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调研的心得体会

市场调研的心得体会

市场调研的心得体会
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无论多么专业的营销专家或大师,如果没有前期精确的市场调研作为基础,对于做策划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见,市场调研是做好营销策划的依据,是好的策划方案的基矗
中下旬,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我和公司的另外三位同事为河南漯河一家生产企业做了一个辐射全省的市场调研,获得了精确的市场一线信息。

由于这不是第一次做市场调研,所以又有了新的较为全面的体会和收获。

我认为市场调研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阶段、调研阶段、整理分析阶段。

准备阶段
首先,是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是我们做这次市场调研的主要工具之一,它要有相当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并紧扣调查的主题。

要有明确的调查对象和内容,包括人群结构及其消费情况,产品品类,产品的包装、质量,品牌知名度,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竞品的市场情况,市场上大的行业环境、政策,还有经销商、终端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厂家的反馈信息等,是一个能综合反应所调研产品的市场情况的有效依据。

其次,专业知识在调研中的实际应用。

专业知识具有较为狭小的传播面、系统性等特点,所以有很多人不能深入掌
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用语要贴切、合理合情,能为他人所接受并愿意透露相当多的信息。

特别是对于不同知识构成的人要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提法,例如:“您认为该产品最大的卖点是什么?”与“您认为该产品最能吸引消费者的是什么?”这两句话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问法,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最后,沟通技巧的培训与演练。

每次做市场调研之前都有两天的沟通培训与演练,主要掌握与他人就调研方面沟通的能力,而且要在公司附近的街道上做实战,比如消费者问卷调研,每个做调研的人要至少访谈三个消费者(老、中、少结合);还有就是同事之间不同角色的互换演练,增强实战的能力。

调研阶段
具有“心吃心”的精神,是做好调研的基本心态。

所谓“心吃心”是指:细心、吃苦耐劳、诚心。

只有细心,才能发现很多潜在的不易为人所知的信息和现象,有时一个产品的包装符号就能为产品的卖点;吃苦耐劳是做透彻市场调研的一个必要品质,特别是在火热的夏天或冰冷的寒冬里,还有就是被调研人的情绪对于调研人员的冲撞,这都要我们用“吃苦耐劳”去应对;另外还要有诚心,要求我们对于调研的资料要诚实,坚决不弄虚作假;对待他人也要诚实,要给别人应有的尊重,才能获得可靠的信息。

根据不同人有针对性的了解情况,并善于揣摸其潜在的需求,筛选其提供的信息。

我们在调研消费者、经销商、终端等时,各有各的提问方法和问卷,同时也考虑到个人的学历、背景等因素;有一些被调研人员会受利益、知识面、所在环境等的影响,提供的信息具有隐藏性、偏见性等问题,我们要能够识别对方语言的真伪,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并及时做好笔记,为市场调研提供最为真实的情况。

每天要及时、完善的做好当天的调研总结,同时如果发现市场调研的问题,应在原定主题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调整来更好地做下一步的调研。

把每天主要的信息整理起来,如产品包装的建议,市场竞品的状态等,写一份调研报告,其中包含当天所记,所听,所见,所思的内容,报告要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的特点;在总结的时候如果发现调研的原定细节有问题,应及时调整并加以规范,但要做到有理有据,具有可行性。

整理分析阶段
归类整理是做好分析的基础,所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认为一般的市场调研的归类包括目标市场人群结构分类、目标市场地区分类、相关类似问题分类,综合分类法等。

目标市场人群结构分类就是统计不同人群结构的资料,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所消费一种产品的比率,制作出直方图或圆形图等,找出市场调研之后新产品所应该指向的主要群体;目标
市场地区分类是统计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看看有没有大的差别,如果有还可以细分,进行进一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针对该地区着手建立新的市场分析点;类似问题分类法也是很实用的一种归类方式,它能够在多人的基础之上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同一问题的不同形式,进而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视野;综合分类是把以上几种情况做一个系统的联系,看看有没有内在的共同性质,也是让问题具有全局性、突出特点的思维方式,能够建立全局性的归类思路。

整理与分析是分不开的一个过程,但是分析通常是整理的理性表现,更加具有系统逻辑性、全方位性。

我们通常采取综合分析与个体分析结合法、项目组讨论分析法、头脑风暴法、趋势外推法等方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人才的参与,这就使统计的资料从里到外得到一个理性的剖析,形成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做好策划方案提供充分的现实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