXX
摘要:张艺某的《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一个关于老一辈人的故事。
通过运用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营造的回忆和现在空间,现在的冰冷漠然与过去的美好回忆形成强烈反差,而女主人公执着的爱情在美丽的树林和弯曲的山路上跌倒,在几乎是痛苦的绝望中,等到了爱情。
从一开始到儿子看着照片回忆父母的爱情故事之前是黑白的画面,之后进入回忆之中,画面由黑白转到彩色,在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中,整个故事拉开帷幕。
关键词:黑白彩色转换对比
一、《我的父亲母亲》剧情简介
这部电影的情节很简单,说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农村的女孩爱上一个城里来的教书先生,经过艰辛的等待,终于走到一起的故事。
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以第三人(儿子)的角度来讲述他的父亲母亲的恋爱经历。
其实主要还是讲母亲队爱的单纯执著和对母亲开创“咱们村自由恋爱的先河”的骄傲。
影片把现在父亲去世的悲伤氛围放在黑白视觉中,让甜蜜的多彩流淌在过去的河流上。
整部影片都被梦一般色彩斑斓的过去给占据,不会让观众陷入过多的苍白的现实中去。
二、《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的运用
(一)影片中包含的色彩
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影片中,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分别采用了冷暖对比的色调,营造出不同的气氛。
在传统的电影观念中,一般作为回忆的段落,都处理成黑白的,是过去的、旧的感觉,而本片却一反常规。
用张艺谋的话说:“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三天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葬礼的故事,没有笑容,没有愉快的情绪,只有沉痛的怀念和对死者的眷恋,再加上下着雪又是冬天。
所以我想用黑白的效果,更能传达这样一种感觉。
回忆部分是彩色的,因为那是一个非常美
丽的回忆和影像感觉。
”(引自《与张艺谋对话》169页)
在现实时空中,父亲去世了,“我”和母亲为他筹备葬礼,影片用黑白画面象征着死亡与沉重。
而红色在我国的文化史上是热情奔放、激情希望的象征,因此在过去时空的叙事中,母亲身穿大红碎花棉袄、头戴红发卡、织红布等局部色相,以及周围橙黄色的环境,这些暖色画面的使用表现了父母恋爱时温馨、兴奋与甜蜜。
过去时空的彩色与现实时空的冷色在对比中蕴涵着和谐。
1、红——暖人心窝,炽烈如火
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红色尽是父亲眼里关于母亲的画面,是那殷切始终,一生倾心的迷恋。
从红棉袄痴痴寻踪到红发卡深情紧握,爱已被展露无疑,但这种直白却还是需要臆想再造的。
在这里,红色发散思维的作用得以体现,母亲的红头绳如一根引线,引燃了情绪的烟花,在回忆的夜幕里缤纷绽放。
冰天雪地里的母亲身着红袄在路上等着父亲,乍眼的火红与冰雪的苍白形成对比,营造出无助而又渺茫的氛围。
红衣不时被大雪遮掩,可以挖掘出哥特式的窒息与挤压,效果雷同于开篇和结尾的黑白纪实。
红是影片的灵魂,可以表现所有,亦可以装点所有,传达了深爱、忠贞与信仰曾在那个不会被刻意想起的年代沸腾过。
2、黄——沧海心醉,温柔如水
黄叶红衣。
在《我的父亲母亲》里可以看见大量的黄作为衬景,突出了母亲在追寻真爱的道路上发自心底的满足感,充盈着对爱情的痴迷与执著。
片中的黄作为大面积渲染的区域色,为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情节提供了一种基调,烘托的同时又达成了升华的目的。
黄叶泛泛的树林,被间隙透过的阳光照得灿若仙境,母亲穿梭其中,追赶着全待把握的幸福。
由是浑黄的道路上,情愫破土萌生,载着母亲雀跃着离开,陪伴父亲深情地目送。
该片定焦在农村,使得这类深情的黄透着漫漫的泥土芬芳,娓娓道来一段地久天长。
不同于当今的某些“色彩心理学”所讲述的那样,黄仅被剖析为“陌生与疏理”。
在这里,黄象征一种持久,传达了父亲和母亲之间坚韧、绵长和韬深似海的爱恋。
3、黑白——心灰意冷肃穆沉痛
而比之红黄的主流,其他色彩真正成为了装饰。
就如表现在远近景交融和穿插的空镜头当中的黑发和白雪。
影片结尾时在黑白色调的画面里,大雪纷飞中,有一排长长的送行队伍,这让
人感动得落泪,并且和原先担心的人手不够,道路艰难,形成了强烈对比,这种对比深深震撼着观众们的心。
而在处理这段抬回来的情景,导演又采用了多个画面模糊交替的形式,跟里面送行的人争先恐后抬棺的情景紧密融合,使得画面在一种隐隐作痛的情境中进行。
所以,面对厚厚积雪和茫茫荒野,面对长长送行队伍和争先恐后抬棺的人,如此在黑白色调中在影片即将结尾时我们每一个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二)色彩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影片一开始,就是寒冷暗沉的天气,一丝寒意慢慢渗透到每一根骨头。
黑白的画面,穿着厚棉袄的人们。
淳朴厚实的的气息从画面上吹落下来,沉积在我心里。
父亲去世了,儿子赶回来为父亲办丧事,而母亲,年老了,仍然固执的要把父亲从医院里抬回来。
这时黑白暗沉的色彩一转,回忆慢慢袭来明朗欢快的绿色铺天盖地的倾泻下来。
四十多年前的偏僻的小村庄,贫瘠落后,但是孩子们向往知识,姑娘们向往爱情,村民们希望下一代有出息。
于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城里男人出现在这个小村庄,他是作者一辆马车来的,下车后,村民们翘首仰望着这个象征知识和文明的男人,笔挺的中山装,干净的笑容,他回头过去,一个女孩的眼神紧紧地跟随着他,这是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便喜欢上了父亲,这天母亲穿的是红棉袄,这也奠定了影片的主要色调,这充满着热情、温暖的红色!
母亲在小路上等待放学的父亲,还是那一身红棉袄,黄色的土地上,母亲的红棉袄格外的显眼,这充赤着执着热烈的红色,凸显出了母亲那种急切的心情。
金黄色的麦田,绿色茂密的树林,辽阔的土地,弯曲的小路,这一切的真实的画面也为本片增添了真实的感觉。
父亲去母亲家吃饭,母亲得知了父亲喜欢吃水饺,并答应了母亲还会来她家。
可等到母亲做好水饺之后,却得知父亲要走了。
母亲抱着装满水饺的碗,在小路上、山坡上、树林中奔跑,一个个红色的背影出从中穿过,母亲摔倒了,碗碎了,人哭了,父亲送的发卡也掉了。
母亲对父亲那种执着的爱,那热切的心,温暖了寒冷的冬天,也使每个人的血液为之沸腾。
等不来父亲的母亲,执意要冒着风雪去县城找父亲,在漫天大雪的天气里,在白色的大地上,一个红色的人影分外的显眼,那种奔放的热情也为着寒冷的冬
天增添了一丝的暖意,母亲对父亲的爱渗透在这漫天的大雪里,蕴藏在这凛冽的寒风中,充赤在这弯曲的小路上。
红的与白色的强烈对比,给上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冲击,能够给人很深的印象。
母亲途中晕倒,生病了。
父亲偷着跑回来看母亲,母亲有如从前一样跑去看父亲。
这也能看出父亲与母亲那彼此的爱。
父亲又走了,几年后父亲回来了,还是那条弯曲的小路,一个穿着红棉袄的女人依然在那里等着他。
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分开。
那条路,那件红棉袄,见证了他们的幸福!
收起回忆,黑白色的暗沉重新回来,儿子同意了母亲,要把父亲从医院里抬回来,可是谁也没想到父亲的学生们都赶回来给他抬棺。
天空还是下着大雪,已没有了红棉袄,剩下的只是白色和黑色,这黑白为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悲伤在每个人心中蔓延,尤其是母亲。
彩色与黑白的交替出现,幸福美好快乐与悲伤的变换,使母亲的一生都得以展现!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母亲把赞下的钱全部都捐出去,来帮助重盖学校.老教室里的红布也变成了黑白,一切的幸福都换成美好的回忆,只剩下悲伤!
三、结束语
《我的父亲母亲》可以说是一部诗电影,在几乎没有什么剧情的空间里勾勒出对爱情的礼赞颂歌,象音乐一样,或者说象歌剧一样,在一个非常优美的爱情旋律中跳跃着由情节、细节构成的音符,张艺谋就象帕瓦罗缔般咏唱着心中的爱情图腾。
色彩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通过色彩得变换,真实的景物,强烈的色调对比,来叙述母亲的一生,她的幸福快乐和悲伤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愧是大师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