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大管理会计基础离线作业(答案)讲课稿

浙大管理会计基础离线作业(答案)讲课稿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会计基础》课程作业姓名:吕惠兰学号:712016528014年级:12秋会计学习中心:义乌学习中心016 —————————————————————————————一、简答题1、简述年金的含义以及年金确认的三个条件。

答: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收款(或付款)业务,则该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年金。

年金应一般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连续性;第二,等额性;第三,同方向性。

2、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如何?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有以下关系成立: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3、试述成本性态的概念及特点。

答: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类成本的性态具有以下的特点:(1)成本性态的相对性。

(2)成本性态的暂时性。

(3)成本性态的可能转化性。

4、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哪些方面?答: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

(3)规划经营目标。

(4)控制经济过程。

(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5、简述决策分析的程序。

答:决策分析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1)调研经营形式,明确经营问题。

(2)确定决策分析目标。

(3)设计各种备选方案。

(4)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5)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

(6)组织决策方案的实施、跟踪、反馈6、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包括:(1)不同投资项目之间存在的差异;(2)不同出发点的差异;(3)不同时间的差异;(4)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

7、什么是现金流入量?它包括哪些内容?答:现金流入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增加的项目,简称为现金流入量。

它包括:(1)营业收入;(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3)回收流动子金;(4)其他现金流入量。

8、什么是净现值?它有何特点?答: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它的特点是:净现值是一个折现的绝对值正指标,其优点在于既综合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各种运算技巧,又运用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净现金流量;但是该指标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无法从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水平。

9、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有何影响?答:(1)单价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2)单位变动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3)固定成本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4)目标利润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5)销售量因素单独变动的影响。

10、简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见下表:二、计算题1、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正常售价为165元/件,生产能力为年产20000件。

但目前生产能力尚剩余20%。

现有一客户需要此种产品3000件,定价为50元/件。

该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5元单位产品成本55元要求:(1)判断公司是否接受该订货?如接受可获多少利润?解:(1)剩余生产能力=20000×20%=4000(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0+10+10=40(元/件)边际贡献=3000×(50-40)=30000(元)应当接受该订货,可获边际贡献30000元(2)若追加订货需增加一台专用设备,价值4000元,判断公司是否应接受该订货?解:(2)增加专用设备后可获边际贡献=30000-4000=26000(元)应当接受该订货,可获边际贡献26000元。

2、假设折现率为10%,有三项投资机会,预计未来净收益及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要求:用净现值法对各项目的可行性作出评价。

解:净现值(A)=(11800×0.9091+13240×0.8264)-20000=1669(元)净现值(B)=(1200×0.9091+6000×0.8264+6000×0.7513)-9000=1557(元)净现值(C)=(46000×2.4868)-12000=-560(元)A、B两项投资净现值均为正数,说明两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均大于10%,方案可行。

而C 方案净现值为付数,说明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小于10%,方案不可行3、某公司2001年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800-2000) (1000--600)=2(元/小时)a=y-bx =2800-1000×2=800(元)或:a=2000-600×2=800(元)成本性态模型;y=800+2x(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700小时,预计7 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y=800+2x=800+2×700=2200(元)4、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

计算:(1)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安全边际额和预计利润(3)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方法,使固定成本降低2000元,同时使甲、乙两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率降低了20%和25% ,试求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1)销售总额=8×10000+12×10000=200000(元)其中:甲产品所占比重=8×10000÷200000=0.4乙产品所占比重=12×10000÷200000=0.6加权贡献边际率=0.4×10%+0.6×20%=16%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16%=56250(元)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4)÷8=2813(件)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6)÷12=2813(件)(2)安全边际额=20000-56250=143750(元)预计利润=20000×16%-9000=23000(元)(3)甲、乙两产品变动成本率降低后,其贡献边际率分别为: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0%+20% =30%乙产品贡献边际率=20%+25%=45%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30%×0.4+45%×0.6=39%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2000)÷39%=17948.72(元)5、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100万元,NCF1-10=25万元,折现率为10%。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解:NPV=25×6.144-100=53.60万元25×年金现值系数=100年金现值系数=4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有:i=20%,年金现值系数=4.192i=22%,年金现值系数=3.923运用内插法有:i=20%+2%×(4.192-4)/(4.192-3.923)=21.42%6、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

解:(1)根据资料编表如下:由上表可知:从单位贡献边际来看,甲、乙两种提供的较多,但丙能提供的贡献边际总额最多,为14400元,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

(2)如丙产品的年市场需求量为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首先应安排丙产品60 0件的生产,这时仍剩余机时2000小时(8000-600×10)。

由于甲产品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是1.25,乙为1.5,因而剩余的机时应全部安排乙产品的生产,可以生产乙产品100件(2000÷20),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贡献边际最大,为13800元(600×18+10 0×30)。

7、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9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4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 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2000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9年的40%。

要求:(1)预测2000年的保本销售量;(2)若2000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9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解:(1)销售单价=16÷40%=40(元/件)销售量=64000÷16=4000(件)固定成本=(40-16)×4000-18000=78000(元)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件)(2)税前利润=(40-16)×4000×(1+8%)-78000=25680(元)8、有A、B 两个投资机会,预定折现率6%,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要求: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

解:A项目净现值=-20000+15000×0.9434+7000×0.8900+2520×0.8396=2497B项目净现值=-20000+7227×0.8900+20000×0.8396=3022B方案的净现值大于A方案的净现值,所以应选择B方案9、已知:某公司1999年销售收入为200 000元,销售成本为18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0元,若2000年计划增加广告费80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预测2000年该公司的保本点;(2)若2000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解:(1)销售量=200000÷40=5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80000-80000)÷5000=20(元/件)保本销售量=(80000+8000)÷(40-20)=4400(件)(2)目标销售额=(80000+8000+100000)÷(40-20)×40=376000(元)10、已知:某项目按14%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80万元,按16%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8万元。

行业基准折现率12%。

要求:(1)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解:(1)按12%计算的NPV一定大于按14%计算的NPV=80万元,故具有财务可行性;(2)IRR=14%+2%×80 (80+8)=15.82%IRR=15.82%>设定折现率12%,故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