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数据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校数据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校数据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重庆大学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 熊忠阳
2008年7月
内容提要
1 高校IDC概述 2 需求分析 3 设计原则 4 建设目标与规划 5 重庆大学数据中心建设内容 6 建设现状与体会
1、高校IDC概述
IDC:互联网软硬件服务平台
高带宽互联网接入 高性能局域网络 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 专业化的管理 完善的应用服务
数据库系统平台的需求:稳定可靠,具有全面的 灾难、系统错误恢复和人为操作错误恢复等机制 和功能;性能强大,安全性好,具有成熟的用户 标识、存取控制、日志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机 制;高度支持硬件平台的垂直升级(增加CPU、 内存等,提升服务器本身的性能)和水平升级 (增加服务器);
存储系统的需求:高质量高可用性,保证数据的 一致性;结构优化,可灵活伸缩性能和容量;大 容量高速备份和灾难恢复。
服务器硬件平台的需求:稳定可靠,可以长时间、 高负荷地运行、基于开放架构,易于升级、便于 管理,可随需扩展;在电源、风扇等关键部件上 有 冗 余 设 计 , 硬 盘 支 持 RAID 和 热 拔 插 , 性 价 比 高;
操作系统的需求:高可靠性,系统漏洞少,安全性 好;支持多种程序语言与开发工具,便于应用系 统的二次开发;与硬件设备无缝交互,与应用软 件高度兼容;
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搭建; 安全管理:设置合理的运行架构,有利于实施有效
的安全防护与管理。
1.2 重庆大学信息化建设现状
重庆大学信息化历经10多年的建设,已取 得了一些成绩: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覆盖多校区的校园网络基 础设施及各类网络基础信息服务;
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需求,构建了相应的管理 信息系统: 教务管理、研究生管理、财务、数字图书 馆、一卡通等数十个应用。
布线系统采用分区集中的布线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采取冗余布线,原则上今后不再进行
综合布线:
双绞线采用六类布线 光纤采用六芯多模,支持万兆 机房综合布线采用上走线方式 专用设备原则上采用下走线方式 采用300MM和200MM的梯级式弱电桥架 视频监控、安防专用线等走线方式在机房装修设计时进行预埋
5.3 服务器系统部署
数字化校园中应用服务系统大多是关键的基础平 台: 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集 成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一卡通应用系统、 OA、科研服务等。 因此服务器系统应根据不同服务在性能、稳 定性、扩展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不同程度要求, 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设计建设。 服务器的大致分类: 高性能、大内存、大存储:数据库服务器 负载均衡:网站、电子邮件等 高性能、高安全:应用系统服务器
数据中心总体框架结构
实施步骤
根据IDC建设内容及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7年):基础环境建设。 第二阶段(2008年):
硬件架构 安全体系的初步建立 构建数据库系统平台 公共服务基础平台 存储系统的主体框架构建
第三阶段(2009年):继续完善或升级数据中心 服务器架构、安全体系及数据存储及备份体系建 设,建立异地容灾灾备中心。
围绕全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及远景规划,本着 方便高效、安全管理的原则,可将数据中心的功能 区划分为四部分,即数字化校园功能区(包括网络 基础服务区和应用服务区)、托管租赁服务区(包 括主机托管区和租赁服务区)、管理监控区和安装 调试区。
5.2 数据中心网络建设
网络布局
网络是为服务器系统服务的,从安全及功 用考虑,IDC网络划分成多个IP子网:
1.3 IDC建设的必要性
2007年,重庆大学完成了数字化校园整体规划设 计,已建设或即将建设9大应用系统平台:
业务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 数字化图书馆 一卡通系统 数字化教学服务 数字化科研服务 数字化生活服务 决策支持系统 资源内容服务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管理、规范的数据中心成为数 字化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重庆大学数据中心建设内容
数据中心建设内容:
机房环境 网络 服务器架构 存储系统 安全体系 数据备份与容灾
5.1 功能分区概述
数据中心功能分区
数据中心建设的定位不仅面向全校信息化建设的公 共基础应用服务的需求,而且面向校内各二级单 位,提供各类主机托管、虚拟空间租赁等服务,所 以合理规划使用数据中心物理空间及功能区域就显 得非常必要。
数字化校园整体架构
2、需求分析
从重庆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见,大量 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分布在各二级部门 进行低水平、重复管理。
各重要数据的产生源大多分散在各二级部 门,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现有的重要应用几乎都没有应用级别 的备份。
基础环境需求:提供必要的高速网络、机房环境、 电源支持、安全监控、消防系统等基础设施;
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数据中心建设为代 表,国内各高校纷纷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 中规划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1.1 定位与作用 高校数据中心主要定位:服务数字化校园建设。
信息资源整合:架设合理的信息资源整合架构,方 便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计算、存储资源的整合:实现计算、存储资源共 享,减少硬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重复投资;
学校网站子网 地区服务器子网 公共服务子网 资源整合服务子网 数字化校园应用服务器子网 一卡通子网
机房综合布线
IDC机房综合布线类型包括:
60个服务器机柜的网络双绞线布线,每个机柜8条;
光纤系统布线,每个机柜2条;
KVM系统、机房监控、环境监控、消防控制布线。
3、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标准化 可管理性 ……
4、 建设目标与规划
总体目标 构建满足重庆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目标的数据中心,
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应用服务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 高扩展性的硬件架构、软件平台及技术支持。 具体目标 构建安全、稳定、兼容性强、可灵活扩展、可方便管理的、 先进的服务运维环境。 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资源集中存储体系,并建立完备的 存储策略和重要数据的备份容灾机制; 构建完备的数据中心安全体系; 构建高速、稳定的数据中心网络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