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研究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研究

228•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1] 姚益群,刘莉萍,傅丹,等.25例老年颅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2):164-165.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3] 景慎东,胡延霞,于凌云.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322-1323.[4] 汪东良,陈强,谢增华,等.不同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6):54-55.[5] 张敏,李宏毅,王庆,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37例[C].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2010-08-09.[6] 唐国文,曾盛,林世泳.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12):1640-1642.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研究饶耀剑张红星刘慧娟贾春霞朱文萧(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 471002)【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例)和对照组(8例)。

观察组实施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首先给予甲泼尼龙静滴3~5 d,然后逐渐减量给予泼尼松口服,直至停药;对照组进行地塞米松的常规治疗,首先给予地塞米松静滴10 d,然后逐渐减量给予强的松口服,直至停药。

对比两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时长及总体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MPPT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泼尼龙;急性脊髓炎;冲击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7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13-0228-02急性脊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

高发于青壮年人群,具体的表现是脊髓出现横贯性损伤。

治疗急性脊髓炎的常规办法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然后配合泼尼松口服。

这种方式因为起效慢、治疗时间长,而且不良反应较多而被人们诟病。

最近几年,随着神经内科治疗技术的发展,我院尝试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办法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效果比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

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19~58岁,平均(33.7±14.21)岁。

全部患者从发病至确诊时长为3~7d。

脊髓M R I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病患的部位均在腰段、胸段;双下肢肌力判定为1~3级。

部分患者存在感觉障碍或者括约肌功能障碍。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例)和对照组(8例)。

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位置、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首先给予甲泼尼龙静滴(甲泼尼龙10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3~5 d,1次/d,然后给予泼尼松口服,60mg/d,清晨服用,每周减10~20 mg,直至停药;对照组进行地塞米松的常规治疗,首先给予地塞米松静滴(地塞米松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10d,1次/d,然后给予强的松口服,60mg/d,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1.3 疗效标准痊愈:病患的偏瘫状态大为改善,能够独立下床活动;显效:病患的偏瘫状态有所改善,能够扶物行走;有效:膀胱以及肌力的相关功能有所改善,但是无法自由行走;无效偏瘫状态无任何改善;死亡:生命体征消失,死亡。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的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数据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对照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时长平均短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1.42%(5/7),对照组为50%(4/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观察组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及心电图均无异常,不良反应率为0,对照组出现2例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发症,不良反应率为25%,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 <0.05)。

3 讨 论急性脊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

高发于青壮年人群,急性的脊髓炎发病急,而且病情发展迅速,通常在短短的几个小时或者数天,患者就会发展成完全性瘫痪。

该病具体的表现是脊髓出现横贯性损伤[1]。

髓鞘出现肿胀,髓鞘四周的免疫淋巴细胞增生明显,同时髓鞘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可能发生浸润现象,最终导致轴索变性,髓鞘脱失。

治疗急性脊髓炎的常规办法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然后配合泼尼松口服[2]。

然而相关文献提示,这种方式因为起效慢、治疗时间长,而且不良反应较多而被人们诟病。

最近几年,随着神经内科治疗技术的发展,部分医院尝试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办法治疗急性脊髓炎,临床效果比较理想。

甲泼尼龙是一种人工合成类的中效糖皮质类激素,在治疗急性脊髓炎所起到的效果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方面是体液免疫,一方面是细胞免疫,另一方面是抗过敏和抗炎症。

临床常常利用这类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盆骨炎等炎症。

至于甲泼尼龙在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治疗机制,主要是给予足够大剂量的甲泼尼龙,迅速提升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提升抑制免疫系统的程度,同时大大地降低患者脊髓中的脂质类过氧化物含量,帮助改善病灶处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脊髓水肿状态[3-4]。

本研究观察组中采用MPPT,治疗7d后,患者神经系统内产生I g G• 临床研究 •229的量逐渐减少,这说明,MPPT 对抗体系统能够起到持续性作用。

甲泼尼龙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较弱,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相当强,而且没有排钾反应,药物有效治疗的浓度最高,在短期内使用不会明显影响到肾上腺皮质功能。

所以观察组进行甲泼尼龙静滴3~5d ,然后口服泼尼松,并逐渐减量,防止药物发生体内积蓄,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5]。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采用MPPT 治疗急性脊髓炎,其总有效率为71.42%(5/7),而对照组为50%(4/8),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 <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病患在排尿恢复、肌力改善两级以上和下地行走所花时长均短于对照组。

这表明,MPPT 能够克服传统疗法中见效慢的缺点,综上所述,MPPT 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法。

但是临床报道中也指出,使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脊髓炎,可能引起多方面的并发症,例如猝死、肺部感染、血压骤升、血糖升高等,因此提倡在治疗期间,要实施密切的监护,以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参考文献[1] 刘俊,徐岳峰.地佐辛应用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痛觉过敏观察[J].中国医学前沿,2009,4(1):15.[2] 徐玉民,孙灿林,钱涛.地佐辛与吗啡用于老年妇科术后静脉镇痛效应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1,30(36):97.[3] 闫诺,杨程,陈宁.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3):79.[4] 王维治,王化冰.中枢性脱髓鞘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4):321-323.[5] 周文斌,朱世津,汤新年,等.甲泼尼龙对多发性硬化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7(3):152-156.硝普钠治疗产后重度子痫的效果观察黄 爽 黎月洁(广西省贵港桂平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 贵港 537200)【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重度子痫用硝普钠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 应用硝酸甘油治疗无效改用硝普钠治疗产后重度子痫6例,观察治疗效果,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

结果 6例患者血压下降范围为(40~60)/(30~40)mmHg (1mmHg =0.133kPa ),硝普钠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及改善产妇自觉症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 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靠、作用效果迅速、且反应小,易于掌握的降压药之一。

积极护理,规范治疗,是降低子痫发生率,改善子痫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硝普钠;重度子痫;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14.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13-0229-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1],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特别是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易导致孕产妇脑出血、子痫、心肝肾功能损害,直接影响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存质量和健康。

因此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认真做好护理工作,是降低子痫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必要手段[2]。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2012年0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住产后子痫6例,年龄23~44岁,平均32岁,6例患者舒张压110~165mmHg ,收缩压163~230mmHg ,其中重度子痫4例(1例伴有腹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例(胎儿死宫内)。

临床表现为偶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双下肢浮肿、尿蛋白(+++),血压高。

1.2 治疗方法重度子痫患者治疗原则是镇静、解痉、降压、纠正低蛋白血症、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

治疗患者首选硫酸镁解痉,然后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7mg +0.9%氯化钠注射液43m L 微泵滴注,行2m L/h ,视血压调速,连续使用3天,血压无明显下降。

遵医嘱改用硝普钠50mg +0.9%氯化钠注射液50m L 微泵滴注,开始每分钟按体质量0.5μg /k g ,根据治疗反应递增,逐渐调整剂量,使平均动脉压下降20%左右为宜,停药时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能发生反跳性血压升高,6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满意,未出现不良反应。

1.3 观察与护理1.3.1 观察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

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使血压下降,在血管平滑肌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3]。

用药过程中产妇可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精神不安、出汗、发热,长期用药,还可出现险峻的低血压症。

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尿量,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加强巡视,做好记录。

1.3.2 护理①心理护理:重度子痫患者由于血压高、头晕、头痛等不适,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增加了子痫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心理护理对子痫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针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多给予心理蔬导,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释其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告知产妇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目前进行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其明白只有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有好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