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2-第一章-港口起重机械-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
02-第一章-港口起重机械-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
三、起升高度H和下降深度h
表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指标 起升高度H,单位m • 空载条件下,从起重机支承面(停放水平状态)(地 平面或起重机运行轨道顶面)至取物装置最高工作位 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下降深度h,单位m • 若吊具能下降到地面或轨道面以下,则下降深度h是指 空载条件下从起重机支承面(停放水平状态)(地平 面或起重机行走轨道顶面或水面)至取物装置最低工 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起升总高度D(起升范围D) D=H+h • 取物装置最高和最低工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 浮式起重机的有效幅度指工作时吊钩铅垂中心 线到护舷外侧的水平距离
问题: 哪些因素影响幅度的选择?
幅度主要根据起重机所要求的工作范围确定。 如港口用起重机的最大幅度根据轨道布置尺寸、所 装卸船舶的最大宽度、是否要求外挡过驳作业或跨 船作业等确定; 最小幅度受到起重机结构布置和安全要求等条件限 制
(适合于各种起重机,表征起重机的工作范围)
几种情况 桥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是空载时从地平面测算 起,到最高工作位置 臂架长度可变化的轮胎、汽车、履带起重机等 的起升高度随臂架仰角和臂长的改变而变化, 在各种臂长和不同臂架仰角时可得到相应的起 升高度曲线; 浮式起重机的起升高度以水面为基准面,是指 最大幅度下,满载起升时从水面至吊钩最高工 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吊具最高工作位置 受浮船倾侧的影响。
起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
1. 起重量、额定起重量 2. 起升高度、下降深度 3. 幅度 4. 悬臂有效伸距 5. 轨距、跨度、轮距 6. 基距 7. 工作速度 8. 轮压 9. 生产率 10. 工作级别
流动起重机常用 的还有: 最小转弯半径 最大爬坡度 最小离地间隙等
集装箱装卸桥 主要技术参数
表:起重机工作机构的速度范围
单位:m/s
起重机类型
起升速度m/s 主起升 副起升 0.1330.166
运行速度 小车 0.1660.332
m/s 起重机 0.5-0.667
通用吊钩 桥式起 重机
A1、A2
0.016-0.05
A3、A4
A5、A6
0.033-0.2
0.1330.332
0.1330.332
3、变幅速度Vr(适合于臂架型起重机)
• 变幅速度定义:在稳定运动状态下,工作载荷从最
大幅度到最小幅度水平位移的平均速度,m/min或m/s • 或定义为 – 起重机停在水平场地(或水平轨面)上、吊具吊有额 定载荷,由最大幅度到最小幅度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平 均速度。
• 变幅时间t, s (适合于臂架型起重机)
行驶速度vmax
无轨运行的起重机在水平道路行驶 状态下,依靠自身动力驱动的最大 运行速度,单位:km/h
5、机构工作速度合理选择(1)
• 机构的工作速度根据机构的工作性质、使用要求、起重量、
工作行程、装卸货种、作业效率等来确定。
– 在港口码头前沿或库场进行装卸作业的起重机的工作 机构, 为了提高生产率,一般采用较高的工作速度; – 进行散货装卸作业的起重机工作机构采用高速; – 吊运件杂货的起重机工作机构一般用中速; – 在吊装大件物品时甚至采用低速。 – 中、小起重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采用高速, 以提高装 卸生产率。 – 大起重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要求装卸作业平稳和安全、 并减小驱动功率, 一般采用低速;
二、幅度R
适用于臂架型起重机
• 回转起重机的幅度指 起重机空载置于水平 场地时,从其回转平 台的回转中心线至取 物装置垂直中心线的 水平距离
• 非回转臂架型起重机 的幅度指起重机空载 置于水平场地时,从 臂架下铰点至取物装 置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起重机工作在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
图示:
• 可回转起重机的幅度 起重机水平状态下, 吊钩铅垂中心线至 起重机回转中心线 的水平距离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或岸桥)主要技术参数
主参数:额定起重量 起升高度 运行轨道面以上 运行轨道面以下 前伸距(外伸距) 后伸距(内伸距) 跨度(习惯称为轨距) 基距 横梁下净空高度
双40英尺双小车岸桥主要技术参数表
起重量 前小车 双吊具下 单吊具下 吊钩横梁下 吊具下 主起升 80t(或120t) 65t 100t(或140t) 65t 90m/min 180m/min 240m/min 50m/min 100m/min 260m/min 45m/min 35m 55-63m 19m 大于40m 18m
– 下降深度应根据吊具在最低潮位,船舶满载时 能取到舱底货物来确定。
图示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的下降深度要考虑
• 船舶在港口最低潮位、满 载时,最底层箱子
四、悬臂有效伸距l
• 表征桥架型起重机的工作范围
• 定义:指离悬臂最近的起重机轨道中心线 至位于悬臂端部取物装置中心线的最大水 平距离,单位:m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桥式抓斗卸船机
额定起重量的选择,可考虑到港船舶
• 装卸单件 货物的最 大质量
• 装卸散货 的生产率
• 集装箱箱 重+箱内 货重;舱 盖板最大 质量。
舱盖板一般不大于 28t;最大14M*14M 的 35.6t
起重量较大的起重机常 有两套起升机构,起重 量大的为主起升机构或 主钩,起升速度低;较 小的为副起升机构或副 钩,副钩额定起重量为 主钩额定起重量的1/5~ 1/3,但起升速度高,可提 高装卸生产率。如吊钩 桥式起重机起重量为 32/8t
1、起升速度vh
• 定义:在稳定运动状态下,工作载荷的垂 直位移速度,m/min
– 或起重机起吊额定起重量时吊具匀速上升(下降) 的速度。
2、回转速度n,r/min
• 定义:在稳定运动状态下,起重机的回转 部分的回转速度 • 或
– 起重机停在水平场地(或水平轨面)上,最大 幅度、吊具吊有额定载荷、起重机回转部分匀 速转动时的(角)速度。
第二章港口起重机械
第三节 港口起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
• 集装箱吊具下的起重能力不应小于32.5t • 装卸桥的内伸距,不应小于8.5M • 轨距不应小于16M
起重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是表征起重机械 性能特征的主要指标,也是设计和选择起 重机械的主要技术依据。
我国起重机技术参数标准,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86-2009 •国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 •国家标准GB783-1987 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系列 •国家标准GB/T 790-1995 桥式起重机起升高度系列 •JT/T 81-1994 港口门座起重机幅度等参数标准 •JT/T 82-1994 港口轮胎起重机起升高度等参数标准
六 • 基距B、
七 • 工作速度 八 • 轮压P 九 • 生产率A 十 • 工作级别
一、额定起重量(起升质量)Q
• 表征起重机的起重能力的主参数。 简称为起重量 • 额定起重量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 下,对于给定的起重机类型和载 荷位置,起重机设计能起升的最 大净重量,单位:KG或t
额定起重量=有效起重量+可分的吊具质量 额定起重量=有效起重量+0
一 • 额定起重量Q 二 • 幅度R 三 • 起升高度H、下降深度h 四 •悬臂有效伸距为前伸距、后伸距 五 • 跨度L(亦跨距)
门座起重机 主要技术参数
一 • 额定起重量Q 二 • 幅度R 三 • 起升高度H、下降深度h
四 • 悬臂有效伸距l 五 • 轨距S 六 • 基距B、 七 • 工作速度 八 • 轮压P 九 • 生产率A 十 • 工作级别
– 臂架型起重机运行钢轨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 距离或起重小车运行线路钢轨轨道中心线之间 的水平距离
跨度 习惯称轨距轨距将此图看做塔式起重机的运行小车示意图
五、跨度L,轨距S,轮距K
• 轮距K(单位:M)
– 无轨运行起重机同一车轴上左右两组运行车轮 踏面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六、基距B
• 基距是指有轨运行的起重机沿平行于起重 机纵向运行方向测定的起重机支承中心线 之间的水平距离
参国家标准GB783规定的起重机 械最大起重量系列表P8表1-1
吊钩、吊环为取物装置时 额定起重量=容许起升的最 大货物质量
取物装置为集装箱吊具时
额定起重量=容许起升的最大集装箱质量+吊具的质量
工作性变幅的臂架型起重机 (如门座起重机)的额定起重 量指臂架处于最小幅度位置时 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 轮胎和汽车的额定起重量为 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即:使用 支腿和基本臂架条件下,在规 定的最小幅度时的起重量。
图示
• • 起重机取物装置上下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 要考虑集装箱的高度
吊具的最低点算起
H
• •
起重机取物装置上下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 要考虑集装箱的高度
• 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确定时要考虑:
– 要考虑提升物品所需要的高度、配备的吊具、 车辆、路基的高度以及悬挂钢丝绳最小安全长 度; – 对于装卸船舶的起重机还要考虑船舶倾斜、潮 水涨落、船舶满载与空载对起升高度的影响。
当臂架仰 角变化时
最大幅度?Rmax 最小幅度?Rmin
最大幅度Rmax?起重机工作时幅 度最大值 最小幅度Rmin?起重机工作时幅 度最小值 起重机的标称幅度? Rmin (是指最大幅) Rmax
• 有效幅度Rmin ~Rmax
– 轮胎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的有效幅度:指起重 机水平状态使用支腿条件下,臂架侧向工作时 吊钩铅垂中心线至该侧支腿中心连线的横向水 平距离
速度
后小车 前小车
80t负荷 空吊具 65t负荷 空吊具
后小车
小车行走 主起升
小车行走
大车行走
轨距 前伸距 后伸距 起升高度
轨上 轨下
七、工作速度
• 工作速度是表征起重机工作机构动作的快 慢程度
• 包括四种速度 1. 起升速度 2. 回转速度 3. 变幅速度(和变幅时间) 4. 运行速度(大车运行速度和小车运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