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装卸工艺

港口装卸工艺


第四节 影响港口装卸设备选型的主要因素 1、货物方面 货物特性、吞吐量、货物流向 2、运输工具方面 船舶类型、车辆类型 3、自然条件方面 水位和潮汐、地位与地形、气象条件
4、港口建筑物方面
(1)岸壁形成和码头结构 直立式码头----适应水位变化小的港口及海港,造 价高 斜坡式码头----适应水位变化大的港口及内河港口 混合式码头----半斜坡式、半直立式,散货专业泊 位常用斜坡式、混合式 (2)库场类 型及位置 (3)铁路和公路与码头的相对位置
案例2.


木材运输的特点:货主多,流向细,品种杂, 票数多,批量少。但作业全程经常变换堆货地 点,较大的装卸桥不能发挥作用,货物面积得 不到充分利用。 措施: 1. 减少分票 2. 某些原木在产地附近进行加工,使原木加 工成标准规格的成材或变为散货的木片。 以上案例证明,改变货物运输状态可以提高劳 动生产率,而另一途径就是扩大货物单元。
第六节 件杂货装卸工艺组织


一、典型件杂货的包装形式及主要装卸运输 机械配备 二、典型件杂货装卸工艺流程 库(场) 6、7
1
船 车
2

4 3

5 、7
卡(火)

三、典型件杂货装卸工艺操作要点
四、件杂货装卸作业线配工人数和生产能力的确定 1、装卸作业线配工人数的确定 已知: 货种:袋粮 操作过程:船---库 操作程序:舱底作业(人力做关)---出舱(船吊)---水 平搬运(叉车)---库内作业(叉车、人力) 设每吊货重2t,测得各工序每台机械和人力操作周期时间 及小时生产率如下: (1)船吊操作周期时间:60s,生产效率为:小时生产 效率=3600/60 *2=120t/h (2)叉车操作周期时间:120s,生产效率为: 小时生产效率=3600/120 *2=60t/h (3)舱内人力:每小时生产效率为10t/h (4)库内辅助作业工人4人
港口装卸工艺
TECHNOLOGY OF CARGO HANDING IN PORT
第一章 绪论
1、 港口的发展可划分成三代 第一代港口: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 货物的收发 第二代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 第三代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
第一节 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与构成
2、港口的主要作用 1) 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2) 港口是工业活动的基地 3) 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4)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扩大货物单元可分两步: 第1步------形成各种形式的成组运输 如货板,网络(铅锭、生铁块等)、绳索 (进口橡胶、化学原料等) 第2步------集装箱运输
第三次革命:集装箱运输
寻求货物单元扩大的努力并没有到此为止, 人们仍在继续寻求货物单元扩大化的方法。如: 1.载驳船的产生 2.集装箱再成组的运输新方式
第四节

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
典型的件杂货装卸工艺布置形式主要有: 一、船舶吊杆---流动机械系统 1、布置形式 一线仓库 2、布置要点 多层仓库:当所需仓库面积大,而码头纵深 小, 不能布置二线或三线仓库时,往往要建多 层仓库。 缺点:库内支柱多,机械作业不便 层间运输机械化:电梯、库内电葫芦、滑梯 (出库时)
3、货板

货板----又称通用货板或万能货板,也称 托盘 按结构分: 单面货板 双面货板---我国常用双面木质货板,其 载重约2T
(二)专用工夹具 P48
油桶夹(卧桶夹、立桶夹) 钢板夹(立放卷钢板夹、平放卷钢板夹) 成捆铝锭夹 卷筒纸夹具(平放卷筒纸夹具、立放卷 筒纸夹具) 卷钢板夹具(钢板夹钳) 真空吸盘吊具
4.换装作业及其构成
1)换装作业的两种形式(直接换装、间 接换装) 2) 港内货物的六种操作过程 3) 港口生产作业中的主要工序

第二节 港口装卸工艺的性质、内容 与作用
1、港口装卸工艺的概念 P6 2、港口装卸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 P7 1)港口日常装卸工艺工作 2) 港口装卸工艺设计工作 3、 港口装卸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p8
(四)流动起重机 轮胎式起重机是港口常用于装卸驳船的流动 机械(优缺点) (五)装卸船舶机械的选用情况 (六)门座起重机的主要参数确定 1)起重量 2)幅度
二、水平运输机械



1、工作特性要求 2、日常常用的水平运输机械有: 牵引车挂车(俗称拖头平车)、货车、蓄电池搬运 车(也称电瓶车)、叉式装卸车等 3、各种常用水平运输机械的使用特点和适用距离 1)蓄电池搬运车(也称电瓶车) 特点 适用距离:100以内 2)叉式装卸车 特点 适用距离:100~200m

二、门座起重机---流动运输机械系统 1、布置形式 一线堆场一线仓库(图3-21) 2、布置要点
3、一线堆场布置形式 门座起重机与流动起重机接运方式(图3-26) 双线门座起重机接运方式(图3-25)
第五节 内河斜坡式港口件杂货装卸工艺
起重船---缆车---流动机械系统
一、系统适用:长江港口,大水位差的港口 二、系统组成: (1)起重船(浮吊)------装卸船舶 (2)缆车------沿轨道运行,运货上岸 (3)流动机械------水平搬运、库场内拆堆垛、 装卸车 三、 系统的两种作业方法: a. 水平搬运机械驶上缆车、随缆车运行 b. 货物直接放在缆车上,流动机械在岸上接运 四、 系统设计注意事项(学生自习)
3、采用船吊需注意以下几点
1)水位差大的港口,需验算满载低水位 时作业有无困难 2)不宜在直接换装比重大的情况下使用 3)不宜使用于陆域狭窄,码头前沿设置 多层仓库的情况 4)不宜用作重大货物的装卸作业
(三)从现实情况看: 我国港口多年实践证明,件杂货泊位上采用门 机和船吊联合作业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内贸件杂货码头------ 1个泊位配1~2台门机 外贸件杂货码头 ------ 均采用门机(因装卸效率 高、装卸费率高) 综合性件杂货码头------可采用5t门机并在n个连 续泊位上少量配置 10t 门机,以便装卸重件之 用
几个集装箱一起---框架上---拖车---船上
4.港口装卸工艺的---大型化、专业化、高效化 2. 仓库----大跨度、机械化 3. 吊货公夹具-----自动化 4. 单个环节的机械化 ----- 整个工艺流程的综合机械化 --- 自动 化----电子计算机管理 5.工艺流程整个环节之间的平衡----疏运能力与港口通过能力 的平衡 6.港口的工艺流程与工业企业的生产流程相衔接----减少物流 的流转费用 7.重视环保

第二章 港口装卸工艺系统分析
第三节 系统分析原理 1、影响装卸工艺现代化的最大因素---------货物 2、实现装卸工艺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 根本途径: 合理改变货物的运输状态 扩大货物的单元
3、水运工艺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石油运输从桶装改为散装 ------使现代超级油轮运输诞生
上上个世纪( 19 世纪)桶装 --- 今废,但仍以 “桶”为计量单位

第二次革命:谷物由袋装改为散装 ------ 使大型散粮船得到发展并实现了 油轮运输散粮新工艺
从以上两次革命看出,一部分本性属于液体 或颗粒物料的件杂货实现散装运输是件杂货运 输工艺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因为: 1、件杂货改为散装运输以后,劳动生产率大 大提高 2、节约包装费用 3、降低运输费用 上述指件杂货改为散装,但对于已经散装运输 的货物,有时也可通过改变运输状态提高劳动 生产率。




(1)吊索—又称绳扣 棕绳扣------装卸较轻的箱装、捆装、袋装货 活络绳扣------用于箱装、捆装物 钢丝绳扣------装卸长钢材和原木 带钩钢丝绳扣------装卸长钢材和原木 (2)网络 袋货网络------用于件杂货成组装卸和运输 生铁网络------用于生铁成组装卸和运输 腐蚀性强的货物网络------用橡胶带编制成
5、 运输组织方面
第三章 件杂货装卸工艺
第一节 概述 一、件杂货的定义 二、件杂货的种类(6类) 三、件杂货装卸工作的特点 四、港口装卸件杂货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
件货主要吊货工夹具
大体可分为:通用工夹具、专用工夹具 (一)通用工夹具 吊钩、吊索与网络、货板 (二)专用工夹具 油桶夹、钢板夹、成捆铝锭夹、卷筒纸 夹具、卷钢板夹具、真空吸盘吊具等
案例1


铁路经港口转运的煤炭和矿石,在严冬季节的运输途 中会冻结,造成卸车困难,转运港除可以采用各种破 冻机械和加温设备外,还可以在运输的全过程采取一 定的措施,以保证货物处于良好的运输状态。 措施有: 1.再货物和车辆上撒生石灰(吸收货物中的水分) 2.用木质车体并用直达列车 3.在矿山将货物脱水(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4. 在货物和车辆上加防冻剂(主要成分 CACL2 ,其 作用原理是 CACL2和水分接触溶解成在低温时能解冻 的溶液) 5.在一定条件下,组织夏季多运,冬季少运或不运 6.浆化运输(近几年) 装卸成本降低65%,运输成本降低30%

(二)从机械性能上看: 1、门座起重机 优点: 1)起升高度大,能立体交叉作 2)臂幅大、工作区域宽广 3)使用灵活、定位性好 4) 起重量大 通常为 5~ 10t以上 5) 通用性好
缺点: 1)价格高,使用成本、维修费用、能耗大 2)自重大,轮压大,码头造价高
2、船舶吊杆
优点: 1)码头造价低 2)营运费用低、装卸成本低 不需专门供电,修理等设施 不占用码头前沿宝贵的面积 缺点: 1)起货高度低,工作幅度小 2)起重量小 不宜起吊成组的重量大的货组
4、装卸工艺在港口生产活动中的作用 1) 是港口生产的基础 2) 是劳动管理的重要内容 3) 是港口技术进步的标志 4) 直接影响港口的生产绩效
第三节 港口装卸工艺现场组织与管 理
1、 部门设置 2、 工艺人员的主要职责 3、装卸作业技术标准(定义、内容) 4、 案例 p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