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浅析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浅析

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浅析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中医院陈志亚摘要: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和进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渗透到医院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

本文从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展的角度,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工作的差不多现状以及存在的要紧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并讨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展趋势。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展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医疗卫生行业来说并非新生事物。

在我国,庞大的信息化浪潮大大加强了国民经济的进展和社会进步。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医疗卫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医院实施信息化治理能有效地加强治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但由于诸多缘故,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一些进展中的问题。

一、差不多现状据调查显示,在我国500多家大型综合医院(三甲)及1000多家县市以上二级医院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医院差不多实施或正在实施医院信息化系统。

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了医务人职员作效率,加快了病人就诊的速度,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和病人知情权的问题,堵住了财务治理、药品治理中的漏洞,使医院医疗质量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是为全国大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制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存在的不足尽管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课题,由于目前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和多种学科人员的协同探究,仍处于一种任务式的原始进展模式,以至于整体应用水平不高,系统进展模式单一,与治理者的需要相差太远,同时还存在一些多年来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1、认识不足导致系统成功率低、层次低。

有许多的医院治理者对医院信息化实施的认识存在着偏差。

对建设投入不足,认为“信息化建设只花钱,没有经济效益”或者认为信息化建设一步就能到位,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学习——建设——积存——改造——提高的进展进程。

认识上的误差是导致系统成功率低、应用层次低的要紧缘故。

这些医院资金投下去相当长的时刻,除了硬件设备买进来之外,要么软件系统不能运行,要么仅有少部分功能得以实现、对数据的深加工、整理与分析能力较差,以致无法达到为医院决策提供支持的需求,如此就看不到全院效益的提高,与事前期望相差太远。

2、医院治理水平参差不齐,技术力量薄弱,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信息系统的成功实现与医院的治理水平之间有着辩证关系,同一个软件可能一家医院运作十分成功,在另一家医院却会全面失败,其缘故决不是运算机技术上的问题,更在于医院的治理水平与风格。

有些医院信息技术人才极其缺乏,无法对HIS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质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无可靠技术人才的情形下,要保证几十台,上百台PC机,以及在复杂前台体系中运行(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医院信息系统正常工作,是难以置信的,更况且医院信息系统所需求的是真正既明白得医疗治理又是IT技术专家的复合型人才。

3、缺乏统一的系统标准。

软件的可用性和灵活性较差;从信息表达的分类代码,到信息处理的流程、接口、适应、运算方法以及报表内容、格式等等均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已严峻限制数据的可用性和技术的推广,我国的医院信息化的基础研究和标准化工作相对薄弱已成为HIS产品开发与推广的瓶颈。

4、系统的安全性差以及涉及网络治理过程中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系统一旦全面投入运行,整个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常常因系统故障而陷入纷乱;系统在业务高峰期等情形下,频繁的网络故障也使操作者和治理者怨声载道,技术支持人员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国的信息安全立法尚处于起步时期,还未形成一个具备完整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法律体系。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进展,网络信息安全治理涉及的范畴正日益扩展,阻碍因素也在逐步增多。

如有的网络监管处于无序状态、利用网络系统犯罪、未经请示擅自拆卸和变更网络通信设备设施等,给医院财产造成重大缺失。

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医务人员都将全部实现利用运算机完成上述过程的记录。

这些记录尽管能满足医疗、护理治理和应用上的需求,然而,都涉及到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爱护的问题。

对医院信息化来讲,存在法律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法律依据的空白问题。

三、解决策略(一)、建立健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法规体系。

1、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体会,结合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治理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理性的法律规范。

一是尽快建立涉及医疗护理执行过程的卫生信息立法。

在充分表达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下,从爱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动身,使医与法、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护理工作达到完美结合。

专门是涉及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过程中和医疗护理执行过程中的法律认可问题,必须加以法律认可下的规范化、具体化及条文化,使之成为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医院从业自律的法规性规定。

在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证体系的法规及有效的网络传播治理机制,制定通过医院信息网络实现药品费用公布、诊疗费用公布和社会监督的法律规范等。

三是建议加快卫生信息立法问题的研究,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信息法律体系,以解决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迅猛进展、卫生信息立法相对滞后的问题。

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网络安全保证中的加密技术、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及身份识别技术等应运而生,这些技术都能够在电子病历中实现电子签名和数字身份识别,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病历无纸化制造了条件。

然而,这些先进的信息认证技术尚缺乏法律的认可。

需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保证技术的研制、法律认证和推广应用。

(二)、建立完善的系统标准。

1、医学术语的标准化第一考虑的是医学术语的标准化,这是实现领域研究的基础。

医学术语标准化的难点集中在临床术语的标准化问题上,这是一项专门具挑战性、十分困难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由于用自由文本格式描述的临床医学记录,其可利用价值专门低,因此要进行标准化,对医学文档进行半形式化甚至全部形式化。

临床医学概念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是制定能被广泛同意的标准的临床术语的要紧障碍,现有的标准只适用于较小的领域,然而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满足电子病历的需要,因为在电子病历中必须方便记录病人专门信息。

2、数据编码标准化数据编码的标准化是建立医学信息数据库的必备条件。

医学数据的编码是与医学术语的标准化紧密相连的。

要紧是关于各类疾病、药品和医疗操作术语等进行统一编码。

目前国际上较为闻名的编码标准包括:国际疾病分类系列(ICD,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CD—10 大大扩展了ICD—-9,疾病分类的数量与细致程度增加了,同时适用于流行病学及保健评估的需求,编码方式也更加科学有用。

另外还有国家药品编码(NDC,National Drug Codes)、地址编码、职业编码、设备编码等数字字典。

3、数据交换标准化医院信息系统的进展趋势是网络化、全球化的远程医疗和信息共享,为了利用互联网在家庭与医院之间、不同医院之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实现医学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我们还要考虑数据交换的标准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大部分还处在部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核心问题确实是医疗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的核心确实是电子病历。

由美国制定的“国际医疗资讯交换标准”(HL7,Health Level Seven)是架起医院临床与保险、治理、行政、检验及转诊等医疗领域的信息化桥梁,现已成为医疗界的公认标准。

HL7将在以后几年内在全国医疗行业推广开来,成为HIS开发应用的主流方向。

(三)、努力加强医院信息化的完整建设,充分发挥其潜能。

1、加强大夫工作站建设加强大夫工作站建设是医院信息系统进一步进展的突破口。

为适应HIS从单纯费用结算为主的应用,向以病人医疗信息为主的应用进展,必须建立病区大夫工作站。

在有条件的医院尽快门急诊大夫工作站及其他医疗业务工作站,为实现EMR提供必要的物理条件。

2、电子病历(EMR)推进和使用电子病历是医院所有业务信息的核心和起始点。

EMR的实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程序,降低医疗费用,便民利民。

3、实现传染病、肿瘤、慢性病、新生儿出生、死亡等法定报告自动上报利用大夫工作站及运算机软件技术的操纵,在医疗过程中实现传染病、肿瘤、慢性病、新生儿出生、死亡等法定报告自动上报,保证报告填写的正确、准确和及时。

4、在医院之间实现病人医疗信息共享利用卫生信息系统专网及中心数据库调用转院病人的医疗信息。

5、实现对医疗质量的运算机自动评判和操纵通过建立适当的运算机模型和业务指标,支持医院的医疗事务治理,实现对医疗动态和医疗质量的宏观监督与操纵。

6、实现医院人、财、物信息治理的运算机化把医疗业务信息系统与医院治理信息系统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记录与病人相关的一切医疗活动及医院的日常业务活动,支持医院经济核算,辅助医院的科学治理决策。

7、努力拓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其他应用建立临床大夫诊断、治疗辅助决策系统,关心大夫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等;建立所在市区的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健康保健服务系统。

当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信息化进展的不断深入,医院与患者、医院与政府、医院与社会的关系也正趋向一种新的多元关系。

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展从单纯的财务结算过渡到财务治理与临床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完整的HIS模式方向进展,这就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医疗信息为核心,财务治理信息为纽带,分析决策系统为主导,努力形成全面的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实现数字化、一体化的医院治理,而且要实现医学信息的全面共享,以及国内、国际在医疗与科研上的合作。

这种进展趋势对政府行管部门确定HIS进展战略,实施系统规范、标准的宏观治理和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医院治理者和医院信息系统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黄梯云.治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D.Solomon,R.Rankins著.SQL Server 6.5开发指南(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P<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