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力组合,配筋

内力组合,配筋

=M-V ; =V-q 将框架梁轴线处的内力换算为梁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计算过程见下表。(梁端 负弯矩调幅系数为 0.85)
轴线处内力换算为梁支座边缘处内力值(BF 跨)
截面位置
轴 线 处 内 力
梁支 座边 缘处 内力
调幅 后梁 支座 边缘 处内 力
内力重力荷 载左来自 V中M V右M V
左M V
中M V
内力组合 一、 一般规定
1、两端负弯矩调幅 当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应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
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调幅(本设计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取 0.85),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不能调幅。 2、控制截面
框架梁的控制截面通常是梁端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在竖向荷载 作用下,支座截面可能长生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在水平荷载作用 下,支座截面还会出现正弯矩。跨中截面一般产生最大正弯矩,有时 也可能出现负弯矩。框架梁的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有一下几种:
-81.76 -15.87 28.35 -15.87 -24.32
81.76 15.87 -28.35 15.87 24.32
-77.00 -24.32 28.35 -15.87 -24.32
77.00 24.32 -28.35 15.87 24.32
-77.00 77.00 -15.87 15.87
V
M 右
V
-123.62 155.81 165.59
-91.20 -94.01
-17.48 22.54 18.93
-13.54 -16.73
左风
1.26 -0.78 -1.33
右风
-1.26 0.78 1.33
左风 右风 1.2 +1.4
-168.78 -171.96 -172.82 214.39 216.36 218.53 220.88 224.24 225.21
梁跨中截面:+Mmax 及相应的 V(正截面设计),有时需组合-M。 梁支座截面:-Mmax 及相应的 V(正截面设计),Vmax 及相应的 M(斜截面设计),有时需组合+Mmax。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通常是柱上、下梁端截面。柱的剪力和轴力在 同一层柱内变化很小,甚至没有变化,而柱的梁端弯矩最大。同一端 柱截面在不同内力组合时,有可能出现正弯矩或负弯矩,考虑到框架 柱一般采用对称配筋,组合时只需选择绝对值最大的弯矩。框架柱的 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有以下几种: 柱截面:|Mmax|及相应的 N、V; Nmax 及相应的 M、V; Nmin 及相应的 M、V; Vmax 及相应的 M、N; |M|比较大(不是绝对最大),但 N 比较小或 N 比较大(不是绝对 最小或绝对最大)。 3、内力换算
0.9×(活载+风载)。 (2)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考虑重力荷载代表值、风载和水平地震组合(对一般结构,风载组 合系数为 0):1.2×重力荷载+1.3×水平地震。
(3)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1.0×恒载+1.0×活载。 二、框架梁内力组合
选择第四层 BF 框架梁为例进行内力组合,考虑恒载、活载、重力荷载 代表值、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五种荷载。 1、内力换算和梁端负弯矩调幅根据式:
: 注 1.表中弯矩单位是 kN.m,剪力单位是 kN。
2、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 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是考虑恒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三种荷载效
应的组合。组合过程列于下表:
楼截内 层 面力
位 置
荷载类型
恒载
活载
风载
永久荷载控制组 1.2 +1.4×0.9 可变荷载控制 合
组合


左M V
3中 M
3
3、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对一般结构,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为 0,所以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 效应的基本组合只考虑重力荷载代表值和水平地震作用两种荷载效应的 组合。组合过程见下表: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梁抗震基本组合表(第四层 BF 框架梁)
楼层
截 面内 位力 置
荷载类型
重力荷 地震荷载

-107.29 -94.01 -123.62 155.81 165.59
-91.20 -94.01
活载 风载 左风 右风
-27.68 1.49 -1.49 23.73 -0.78 0.78 18.93 -1.33 1.33
-21.31 -17.92 -20.56 22.54 18.93
-4.15 -0.78 1.26 -0.78 -1.33
梁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 =M-V
=V-q 4、 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
(1)非抗震设计时的基本组合 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35×恒载+0.7×1.4×活载=1.35× 恒载+0.98×活载; 以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2×恒载+1.4×活载; 考虑恒载、活载和风载组合时,采用简化规则:1.2×恒载+1.4×
4.15 0.78 -1.26 0.78 1.33
-15.93 -16.73 -17.48 22.54 18.93
-3.92 -0.78 1.26 -0.78 -1.33
3.92 0.78 -1.26 0.78 1.33
-13.54 -3.92 3.92 -16.73 -0.78 0.78
地震荷载 左震 右震 33.11 -33.11 -15.87 15.87 -24.32 24.32
右M V
左M V
中M V M
右 V
-203.48 167.09 168.53
-142.91 -98.21 -153.35 162.96 168.53
-113.45 -94.08 -130.86 162.96 168.53
-96.43 -94.08
恒载
-193.24 159.35 165.59
-136.55 -97.55 -145.44 155.81 165.59
左震
右震
左 M -130.86 28.35 V 162.96 -15.87
-28.35 15.87
-3.92 3.92 -0.78 0.78
-131.44 -121.56 -128.40 -134.87 -132.91 -136.23
1.35 +0.98 -184.02 232.43 242.10
-136.39 -143.31
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梁非抗震基本组合表(第四层 BF 框架梁) : 注 1.表中弯矩单位是 kN.m,剪力单位是 kN。
相关主题