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ppt课件
第八讲:旅游地空间竞争ppt课件
6
进入80年代,强调旅游需求成为旅游竞争研究 的主旋律,提高客源市场份额是旅游空间竞争 的目标,围绕旅游系统各要素及其整合所形成 的相对比较优势,开展旅游空间竞争研究,成 为常用的方法,同时80年代区域旅游空间竞争 研究引入空间的概念,更多地开始关注旅游区 域的竞争力。
7
在旅游研究中引入旅游区的概念,既可以了解区域旅游 要素的整合程度,又可详细认识到对一个地区旅游发展 重要的区域关系和区域特性。一般地,决定区域生产能 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专业化 分工程度或空间结构组合方式,二是区域对外贸易与区 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或者说区域增长是区域专业化指 数和区域关联度的函数。
在不同的阶段,研究的焦点也不同: ➢ 最初研究的焦点是旅游资源的区域禀赋和品质,
人们注重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来扩大旅游地的 吸引范围,从而提高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力;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旅游者 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社会文化价值差异、旅 游地环境容量限制、旅游管理与政策等对旅 游地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的地域范围从单一 景点走向区域整体,跨地区旅游空间竞争成 为研究的热点,并开始系统应用行为理论解 释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 二是开始注意到信息流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指导作用; ➢ 三是引入竞争优势理论。
总之,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的重点基本是循着从旅游 资源产品、市场需求到区域旅游环境区域行为这样一个 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多元化道路前进。
9
2.2 国内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我国学者对旅游地的竞争研究基本上是在20世 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张凌云、保继刚等对有 关理论及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的空间竞争问题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总的来说,早期我国关于 区域旅游空间竞争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资源供 给导向型和市场需求导向型的研究范式为主。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竞 争研究开始走向多元化,逐渐与国际研究走势 接近。
12
(5)将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一定空 间范围的旅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与其环境 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特 征、自然资源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参差不一,各有长短, 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如果一味强调竞争,往往容 易出现过热开发、低效率重复建设、地区间与部门间 发展失调、规模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旅游地要壮大 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走区域旅游业 合作发展之路,以强化区域合作联系;优化区域系统 组合,以谋求较大系统的整体效益。
旅游地空间竞争
1
主要内容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含义和特点 国内外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五个基本因素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应用研究
2
1. 1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含义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 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 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 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空间竞争研究的趋势
(1)强调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旅游区域竞争力时,必 须充分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
(2)旅游地形象策划(CI)与促销作为提高旅游地竞争 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受到研究者和开发者的重视。李蕾 蕾从认知学角度提出要建设我国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理 论框架,并建立了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策划的模式—— TDIS模式;
(3)将“竞争优势理论”引入到旅游竞争战略和竞争力 的研究中。沈钢运用波特的行业竞争分析框架,对上海 旅游饭店业存在的五种竞争力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性探 讨。
11
(4)在对旅游地研究中引入生命周期概念,将旅游地生命 周期划分为起步、发展、繁荣、巩固、停滞、衰退或复兴 等阶段。一般地,旅游地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可以跳过某些发展阶段超常发展。由于影响旅游地发展的 阶段因素复杂,对于一个旅游区域来说,区内旅游景点并 不一定都处于同一阶段,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旅游景点可能 处于不同阶段这一事实, 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努力发展, 特别是旅游地规划和能力建设,扩大并保持旅游地竞争力 和效益。
3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 间的竞争;
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 产生互补作用;
两个旅游地对客源地的竞争力,与他们的 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 地的距离成反比例关系。
4
2.1 国外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地空间竞争以竞争理论为理论基础,作为区 域旅游的一部分,其研究始于区域旅游研究的近 期发展时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 年代,方法上主要是从引力模型、概率旅行模型 和价格需求交叉弹性入手进行。
旅游活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服务输出活动,通过与区际 服务交流,不断增加区域旅游竞争力;也可以理解为是 生产要素对外交换的一种形式,交换强度表示其竞争力 强度,而交换强度又与旅游专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呈正 相关。
8
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在逐步完善理论的 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向:
➢ 一是可持续旅游发展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认为一个旅 游地的竞争力不仅体现为暂时的旅游流的增加,而且是 一个地区旅游业长远的发展能力,应从更为综合的角度 理解旅游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
14
3.1.1 旅游地理系统模型
地理学将旅游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形势 来研究,从地理学观点来看,旅游活动的由 三个成分构成,即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 联系两者之间的旅游通道。如图所示:
旅游者离开
旅游客源地
旅游者返回
旅游 通道
旅游目的地
旅游者到达、暂 停、游览
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环境
13
3. 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框架应有基础层、中间 层、具体层三层:
➢ 基础层包括旅游系统理论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 论;
➢ 中间层为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包括空间相互作 用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和核心一边缘理论;
➢ 具体层为旅游空间竞争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 论、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旅游阴影区理论、旅游 者空间行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