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精子B.卵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D.极体3.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不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5.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过程是()A.①B.②C.①和②D.②和③6.某成年男子是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下列哪种细胞可能不含致病基因()A.大脑中某些神经元B.精原细胞C.所有体细胞D.某些精细胞7.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图).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尖女孩的概率是()A.1/4B.1/2C.1/16D.1/8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摩尔根利用该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对摩尔根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C.摩尔根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测交等实验D.摩尔根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9.AABBDDEE与aaBBddee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F2中与亲本的表现型相同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A.1/32B.1/64C.37/64D.3/3210.基因型为Rr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R、rr、Rr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③②D.②③③11.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B.细胞①的形成过程:④→③→⑤→②→⑥→①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12.若A与a,B与b,C与c分别代表3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一组精子中的4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13.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RNA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14.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B.体细胞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15.一对夫妇,妻子患白化病,其父为色盲;丈夫正常,其母患白化病.预计他们生出儿子既白化又色盲的几率是()A.1/2B.1/4C.1/8D.1/161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17.右图是人体一个细胞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A.a~bB.a~dC.b~cD.c~d1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 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为()A.2:1B.9:3:3:1C.3:1D.1:1:1:119.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aX b、Y、YB.X b、aY、YC.aX b、aY、YD.AAaX b、Y、Y20.一位只患白化病的女性患者(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为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人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是()A.aX B或aYB.aX B或aX bC.aaX B X B或aaYYD.aaX B X B或aaX b X b21.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2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D.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23.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B.2/16C.5/16D.6/1624.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位于4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纯合灰身4号三体(4号染色体有三条,可正常繁殖)与正常黑身果蝇杂交,再对F1中的三体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灰身:黑身=1:1B.灰身:黑身=4:1C.灰身:黑身=5:1D.灰身:黑身=3:125.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胞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26.图1是某雌性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请叙述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_________.(2)图1细胞中7和8的关系是_______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图1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_________ 条.(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用区间表示),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5)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_条.27.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遗传病.(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4)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28.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X B Y B、X b X b和X b Y b的四种果蝇.(1)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交配,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为截毛,雌性全为刚毛,则第一代交配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二代交配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29.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的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0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 错误;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精子B.卵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D.极体【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解答】解:A、精子是减数分裂产生的,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B、卵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也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而人体体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都不会同源染色体,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一染色体的来源;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再作出判断.3.(1999•上海)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杂交组合,根据选项进行合理的推测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A、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A正确;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B正确;C、由于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A和B的基因,后代不会有aaBb的个体,C错误;D、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排除法,进行一一的推断排除,或者可以采用配子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判断,例如C的解析.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不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考点】受精作用.【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解答】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B正确;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错误;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图中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过程是()A.①B.②C.①和②D.②和③【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解答】解: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发生在图中的①过程中.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发生时间的理解和掌握.6.某成年男子是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下列哪种细胞可能不含致病基因()A.大脑中某些神经元B.精原细胞C.所有体细胞D.某些精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正推法;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神经元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肯定含有致病基因,A错误;B、精原细胞属于特殊的体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肯定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C、体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肯定含有致病基因,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精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7.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见图).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尖女孩的概率是()A.1/4B.1/2C.1/16D.1/8【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约翰是平发际,它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属于无中生有,所以平发际是隐性性状,尖发际属于显性性状.由此推出约翰的父母基因型为Bb.由此答题.【解答】解:子女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尖发际的夫妇生出了平发际的约翰,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尖发际的基因B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平发际的基因b,即基因组成都是Bb.如图所示:生平发际的概率为1/4,有要求是个女孩,所以为1/2.生一个平发际的女孩概率为:1/4×1/2=1/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重点要掌握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和分离定律的分析方法,注意审查题目的信息,考查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8.“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摩尔根利用该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对摩尔根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C.摩尔根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测交等实验D.摩尔根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考点】伴性遗传.【专题】教材经典实验;伴性遗传.【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解:A、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并用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进行杂交,A正确;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于染色体上,B错误;C、摩尔根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测交等实验,C正确;D、摩尔根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假说一演绎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掌握萨顿和摩尔根采用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AABBDDEE与aaBBddee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F2中与亲本的表现型相同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A.1/32B.1/64C.37/64D.3/32【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反推并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AABBDDEE与aaBBddee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F1的基因型是AaBBDdEd,自交得到的F2中,先将能稳定遗传的种类求出来,再减去亲本的类型,进而算出概率.【解答】解:已知AABBDDEE与aaBBddee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F1的基因型是AaBBDdEe,自交得到的F2的组合数有4×1×4×4=64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的种类有2×1×2×2=8种,与亲本相同的有两种,故F2中与亲本的表现型相同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2/64=1/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基因型为Rr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R、rr、Rr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④精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③②D.②③③【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着丝粒分裂,复制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分配到2个精细胞中去.【解答】解:(1)基因R和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2)基因r和r的分离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3)R和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减数分裂过基因的分离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同基因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11.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B.细胞①的形成过程:④→③→⑤→②→⑥→①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模式图;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④⑤,A错误;B、细胞①是减数分裂形成的,结合细胞中染色体颜色可知,①的形成过程是④→③→②→①,B错误;C、根据①②中的染色体颜色可知,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D、图③④⑤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①②⑥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2.若A与a,B与b,C与c分别代表3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一组精子中的4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据此答题.【解答】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abc、Abc、aBc 是4种不同的精子,A错误;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aBC、aBc、AbC是4种不同的精子,B错误;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aBc和aBc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