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6期 山西建筑Vol.44No.62 0 1 8 年 2 月SHANXI ARCHITECTURE Feb.2018 •123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06-0123-02工可编制中路线方案的比选闫广文(大同公路分局,山西大同〇37〇〇6)摘要:以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翟疃至吕家寇段改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介绍了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推 荐方案确定方法,首先依据路线的起终点、路线的走向和控制点的布设来确定不同方案的路线线形。
其次在初步拟定的几个方案 中从线形、占地、拆迁、工程造价以及工程沿线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选,最终确定路线的推荐方案。
关键词:推荐方案,线形布设,路线走向,控制点,方案评价中图分类号:U412.32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拟建项目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翟疃至吕家®段改线工程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东南部广灵县境内,呈东西走向。
项目所属 区域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边陲,北岳恒山东襟。
东与河北省蔚 县田比邻,南同灵丘县接壤,西连浑源县,北接阳高县和河北省阳原县。
处于大秦和京原两条铁路之间,东距首都北京265 km,东北 距张家口 175 km,南距省会太原353 km。
1推荐方案情况说明1.1 方案线形布设拟建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起点(AK24 + 800)位于国道239线沙 岭超限站东北方向约1〇〇 m(原洗朔线K24 +800)处,沿原省道 S303洗朔线向西前行,依次途经沙岭村南、平城村南、邱家滩村南及宋窑村北,于AK31 + 450处改线并向西南方向展线,在AK32 + 500 ~ AK33 + 050段新建隧道并继续向西前行,于AK33 + 800处 上原洗朔线并沿旧路方向继续前行,途经北土岭村北,在AK35 + 〇〇〇处改线并向西北方向展线,依次经南村镇北、沙泉西堡村南,然后在AK41 +550处上原洗朔线并顺旧路向西南方向继续拓宽 前行,依次途经赵家坪村南、上窑村北,在AK45 +760处进行改线 并向西北方向展线,在AK46 +800处上原洗朔线并顺旧路向西南 方向继续拓宽前行,终点桩号位于AK48 +500处。
推荐方案路线 全长23.700 km。
本项目路线涉及地带地质构造较单一,据调查 无不良地质,对工程影响较小。
1.2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由于本项目位于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翟疃至吕家笟路段,项目走向不但要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还要充分尊重当地政府的 规划。
当地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已经对城市发展预留相应的空间,如项目走向与规划发生抵触,会引起各方面矛盾冲突,对已按规 划实施的项目,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另外,拟建项目所在路段沿线 两侧村镇密集,穿越村镇较为频繁,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建设方案 的实施。
1.3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1.3.1建设项目起点论证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起点位于国道239线沙岭超限站东北 方向约100 m(K24 +800)处,与已进人可研阶段的“国道239线 广灵县城西崖头至沙岭段改线工程”终点(桩号:AK17 + 391.459)顺适衔接。
以此处为本项目起点有如下原因:1)路线起点放在此处,为与已进人可研阶段的“国道239线 广灵县城西崖头至沙岭段改线工程”的实施预留了接线条件;并符合当地政府对此项目改造的意愿。
2) 为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
3) 路线起点位于该处,距离广灵县城较远,减少了路线与相 关道路的交叉,同时避免了大货车对城市道路的影响。
与现有路网结合紧密,增加了路网密度,完善既有路网布局。
4) 国道239线在此处平、纵面线型好,技术指标高,且地形平 坦、视野开阔,利于接线。
1.3.2建设项目终点论证本项目路线终点为AK48 +500接原既有国道239线,以此处为本项目终点有如下原因:1) 路线终点放在此处,与原国道239线顺接,符合当地政府 对此项目改造的意愿。
2)既有国道239线在此处平面纵断指标较高,地形平坦、视 野开阔,有利于拟建项目与既有道路顺适衔接。
3) 也是拟建项目改线布设后,能够与既有路网连接的挪位置。
2方案比选2.1 各备选方案概况本项目为国道239改线工程,路线方案的布设应主要考虑广灵县总体规划的控制区域、路网结构的合理分布及干线公路服务水平的质量等要素,因此,根据广灵县总体规划、区域路网现状及沿线地形拟定了北线方案(A线)、南线方案(B线)、南村局部进行改线的比较方案(C线)及终点处局部进行改线的比较方案(D线)四个路线方案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
表1路线方案布设一览表序号名称桩号范围里程/k m备注1A线方案AK24+800-AK48 +50023.7北线方案2B线方案BK29 + 600 ~ BK44 + 372.384(相当于 AK29 + 600 ~ A K41 + 600)14.772南线方案3C线方案CK37 + 700 〜CK43 + 299.733(相当于 AK37 + 700 〜A K41 + 600)5.600南村局部改线的比较方案4D线方案DK45 + 700 ~ DK47 + 562.132(相当于 AK45 + 700 ~ A K47 + 600)1.862终点处局部改线的比较方案2.1.1 A线方案(北线方案)1)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路线起点(AK24 + 800)位于国道239线沙岭超限站东北方向约100 m(原国道239线K24 + 800)处,与已进人可研阶段的“国道239线广灵县城西崖头至沙岭段改线工 程”终点(桩号:AK17 + 391.459)顺适衔接,沿原国道239线向西前行,依次经沙岭村南、平城村南、邱家滩村南及宋窑村北,于 AK31 +450处改线并向西南方向展线,在AK32 +500 ~ AK33 +050段新建隧道并继续向西前行,于AK33 +800处上原国道239收稿日期:2017-12-05作者简介:闫广文(1971-),男,工程师• 124 •第44卷第6期2 0 1 8年2月山西建筑线并沿旧路方向继续前行,途经北土岭村北,在AK 35 +000处改线并向西北方向展线,依次经南村镇北、沙泉西堡村南,然后在AK 41 + 550处上原国道239线并顺旧路方向继续拓宽前行,依次 途经赵家坪村南、上窑村北,在AK 45 +760处进行改线并向西北方向展线,在AK 46 + 800处上原国道239线并顺旧路方向继续拓 宽前行,终点桩号位于AK 48 +500处。
路线全长23.700 km 。
2) A 线方案估算总金额为26 646. 623 3万元,平均每千米造价为1 124.330 1万元。
2.1.2B 线方案(南线方案)1)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路线自BK 29 + 600 = AK 29 + 600处与 A 线分离,之后改线绕宋窑村西南前行,依次经北土岭村南、原大岑 隧道南侧、南村镇南及庄头村北,在BK 39 +500处与旧路相接并顺 旧路前行,终点止于BK 44 +372.384处。
路线全长14.772 km 。
2) B 线方案占地483.43亩,估算总金额为14 886.533 6万元, 平均每千米造价为1 007.753 4万元。
B 线对应的A 线方案占地453.36亩,估算总金额为20 099. 876 5万元,平均每千米造价为1 674. 989 7 万元。
2.1.3 C 线方案(南村局部改线的比较方案)1)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起点起于CK 37 +700 = AK 37 +700处,且于此处与A 线分离并向西南方向展线前行,在CK 39 +800处上旧路并顺旧路向西北方向前行,C 线终于CK 43 +299.733处。
路线全长5.600 km 。
2)C 线方案占地63.92亩,估算总金额为2 646.388 8万元,平均每千米造价为475. 969 2万元。
C 线对应的A 线方案占地 280.63亩,估算总金额为9 678. 163 3万元,平均每千米造价为2 481. 5803 万元。
2.1.4 D 线方案(终点处局部改线的比较方案)1) 路线走向及控制点。
起点起于DK 45 + 700 = AK 45 + 700处,沿旧路前行,于DK 45 + 700处改线与A 线分离并向西北方向展线前行,在DK 46 +250 ~DK 46 +750处设置隧道,之后改线向西北方向前行,D 线终于 DK 47 +562.132 处。
路线全长 1. 862 km 。
2) D 线方案占地67.13亩,估算总金额为5 083.827 4万元, 平均每千米造价为2 730. 304 7万元。
D 线对应的A 线方案占地 158.70亩,估算总金额为3 069.228 7万元,平均每千米造价为 1 615.383 5 万元。
2.2 方案比选2.2.1方案比选研究目标及比选原则路线方案比较研究的目标是选择项目区大的走廊带,通过大 范围的方案选择可能的走廊带,从而研究公路的整体走向,然后 根据推荐方案所控制的走向深人细化路线方案,力争从中选出一 条投资较少,与沿线居民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配合密切,结合当 地的城市规划,对当地的现有城镇规划干扰较少,与环境较为协调,线型流畅舒适的路线。
2.2.2方案比选研究各方案的优、缺点。
本项目共布设了四个方案,A 线为推荐方 案,其余均为同深度局部比较方案,每个方案具体比选情况如下:A 线方案:优点:1)路线平、纵线型均衡、流畅,技术指标较 高;2)减少了对沿线城镇规划的干扰,为未来城镇的发展预留了 足够的空间;3)路线在AK 32 +500 ~ AK 33 +050段新设隧道,增 加了通风、照明、排水及安全防护等设施,避免了原宽路窄隧带来 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其所属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性;4)路线在 回岭路段采取裁弯取直,避开了原有的回头曲线,优化了线形,提高了平、纵线形技术指标;5)减少了路线穿越村镇的现象,提高了 所属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性。
缺点:1)部分路段纵坡指标较差,有两处最大纵坡达到 5.992% ;2)局部路段仍存在穿越村镇的现象,人车混行,道路通 行能力相对较低,且仍存在安全隐患,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B 线与对应的A 线段比较:优点:1)路线平、纵线形指标较高;2)避免了路线穿越村镇, 人车混行的混杂现象,提高了所属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性;3)B线相对其对应的A 线段工程量较小,投资相对较低。
缺点:路线里程较A 线长2.772 km 。
C 线与A 线段比较:优点:1)路线平、纵线形指标较高;2)避免了路线穿越村镇,人车混行的混杂现象,提高了所属路段的通行能力及安全性;3)C 线相对其对应的A 线段工程量较小,投资相对较低。
缺点:路线里程较A 线长1.7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