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 (最新修改)
康复医学概论
南医大一临康复医学系 於伟
yuyuweiwei1177@
前言
现代医疗四大块: 现代医疗四大块: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康复与护理
关联? 关联?
预防
健康
治疗
保健
康复
关联
临床 保健 预防 康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康复名词
大陆: 大陆:康复 香港: 香港:复康 台湾: 台湾:复健 国外: 国外:Rehabilitation
运动单位
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合称 为运动单位。 为运动单位。 全或无定律 与动作精细程度的关系
三种肌肉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 等长收缩 等速收缩
残疾学及残疾分类学
残疾概念
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 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及先 天性异常所致; 天性异常所致; 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或丧失; 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或丧失; 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功能障碍状态; 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功能障碍状态; 影响活动、日常生活、 影响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全面康复(comprehension) 全面康复(comprehension)
运动中枢调控 神经元募集 心理参与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主观能动(motivation) 主观能动(motivation)
功能障碍的多维性 功能恢复的多渠道 锻炼手段的多样性
康复治疗的基本途径
improve) 改善(to improve): 通过训练和其它措施改善生理功能。 通过训练和其它措施改善生理功能。例如 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 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心 肺功能训练等。 肺功能训练等。
康复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损伤或疾病,避免残疾发生过程。 一级:预防损伤或疾病,避免残疾发生过程。 二级:损伤或疾病已发生,预防合并症、 二级:损伤或疾病已发生,预防合并症、功能 障碍及继发残疾。 障碍及继发残疾。 三级:残疾已发生,积极防止残疾恶化过程。 三级:残疾已发生,积极防止残疾恶化过程。
服务对象
老年人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并以年均3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并以年均3% 的速度增长。 的速度增长。 2000年 月底, 我国60 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 到 2000 年 8 月底 , 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已达到 26亿 其中65 岁以上人口达到86 65岁以上人口达到 86O 1.26 亿 , 其中 65 岁以上人口达到 86O0 万 , 分 别占人口总数的10 10% 预测到2015 2015年 别占人口总数的10%和7%;预测到2015年, 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 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 占总人口14 14% 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占总人口14%。 资料表明:老年病者中约有50 50% 资料表明 : 老年病者中约有 50 % 需要康复医 学服务。 学服务。
肢体活动能力评估
徒手肌力检查(MMT) 徒手肌力检查(MMT)
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对抗阻力的情况, 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对抗阻力的情况, 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 力级别的方法。 力级别的方法。
MMT优缺点 MMT优缺点
优点: 优点: 便捷 受限制少 使用简单 相对可靠 实用 缺点: 缺点: 较主观 不宜换人操作 不够精确 不能表明肌耐力 大小
老年人
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内脏、 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内脏、 肌肉、骨关节)和功能障碍。 肌肉、骨关节)和功能障碍。 10年 占残疾人的比例从37.7% 37.7%上升至 近10年,占残疾人的比例从37.7%上升至 41.9%。 41.9%。
慢性病患者
慢性病患者
各系统脏器的慢性疾病 患病状态” “患病状态” 活动能力受限 心理/精神创伤 心理/
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 2、循序渐进 3、持之以恒 4、全面康复 5、主观能动 基本途径:改善、代偿、 基本途径:改善、代偿、替代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因人而异(individualization) 因人而异(individualizat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病情和目标差异 年龄和性别差异 兴趣和文化差异 经济和环境差异
康复医学内涵
几个定义: 几个定义: 康复:1969版本 1981版本 版本、 1、康复:1969版本、1981版本 记住含义四个层面: 记住含义四个层面: (1)综合措施 (2)功能障碍为核心 (3)强调功能训练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4)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2、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 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 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 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 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 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 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 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康复发展史
1、雏形:中国:战国、南北朝,运动、手法 雏形:中国:战国、南北朝,运动、 西方:19世纪 世纪, 西方:19世纪,理疗为主 现代康复:欧美兴起,20世纪40年代 世纪40 2、现代康复:欧美兴起,20世纪40年代
社会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客观需要= 社会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客观需要=康复的发展
治疗手段 工作模式 家属介入
6、康复团队: 康复团队: 基本工作模式 团队组成
康复团队( work) 康复团队(team work)
康复医师 物理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士) 作业治疗师( 作业治疗师(士) 言语治疗师( 言语治疗师(士) 支具治疗师(士) 支具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士) 社会工作者 康复护师( 康复护师(士)
1、长期功能障碍患者 2、残疾人 3、各种慢性病患者 4、老年人 5、急性病恢复期患者
残疾人(disability) 残疾人(disability)
康复技术革命给残疾人以新生活
飞毛腿
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 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
老年人
只关怀够吗? 只关怀够吗?
生活质量如何提高? 生活质量如何提高?
康复基础学 康复评定学 康复治疗学 康复临床学 社区康复学
康复评定目的
1、掌握残障情况 2、设定康复目标 3、制定治疗方案 4、判断治疗效果 5、预测功能转归 6、鉴定功能状况
作业治疗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和康复目标,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和康复目标, 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 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 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 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 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 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 活质量, 活质量,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家庭和社会生 活。
WHO残疾分类 WHO残疾分类
1、病损:部分的层次,主要是结构、器官 病损:部分的层次,主要是结构、 系统心理等的问题 改善 失能:个体的层次, 2、失能:个体的层次,生活自理等个人能 力障碍或丧失 代偿 残障:社会的层次,回归社会能力受限, 3、残障:社会的层次,回归社会能力受限, 社交、 社交、工作 替代
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的生理功能。 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的生理功能。例 如轮椅、假肢等。 如轮椅、假肢等。
相关基础知识
主要讲: 主要讲: 运动学基础 残疾及分类 肢体活动能力评估 心肺功能评估 ADL评估 ADL评估
运动学基础
部分概念
内力与外力 三类杠杆: 三类杠杆:平衡杠杆 省力杠杆 速度杠杆 三种关节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循序渐进( adaptation) 循序渐进(progression and adaptation)
积累训练效应 学习治疗方法 建立安全性
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持之以恒( persistence) 持之以恒(persevering and persistence)
治疗效应的维持与消退 行为模式价值 康复预防价值
康复治疗的基本途径
代偿( to compensate ):
通过各种矫形器和辅助具, 通过各种矫形器和辅助具 ,使减弱的功能 得到放大或增强。 例如助听器、 各种支具、 得到放大或增强 。 例如助听器 、 各种支具 、 拐杖、助行器等。 拐杖、助行器等。
康复治疗的基本途径
替代( to substitute ):
心肺功能评估
心电运动试验
应用: 应用:1、协助临床诊断 2、确定功能状态 3、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方法:1、活动平板 2、踏车运动 3、手摇车运动 4、等长收缩运动
几个概念
主观用力程度分级(RPE):自我 主观用力程度分级(RPE):自我 相对 ): 半定量 7~19 分 两项乘积(RPP):心率× ):心率 两项乘积(RPP):心率×收缩压 10ˉ² 10ˉ² 心肌耗氧相对水平 最大吸氧量( max): ):机体运动时能 最大吸氧量(VO2max):机体运动时能 摄取的最大氧量, 摄取的最大氧量,反映心肺功能状态和体力 活动能力。 活动能力。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区别
项目 核心理念 行为模式 治疗对象 评估 治疗目的 临床医学 以疾病为中心 生物学模式 各类病人 疾病诊断和系统功能 强调去除病因,挽救生命 挽救生命, 强调去除病因 挽救生命 逆转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 药物\手术 药物 手术 专业化分工模式 不需要家属介入 康复医学 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中心 生物-心理 心理-社会模式 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 功能障碍和残疾者 躯体\心理 生活\社会功能 心理\生活 躯体 心理 生活 社会功能 强调改善\代偿 代偿\替代的途 强调改善 代偿 替代的途 径提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 径提高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回归社会 非药物治疗,患者主动参与 非药物治疗 患者主动参与 团队模式 需要家属直接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