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门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门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目录1事故风险分析 (1)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2.1 应急组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1)2.3 应急救援小组与职责 (2)3处置程序 (4)3.1 信息报告 (4)3.2 应急响应 (5)3.3 后期处置 (6)4处置措施 (8)4.1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8)4.2 应急处置措施 (8)4.3 应急保障 (10)门机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风险分析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是门机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

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门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门门机基础坍塌时可能倾覆;假设门机的力矩限位失灵,门机司机违章作业严惩超载吊装,可能造成门吊倾翻。

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门座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副总指挥:一、门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负责指挥门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蔓延扩大;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3、分析门机事故原因,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4、负责门机事故应急救援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调动项目部有关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系列救援工作。

5、落实门机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

二、门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主要职责:1、负责召集、协调各有关部门(工区)和人员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2、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3、在上一级(业主)预案启动时,作为应急指挥部成员,负责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和接受指令;三、门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1、协助总指挥工作。

2、担任领导小组指挥或负责具体指挥、协调指挥部各小组参加应急救援行动;3、受组长委托,履行组长职责。

4、及时将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向组长汇报。

2.2应急救援小组与职责2.2.1事故调查组组长:成员:(1)负责重伤及以下门机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2)配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重伤以上门机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3)提出防范重复性事故发生的纠正和预防措施;(4)落实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处理意见。

2.2.2事故救援组:组长:成员:(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3)寻找遇险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4)在事故有可能扩大并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2.2.3通讯联络组:组长:成员:(1)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保证救灾指挥的通讯畅通。

(2)当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2.4安全保卫组:组长:成员:(1)担负提供应急器材和运送抢救伤员任务;(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3)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通畅;(4)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2.2.5医疗救护组组长:成员:(1)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携带防护、救护用品,赶往事故现场,并选好救护地点进行及时施救。

(2)负责将受伤人员及时救离事故现场,交给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3)在医生未来到之前,对伤者进行应急处置和抢救。

2.2.6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1)根据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及时组织和保障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供应和调运。

(2)及时组织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和调运,使灾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

2.2.7善后处理组组长:成员:(1)负责伤亡员工及其家属的善后抚恤工作;(2)负责保险理赔工作;(3)负责事故后恢复的组织工作。

3处置程序3.1信息报告3.1.1报告渠道各单位办公室向项目部办公室报告事件信息;各单位应急管理部门向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报告事件综合信息。

3.1.2报告内容3.1.2.1预警响应阶段(1)各单位向项目部报告本单位预警发布和预警结束情况;(2)各单位向项目部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件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事件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和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3.1.2.2事件响应阶段(1)各单位向项目部报告本单位启动和结束应急响应情况;(2)群体事件发生后,各单位向项目部报告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参与人员数量和估计的人员伤亡数、财产损失情况;可能蔓延、波及的范围和应急处置情况。

3.1.3报告程序3.1.3.1预警响应阶段各单位向项目部职能部室汇报专业信息,向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汇报综合信息。

3.1.3.2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事件响应阶段(1)各单位向项目部职能部门汇报专业信息,向项目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综合信息;(2)各职能部门将专业信息汇总后向项目部群体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1.3.3一般(Ⅳ级)事件响应阶段(1)各单位向项目部各职能部门汇报专业信息,向项目部应急办公室报告综合信息;(2)各职能部门将专业信息汇总后向项目部应急领导机构及办公室报告。

3.1.4报告要求(1)各单位向项目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信息,必须做到内容一致、准确无误;(2)预警阶段和一般(Ⅳ级)事件响应执行每天定时零报告制度;(3)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事件响应执行每天两次定时零报告制度;(4)各单位根据项目部临时要求,完成相关信息报送;(5)信息报送可通过电话口头初报,随后采用传真、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网)等载体及时报送书面报告和现场音像资料;(6)各单位对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群体事件处置情况2小时内报告项目部;一般(Ⅳ级)群体事件处置情况最迟不超过4小时报告项目部。

3.1.5信息披露(1)预警期内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协助新闻主管部门开展突发事件信息披露和舆情引导工作。

(2)应急响应期间,由项目部突发群体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协助新闻主管部门开展突发事件信息披露和舆情引导工作。

(3)披露信息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信息。

(4)信息披露和舆情引导工作要做到及时主动、正确引导、严格把关。

(5)所有与突发群体事件处置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有做好防止信息通过非正常渠道外泄的责任与义务。

3.2应急响应3.2.1响应分级项目部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Ⅲ级响应三级。

事故分级参照《电力事故调查规程》。

3.2.2响应程序3.2.2.1响应启动门座式起重机发生事故后,现场操作或作业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确认并向应急援救指挥部报告情况(发生事故的桥、门座式起重机的型号、参数、位置、事故程度、大致损失情况等)。

3.2.2.2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1)事故确认的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技术要求;分析程序的内容包括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初步分析事故趋势,确定应急迅速启动的程序。

门座式起重机组长接到事故报警后,先初步评价和确认事故的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事故类型,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根据报告的信息结合门座式起重机施工使用情况、安全运行状况、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初步研究和评估确认,做出应急反应。

第一,确认现场应急救援程序是否立即实施;第二,根据门座式起重机事故的实际情况和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情况采取应急救援措施;第三,根据事故的范围、损失情况及发展状况决定上报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报告情况决定启动门座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决定上报上级部门,是否要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援。

(2)事故外部报告程序事故确认后,在企业自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3)门座式起重机安装部门和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的有关部门报告。

(4)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报警后,在作好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同时应按《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状、伤亡数量、损失情况及危险扩大趋势,是否需要外部救援等情况及时上报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当地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中心。

3.2.2.3事故监控措施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

事故监控由现场指挥部具体实施。

(1)安排专人随时监控门座式起重机事故现场(整机及构件的稳定情况、金属结构的变形及危险部位的变化、坠落吊物的稳定性、伤员抢救的进度等)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判断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有无进一步扩大的危险。

(2)收集门座式起重机原始资料,根据现场状况分析和认定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并对人员伤亡及物品损失情况进行汇总上报。

3.3后期处置3.3.1善后处置(1)现场恢复的原则应做到迅速、全面、有效。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和整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记录、文件、方案等资料,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过程、处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进一步做好稳定工作的建议,督导事发单位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和当地的社会秩序。

(2)事件平息后,对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兑现,消除可能导致事件反复的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做好化解工作,并加强跟踪和督查,防止事件出现反复。

3.3.2事件调查应急工作办公室组织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认真剖析引发事件的原因和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项目部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

3.3.3总结评价及改进(1)项目部及各单位要建立突发群体事件全程跟踪督办、查办制度,信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督办、查办工作,避免再次引发集体上访事件。

责任单位对全程跟踪要做好掌握情况、政策解释、解决困难、思想工作、稳控处置工作,并在事件发生后10日之内书面报告全程跟踪和后续处置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